亲,欢迎光临图书迷!
错缺断章、加书:站内短信
后台有人,会尽快回复!
图书迷 > 历史军事 > 我的发小是朱元璋 > 第86章 计定辽东
  • 主题模式:

  • 字体大小:

    -

    18

    +
  • 恢复默认

圣意已决,战争的机器以最高效率开始运转。整个应天府仿佛都笼罩在一层无形的紧张氛围中。京营驻地的号角声、马蹄声、军士调动的脚步声,日夜不绝。户部衙门的算盘声也响彻通宵,吏员们忙着核算钱粮,签发调令。工部军器局更是灯火通明,加紧打造、检修军械,一车车箭矢、铠甲、火铳被运往京营和通州码头。

田娃身处漩涡中心,既要确保宝钞工坊的正常运行和首批宝钞在有限范围内的稳定流通,又要配合李善长,落实他那“三策”中关于利用宝钞和开中法筹措军饷的部分。他亲自与几位大粮商会谈,详细解释以宝券结算部分运费、并可用宝钞优先兑换盐引的政策。商人们虽对宝钞仍有疑虑,但丰厚的盐引利润和“诚意伯”亲自作保的信誉,还是让几家有实力的商号接下了这单生意。

与此同时,徐达与冯胜的帅令一道道发出。除了调集京营精锐,北平行都司、山西都司也接到了出兵策应的严令。一场围绕辽阳,牵动整个北疆的大战,已如箭在弦上。

出征前夜,朱元璋在奉天殿设宴,为徐达、冯胜等一众将领壮行。酒过三巡,气氛悲壮而激昂。朱元璋亲自执壶,为徐达斟酒,沉声道:“天德(徐达字),此战关乎国运,朕将北疆托付于你,望你不负朕望,克敌制胜!”

徐达单膝跪地,双手接过酒盏,一饮而尽,慨然道:“陛下放心!臣必竭尽全力,若不能破敌,提头来见!”

朱元璋扶起他,目光扫过众将:“诸位皆是我大明肱骨,此去凶险,务必珍重!朕在应天,静候捷报!”

是夜,田娃并未参加宴会,他仍在工部值房,与户部官员最后核对随军携带的部分宝钞以及与之对应的盐引、官仓兑付凭证。这些宝钞将用于在必要时,向随军商人或当地百姓购买急需物资,算是宝钞在战时环境下的一次极端测试。

窗外传来隐约的更鼓声,已是子时。亲随进来禀报:“伯爷,魏国公派人来,请伯爷过府一叙。”

田娃微微一愣,徐达明日便要出征,深夜相召,必有要事。他立刻起身,赶往魏国公府。

徐达已卸下宴饮的华服,换上了一身轻便的戎装,在书房中等候。见田娃进来,他屏退左右,直接道:“田兄弟,深夜请你过来,是有件事,想听听你的看法。”

“国公爷请讲。”田娃正色道。

“陛下与朝堂诸公,皆以为此战关键在于辽阳攻防。然,我细观舆图与军报,纳哈出此人用兵,向来讲究虚实结合。他摆出重兵围攻辽阳的架势,固然是实,但我担心,其真正目标,或许并非辽阳坚城。”徐达指着墙上巨大的北疆舆图,手指点向辽阳侧后方,“这里,广宁卫(今辽宁北镇),城防不及辽阳,却是连接辽阳与山海关的重要枢纽,囤积有不少粮草。若纳哈出以一部佯攻辽阳,牵制我主力,另遣精骑绕过辽阳,突袭广宁,一旦得手,则我军后路堪忧,辽阳亦成孤城!”

田娃心中一震,仔细看向舆图。徐达不愧是当世名将,眼光毒辣!广宁的位置确实关键,若被切断,前线大军与关内的联系将异常困难。

“国公爷所虑极是!”田娃沉声道,“纳哈出若行此策,确有可能。”

“然,我军兵力有限,主力需布防辽阳,难以分兵重兵守卫广宁。”徐达眉头紧锁,“若提前加强广宁守备,又恐打草惊蛇,让纳哈出察觉我军已识破其意图,改变策略。”

田娃凝视着舆图,大脑飞速运转,结合他对历史走向的模糊记忆和当前的局势,一个大胆的想法逐渐成形。

“国公爷,或可……将计就计?”田娃缓缓道。

“哦?如何将计就计?”徐达目光锐利地看向他。

“纳哈出若真欲偷袭广宁,其偷袭之军,必是精骑,力求速战速决。广宁城防虽不及辽阳,但若早有准备,坚守数日当无问题。”田娃的手指在广宁附近划了一个圈,“我军可明面上大张旗鼓增援辽阳,暗地里,却派遣一支精锐,人数不必多,但需全是骑兵,携带火器、轰天雷,由一员悍将率领,秘密潜行至广宁左近山林中隐匿待机。同时,令广宁守军外松内紧,故作松懈之态。”

他顿了顿,眼中闪过一丝冷光:“若纳哈出果然派兵偷袭广宁,待其攻城受阻,士气受挫,人马疲惫之时,我伏兵骤出,与城内守军里应外合,火器齐发,必可重创其偷袭之军!若能歼灭这支精骑,纳哈出如断一臂,其围攻辽阳之师,士气必然大跌,届时国公爷再率主力出击,胜算大增!”

徐达听得眼中异彩连连,猛地一拍桌子:“好!好一个将计就计,里应外合!此策大妙!”他兴奋地在书房内踱了几步,“如此一来,不仅能化解广宁之危,更能化被动为主动,寻机歼敌!田兄弟,你虽不直接统兵,此策却堪比十万雄兵!”

他停下脚步,重重拍了拍田娃的肩膀:“伏兵之人选,我心中已有计较。便让傅友德率五千铁骑执行此任!此人勇悍善战,足当此任!”

计议已定,徐达心中块垒尽去,对田娃更是刮目相看。两人又商讨了一些细节,直至东方微白。

田娃离开魏国公府时,身心俱疲,却又感到一种参与创造历史的激动。他提供的策略,或许真能改变这场战争的走向,为大明赢得更有利的局面。

回到府中,他毫无睡意,站在院中,望着北方渐渐亮起的天空。那里,即将展开一场决定国运的血战。而他,一个来自后世的灵魂,已然在这波澜壮阔的历史画卷上,留下了属于自己的一笔。他知道,无论此战胜负如何,他与这个时代的羁绊,都已更深了一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