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欢迎光临图书迷!
错缺断章、加书:站内短信
后台有人,会尽快回复!
图书迷 > 其他类型 > 亮剑:打造兵王小队,老李懵了 > 第275章 明修栈道,暗度陈仓
  • 主题模式:

  • 字体大小:

    -

    18

    +
  • 恢复默认

第275章 明修栈道,暗度陈仓

可现在一看赵刚啃鸡,那股酒虫又爬上来,痒得不行。

“不行!一丁点都不行!”赵刚依旧铁面无情。

“哎哟喂,真够扫兴的。”李云龙撇了撇嘴,“白白糟蹋我一只烧鸡。”

赵刚没搭理他这抱怨,转头问王彦:“老王,这回战利品收了多少?”

不等王彦开口,李云龙抢先说道:“老赵啊,说到这个——咱独立团这回可真是捞了个满盆满钵,嘿嘿嘿。”

“先说武器方面——”

“九二式重机枪,两挺。”

“九六式轻机枪,三挺。”

“王八盒子,二十六支。”

“驳壳枪,三十二支。”

“就这些家伙事儿,数量不算惊人。”

“可弹药可就多了去了。”

“七点九二毫米毛瑟尖弹,两百箱;六点五毫米铜芯弹,一百箱;七点七毫米重机枪子弹,二百箱;还有九四式五十毫米手雷,二百箱。”

说到这里,李云龙顿了顿,语气里透着惋惜:“唉,可惜啊。”

赵刚立刻追问:“老李,可惜个啥?这么多缴获你还嫌不够?”

“就怨咱们牲口不够,时间又紧。”李云龙叹了口气,“不然能把鬼子军火库整个搬回赵家峪!最后炸掉的那批才是大头呢,咱们才搬走一小撮,心疼死我了。”

……

一行人回到赵家峪时,太阳已经挂正中。

刚进团部,李云龙第一件事就是喊老王头赶紧整几个热菜。

昨儿从聚仙楼带回来的那只烧鸡,也让他重新熥上桌。

除了烧鸡,老王头还炖了一大锅猪肉白菜粉条,油光锃亮,香气扑鼻。

如今独立团的日子早不是从前能比的。

卷烟厂天天往外发几百条烟,换回来的小麦、小米、高粱、地瓜、苞米,连带白面和大米,一趟接一趟往根据地运。

还有成捆成匹的棉布,仓库都快堆满了。

所以这一桌菜来得飞快,热腾腾摆了满满当当。

不过吃饭的也就三位:李云龙、赵刚,再加个王彦。

当然,骑兵连、警卫连和狼牙小队的弟兄们伙食也一样丰盛。

这场饭,也算是河源大捷后的庆功宴了。

打了胜仗,总得犒劳大伙儿。

李云龙从柜子里摸出半瓶剩的汾酒,冲赵刚咧嘴一笑:“老赵,这是我回村的第一顿饭,你可别再拦着不让喝啊。”

这回赵刚没拦,只撂下一句:“就准喝一碗。”

说完,拿了个小碗,给三人各倒了一碗。

其实半瓶酒倒三小碗,刚好见底。

李云龙也没多话——政委肯松口就不错了,要搁以前,一口都不让沾。

他嘿嘿一笑,端起碗抿了一口。

“哎哟,这日子过得才叫痛快。”李云龙咂了咂嘴,满脸舒坦,“小酒抿着,大肉嚼着,最关键的是,战场上拼来的家当,嘿,再没人半道伸手扒拉走了,全归咱们独立团自个儿兜着,爽快!”

可俗话说得好,乐极生悲。

话音未落,门外忽然传来一声笑语:

“李云龙,恭喜你又发财喽!”

话音刚落,旅长风尘仆仆跨进门来。

“啪嗒”一声,李云龙手里的酒碗重重磕在桌上,酒洒了一大片。

王彦立马站起身——得,打秋风的上门了。

不过看这架势,旅长盯上的恐怕还不止这批弹药。

赵刚也赶紧起身让座:“旅长,快请坐这边。”

“怎么?”旅长哈哈一笑,径直上了炕,“你小子见了我,脸色不太对劲啊?”

“哪能呢!绝对没有的事!”李云龙反应过来,赶紧赔笑,“见了旅长我心里高兴还来不及呢!您说,我都想您想得睡不着觉。”

“想我?”旅长眯眼打趣,“不怕我来你这儿‘借’点东西?”

“借?”李云龙一拍大腿,“这哪叫借,这是为大局着想!”

“嘿,看来你李云龙觉悟长进了不少啊。”旅长笑着打趣,“那行,这次从河源县城弄来的军火,分成三份——你们独立团留一份,剩下两份给新一团和新二团送去。

眼下他们正吃紧,缺枪少弹,全靠这点补给撑着。”

“哎哟,旅长,您这是干嘛?”李云龙一听立马跳起来,“刚见面就要分我的家底?这不是又来‘借’东西吧?”

“又‘借’?”旅长眉毛一挑,“怎么叫‘借’?你自己刚还说这叫顾全大局,支援兄弟部队。

这才多大会儿,话就从耳朵里漏出去了?”

“我那是……”李云龙心里嘀咕,我那不是顺嘴一说,图个场面好看嘛。

老子拼死拼活搞这批军火容易吗?三百多里山路来回跑,就带一个骑兵连,一头扎进河源县城,刀尖上跳舞也不过如此!

孔二愣子跟老丁啥力气没出,倒好,躺着就把好处捞走了?天底下哪有这等便宜事,说得天花乱坠也没用!

旅长瞥他一眼:“怎么,你现在成铁公鸡了?这点军火还攥手里不撒手,莫非还想孵出小子弹来?”

“您说得轻巧。”李云龙小声嘟囔,“五百箱弹药,整整五十万发!还有十六桶手雷!这可不是大风刮来的。”

“瞧你那副心疼样,好像要割你一块肉。”旅长哼了一声,“罢了罢了,这次就不动你这堆宝贝了,都归你们独孤团。”

其实旅长这一趟,根本不是冲着这批军火来的。

他五天前就从晋东南启程,一路风尘赶到赵家峪,真正盯上的是那里的卷烟厂。

刚才提军火,不过是铺个台阶——李云龙上次已经驳了一回面子,再直接开口要钱,就得掂量掂量后果了。

可李云龙压根没察觉,自己已经在关键问题上犯了糊涂。

一听旅长不再打军火的主意,他还乐了:“旅长您可得说话算数,往后谁再打这批货的主意,那就是跟我老李过不去。”

“也就你小子把几百箱弹药当传家宝。”旅长冷笑,“行,全留给你。

但卷烟厂赚的钱,一半得交到旅部!”

“啥?!”李云龙脑袋嗡的一声响,坏了,这事咋忘了?

哎哟,真是高招!旅长这手“明修栈道,暗度陈仓”,防都防不住,太狠了!

看他一脸苦相,旅长眯眼问:“怎么,不愿意?”

“哪能呢。”李云龙叹了口气,耷拉着肩膀,“从烟厂点火那天起我就晓得,迟早有这么一出。

您老眼睛亮得很,啥事瞒得住您?”

旅长佯怒道:“少给我阴阳怪气。

我拿这些钱干啥?还不是为了打鬼子?为了咱们早点打出个太平天下,让老百姓过上安稳日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