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欢迎光临图书迷!
错缺断章、加书:站内短信
后台有人,会尽快回复!
图书迷 > 历史军事 > 我的发小是朱元璋 > 第130章 铁证如山啊
  • 主题模式:

  • 字体大小:

    -

    18

    +
  • 恢复默认

福隆客栈的灯火彻夜未熄,只是照亮的不再是商旅的喧嚣,而是锦衣卫森严的戒备和审讯的肃杀。相隔不远的秘密据点内,朱福与“黑鹞子”被分别关押,毛骧亲自坐镇,连夜突审。

田娃并未入睡,他在值房内来回踱步,等待着最终的口供。窗外,大同城依旧沉浸在榷场开市前的最后宁静中,但他知道,这宁静之下,已然天翻地覆。

天色微明时,毛骧带着一身疲惫与亢奋,再次出现在田娃面前,手中捧着厚厚一叠按满了红手印的供状。

“伯爷,招了!都招了!”毛骧的声音带着嘶哑,却难掩激动,“朱福起初还想硬扛,但看到我们起获的军械清单和从客栈搜出的箭簇,又知道‘黑鹞子’也落网,心理防线就崩溃了。‘黑鹞子’是个软骨头,没费多少工夫。”

田娃接过供状,快速翻阅。上面的内容触目惊心:

朱福供认,所有事情均是奉永嘉侯朱亮祖之命。利用侯府势力与边镇将领的勾连,长期从事军械走私,牟取暴利。赵德柱案发后,为掩盖痕迹,也是侯爷下令灭口。此次破坏榷场、行刺代王,一是为了搅乱局势,转移朝廷对军械走私案的追查视线;二是因为代王年轻气盛,曾对勋贵侵占军屯、把持边贸之事表达过不满,永嘉侯欲借此给天家一个“警告”,阻挠朝廷整饬边镇的政策。那批藏于老鸦岭和试图通过福隆客栈转运的军械,正是准备交易给塞外某个与侯府关系密切的部落。

“黑鹞子”的供词则补充了执行层面的细节。他负责联络“山里”的死士,具体策划了王府行刺,并负责大同城内部分军械的接收与中转。他证实,指令同样来自永嘉侯府,通过朱福传达。

人证(朱福、黑鹞子、被擒匪徒及刺客),物证(起获的大量军械、隆昌货栈的火药、带有侯府标记的金锭),资金流向证据(侯府田庄的异常银钱往来),时间关联证据(与赵德柱案、军械报损时间吻合)……所有的线索和证据,最终都清晰地指向了同一个目标——永嘉侯朱亮祖!

铁证如山!

田娃合上供状,长长地吐出一口浊气。连日来的奔波、焦虑、殚精竭虑,在此刻终于化为了沉甸甸的成果。他感到一种巨大的疲惫,但更多的是一种即将涤荡污浊的决绝。

“立刻整理所有证供、物证,形成完整卷宗!”田娃下令,声音沉稳而有力,“以六百里加急,直送御前!同时,抄送一份至宗人府,并通告五军都督府、兵部、都察院主要堂官!”

“伯爷,是否等陛下圣裁后再……”毛骧略有迟疑,此举几乎等于将事情彻底公开,再无转圜余地。

“不必等!”田娃断然道,“证据确凿,罪证累累,涉及谋害皇子、走私军械、祸乱边关,已是十恶不赦!必须立刻公之于众,防止任何人从中斡旋、混淆视听!我们要借这雷霆之势,彻底将其钉死!”

他目光灼灼地看着毛骧:“毛指挥,你亲自挑选绝对可靠之人,护送卷宗和关键人证(朱福、黑鹞子)入京!路上若有任何闪失,我唯你是问!”

“属下明白!必不负伯爷重托!”毛骧肃然抱拳,他深知肩上责任重大。

“大同这边,”田娃继续部署,“严密看守所有在押人犯。榷场开市典礼照常进行,但护卫力量提到最高,由我们的人全面接管现场安保,确保万无一失!同时,发出海捕文书,通缉永嘉侯朱亮祖!着各地卫所、衙门口,见之即刻锁拿,押送京师!”

一道道命令如同出鞘的利剑,带着凛冽的寒光,从大同飞向四面八方。

当太阳完全升起,金色的光芒洒满大同城时,榷场开市的锣鼓喧天,彩旗招展。代王朱桂满面春风地主持了典礼,宣布大明与诸部族的互市正式开始。商贾云集,驼铃阵阵,一片繁华盛景。

田娃站在城楼之上,俯瞰着下方涌动的人潮和热闹的榷场。他并没有出席典礼,他的身影隐藏在阴影里,如同一个无声的守护者。

他知道,这里的繁华与安宁,是他和无数锦衣卫弟兄用一夜的腥风血雨换来的。而即将到来的,是一场席卷朝堂的更大风暴。

一名亲兵悄无声息地来到他身后,低声道:“伯爷,毛指挥已护送人证、卷宗出发了。”

田娃点了点头,没有说话。他的目光越过热闹的榷场,投向南方,那是京师的方向。

铁证已发出,利剑已出鞘。接下来,就看那位端坐于紫禁城之巅的皇帝,如何挥动这柄剑,斩向那棵看似枝繁叶茂,内里却已腐烂不堪的参天大树了。

大同的阳光温暖而明媚,但田娃能感觉到,一股来自京师的寒流,正在路上。而那,将是决定无数人命运的最后审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