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欢迎光临图书迷!
错缺断章、加书:站内短信
后台有人,会尽快回复!
图书迷 > 历史军事 > 三国:大汉第一毒 > 第219章 少年游侠与未来壁垒
  • 主题模式:

  • 字体大小:

    -

    18

    +
  • 恢复默认

第219章 少年游侠与未来壁垒

自九江顺流而下,前往庐江的路上,江风拂面,吹散了甲板上尚未干涸的血腥气。

队伍壮大了许多,周泰、蒋钦收拢残部,近千名水匪降卒被暂时编入潘璋麾下,乘坐着缴获来的船只,浩浩荡荡,跟随在大船之后。

紧张的厮杀过后,是一段难得的平静。

而沈潇,则抓住这段时间,开始给诸葛亮疯狂“开小灶”。

行船途中,甲板就是最好的课堂。

“孔明,你看。”

沈潇随手捡起一根烧火棍,在甲板上画出一个直角三角形。

他指着两条直角边,又指了指斜边,用一种不容置疑的语气说道:“此二边之长各自相乘再相加,其结果,必等于此最长边的独自相乘。此为勾股之理,乃算学之基石,可用于测量、营造,乃至观星测距。”

一旁的鲁肃伸长了脖子,看着那简单的图形,听着沈潇的解说,眉头拧成了一个疙瘩。他自问饱读诗书,家中藏书万卷,却从未听过如此简单而又玄妙的道理。

诸葛亮则不同。

他只是看了一眼,那双深邃的眸子里便瞬间爆发出惊人的光彩。他蹲下身,用手指比划着,不过短短几个呼吸的功夫,便抬起头,眼中已满是通透。

“先生,此理若为真,亮只需知晓一高塔之影长,与同一时刻一竹竿之影长,便可推算出高塔之实高!”

他直接开始思考如何应用。

沈潇嘴角的笑意藏都藏不住。

卧槽,这他娘的就是学神吗?我还在第一层讲公式,他已经直接跳到第五层实际应用了!

“然也!”沈潇强压住内心的激动,又拿起一根船桨,以甲板上一块凸起的木桩为支点,轻轻一压,便将一个沉重的货箱撬得离地而起。

“孔明,子敬,再看此物。给我一个支点,我便能以一人之力,撬动千斤之物。此为杠杆之理,若运用得当,可为攻城利器,亦可为省力之法。”

鲁肃的嘴巴已经张成了“o”型,他看着沈潇,眼神里充满了震撼与迷茫。

这个子明,脑子里到底装了些什么东西?

这些闻所未闻的“理”,仿佛不属于这个时代,却又偏偏如此实用,直指事物本质!

夜里,篝火升腾。

沈潇又开始给诸葛亮讲起了更离谱的东西。

他画出了一幅极其粗糙,但却颠覆了所有人认知的大地图。

“我们脚下的这片土地,大汉疆域,辽阔无垠。但在这片土地之外,向西,越过大漠,有安息,有大秦;向南,越过重洋,有无数岛国……我们,并非世界的全部。”

他讲起了民族的概念,讲起了国家存在的意义。

最后,他将话题,引回到了前几日收服周泰等人的事情上。

“孔明,你可知,为何我一说‘分田地’,周泰蒋钦便纳头便拜,千名水匪甘愿效死?”

诸葛亮沉吟片刻,郑重道:“因土地,乃民之根本。”

“说得好,但还不够!”沈潇的声音,在夜色中显得格外清晰,“我称之为,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

“何为经济基础?就是让百姓活下去的东西!田地、粮食、盐铁!这是根!”

“何为上层建筑?朝堂、官吏、军队,乃至我主的霸业!这是枝叶!”

“根不牢,则枝叶不茂!袁术之流,只知扩军争霸,却不知固本,无异于在沙上建楼,风一吹,就散了!”

“主公行‘耕者有其田’,‘开万民之智’,就是要将这大汉的根,重新扎进土里!扎进每一个百姓的心里!这根扎得有多深,我主未来的霸业,就能有多高!”

一番话,振聋发聩!

鲁肃听得额头冒汗,只觉得一扇新世界的大门在自己面前轰然打开。

而诸葛亮,则是浑身一震!

他猛地站起身,眼中星辰幻灭,仿佛有无穷的智慧在流转碰撞。

“先生!”他对着沈潇,深深一揖,声音里带着自己都未曾察觉的颤抖,“亮,今日方知,何为王霸之本!何为经世济国之道!”

沈潇欣慰地点点头。

这颗种子,算是种下了。

……

数日后,一行人抵达庐江郡。

庐江比九江更为繁华,却也暗流涌动。

沈潇甚至不需要动用鲁肃家的关系,只是在城中最大的酒楼里坐了半个时辰,就听到了他们想要找的人的名字。

“陈武。”

邻桌的几个商贩正在唉声叹气。

“唉,可惜了陈武那后生,一身好武艺,为人也仗义。前日为了个被欺负的货郎,把本地豪强孙家的管事给打断了腿,现在孙家正悬赏五十金,满城抓他呢!”

“可不是嘛,听说他躲进城西的破庙里了,估计也撑不了几天。”

沈潇与赵云、马超对视一眼,心中了然。

得来全不费工夫。

当夜,城西,山神庙。

一个身材矫健,面容英武的少年,正警惕地靠在神像后,怀里抱着一柄环首刀,啃着干硬的饼子。

他便是陈武。

庙门外,传来了不疾不徐的脚步声。

陈武瞬间绷紧了身体,如同即将扑食的猎豹。

三道身影,出现在月光映照下的门口。

为首的是一个书生,气度从容。身后两人,一个白袍卓然,一个雄壮如狮,身上那股迫人的气势,让陈武呼吸一窒。

这绝不是孙家的那些酒囊饭袋!

“你就是陈武?”沈潇开口。

“你们是何人?孙家的爪牙?”陈武手握刀柄,声音嘶哑而警惕。

马超闻言,不屑地冷哼一声。

一声冷哼,竟如同实质的压力,让陈武感觉胸口发闷。

沈潇摆了摆手,示意马超稍安勿躁。他看着眼前的少年,仿佛看到了璞玉。

“你的勇武,用在与这些地痞豪强的管家打手缠斗上,不觉得浪费吗?”

陈武被这句话刺痛了,他猛地站起身,涨红了脸:“我恨这世道不公!强者欺凌弱小,我看不惯!”

“看得惯的人,是懦夫。看不惯却只能挥刀泄愤的,是莽夫。”沈潇的话,毫不留情。

“你!”陈武大怒。

“我给你一个机会。”沈潇打断了他,声音里充满了无穷的诱惑力,“让你不再是一个只能在暗巷里打抱不平的游侠。”

他向前一步,目光灼灼地盯着陈武的眼睛。

“想不想,当一个能真正保护万民,让这世道变得公平,并且名垂青史的将军?”

一句话,如同一道惊雷,在陈武的脑海中轰然炸响!

将军……

保护万民……

名垂青史……

这几个词,瞬间让他浑身的血液都燃烧了起来!这不正是他做梦都想做的事情吗!

他看着眼前这个书生,看着他身后那两位如同天神下凡般的猛将。

“扑通!”

少年游侠丢掉了手中的刀,双膝重重跪地,额头用力地磕在冰冷的地面上。

“陈武,愿随公驱驰,万死不辞!”

……

搞定了陈武,寻找丁奉,却遇到了点小麻烦。

丁奉,今年才十岁。

他们找到丁奉家时,那小子正和一群半大孩子在村口练武艺。他个头不高,但壮实得像头小牛犊。

马超看得技痒,上去和他比试,用了半分力,还有点拿不下这小子。

“嘿!你这娃娃,武艺可以啊!”马超惊奇看着对方。

这不能用对付陈武的办法了。

沈潇让鲁肃备上厚礼,亲自登门拜访丁奉的父母。

那是一对还算有点家底的老实巴交的庄稼人,看到沈潇等人的气度,以及那丰厚的礼物,一时间手足无措。

沈潇温和地道明了来意。

“二位,令郎骨骼惊奇,天生不凡。留在这乡野之间,埋没了他的天赋,将来长大,凭着自己练习武艺,也难免会惹上是非。”

丁奉的父母连连点头,脸上满是愁容,他们何尝不担心这个。

沈潇话锋一转,抛出了一个让他们无法拒绝的提议。

“我主乃大汉皇叔玄德公,如今正在长安大兴文教,特意请来了当世大儒郑玄先生开坛讲学,教化万民。”

“郑玄”两个字一出,丁奉的父亲眼睛都直了。那可是天下读书人心中神仙一般的人物!

“我观令郎胆识过人,若能随我等前往长安,作为‘游学弟子’,拜入郑公门下,将来学文习武,必定前途无量。我等可将您全家都接到长安,分予田产,让你们衣食无忧,安稳度日。”

有田分!

能去长安!

儿子还能在大儒之下学文!

这天大的好事砸下来,丁奉的父母对视一眼,看到了彼此眼中的狂喜与激动,没有丝毫犹豫,当即便跪下磕头。

“多谢贵人!多谢贵人啊!”

小丁奉还有些懵懂,他只是好奇地看着赵云和马超,奶声奶气地问:“我去了长安,也能像两位将军一样,变得那么厉害吗?”

赵云莞尔一笑,走上前,摸了摸他的小脑袋。

那双总是沉稳如水的眸子里,此刻满是温和与期许。

“只要你肯学,将来,你会成为比我们更坚固的壁垒。”

就这样,队伍再次壮大。

离开庐江时,身后不仅多了一个英气勃发的少年将军陈武,还多了一辆载着丁奉全家的牛车。

沈潇骑在马上,回头望去。

周泰、蒋钦、潘璋……这些是自己从虎口里抢下的江东基石。

陈武、丁奉……这些是自己提前截胡的未来壁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