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欢迎光临图书迷!
错缺断章、加书:站内短信
后台有人,会尽快回复!
图书迷 > 历史军事 > 三国:大汉第一毒 > 第352章 大军南征,屠夫出笼
  • 主题模式:

  • 字体大小:

    -

    18

    +
  • 恢复默认

第352章 大军南征,屠夫出笼

196年,十一月初一。

成都的晨霜,已冷得像刀子割在脸上。

沈潇裹着厚厚的狐裘,站在城南大营之外。

他亲手导演的这出旷世大戏,即将开演。

可他的心里,没有半分暖意。

“军师,一切就绪。”

诸葛亮走到他身侧,声音被寒风吹得有些小声。

“前军一万,魏延统率。”

“中军三万,张飞、马超坐镇,中军还有部分工匠及医师队伍。”

他微微侧目,望向不远处那片死气沉沉的营地,那里,聚集着近九万人。

“八万七千名囚徒,已按军师之令,悉数被中军包围,让他们扮作我军主力,保证外面的人群看不出来。”

“后面跟着三万民夫,押运粮草器械。”

“号称二十万大军,声势已起,足以震动南中。”

沈潇搓着发僵的手,呵出一团浓重的白雾。

“孔明,难为你了。”

“在如此短的时间内,调度这般庞大的人流,还要瞒天过海,滴水不漏。”

“为军师分忧,是亮的本分。”诸葛亮脸上挂着淡然的笑,但眼底深处,却藏着一丝挥之不去的忧虑,“只是,军师此计……诱敌入瓮。万一……”

“没有万一。”

沈潇的声音斩钉截铁。

他转头,目光扫过诸葛亮,又落在旁边沉默不语的鲁肃身上。

“孔明,你猜,那些躲在阴沟里的老鼠,现在在想什么?”

诸葛亮几乎没有思索。

“他们定然以为,我军倾巢而出,成都已是空城一座,天赐良机。”

“他们会觉得,军师您少年得志,急功近利,犯了兵家大忌。”

“对。”

沈潇笑了,那笑意在冰冷的空气里凝结成霜。

“他们就是这么想的。”

“他们觉得我沈潇,是个打了两场胜仗就不知道天高地厚的愣头青。”

“觉得他们这些盘踞益州数百年的地头蛇,是我想捏就能捏的泥鳅。”

他的声音带着一种令人心悸的穿透力。

“我要的,就是他们这么想!”

“我要他们把所有的底牌,所有的野心,所有的侥幸,都兴高采烈地,一次性,全部押上赌桌!”

鲁肃听得眉头紧锁,终是长叹一声,那口气仿佛能将胸中的郁结都吐出去。

“军师此计,魄力无双。可裹挟八万囚徒,一旦生乱,与敌里应外合,便是山崩之祸。况且,您将整个益州腹地的安危,都压在了文和、仲德、文优三位先生的肩上……”

“这赌得,太大了。”

沈潇知道鲁肃的担忧。

这位敦厚的长者,心中始终存着一杆名为“仁”的秤。

“子敬先生,你说得对,这是一场豪赌。”

沈潇的目光投向远方,变得幽深。

“但我们,不得不赌。”

“益州的士族,是这栋大宅里的白蚁。平日里悄无声息,实际上,房梁早已被蛀空。不连着蚁穴一把火烧干净,我们就算打下天下,这房子也随时会塌,我们必须清理啊!”

他嘴角扯出一个微妙的弧度。

“至于那八万囚徒……都成惊弓之鸟,连活下去的念头都快被磨灭了,哪里还有胆子生乱?我让翼德和孟起的铁蹄像两把烧红的烙铁,烙在他们前后。谁敢乱动,谁就是第一个被烫死的。”

“他们不傻,他们只会比我们的士卒,更渴望这场仗能赢。”

因为大军若败,他们这些囚徒,最先会被杀。

“至于文和、仲德、文优三位先生……”

沈潇的脸上,浮现出一种欣赏与敬畏的古怪神情。

“子敬,你或许……不太了解他们。”

“那些自作聪明的鱼儿,一旦撞进去,连骨头渣子都剩不下。”

鲁肃看着沈潇那笃定的神情,张了张嘴,所有劝诫的话都堵在了喉咙里。

他知道,这盘棋已经落下第一子,再无更改的可能。

只是他心中总觉得,用如此酷烈决绝的手段,对付那些同为汉人的士族,终究……过了。

“时辰到!”

“大军开拔!”

魏延的暴喝如平地惊雷。

庞大的军队,这头钢铁巨兽,开始缓缓蠕动。

一万铁甲先锋,步伐沉重如一,汇成一道黑色的死亡洪流,率先涌出大营。那股从尸山血海里浸泡出来的煞气,让道路两旁围观的成都百姓,瞬间失声。

紧接着,是望不到尽头的中军。

百姓们看不清队伍里的虚实,他们只看到无边无际的人潮,看到如林般耸立的旗帜,看到那连绵十里、仿佛要将大地吞噬的行军队列。

前所未有的震撼,带来了前所未有的安心。

“天!这就是主公的王师吗?这得有多少人!”

“号称二十万!我看只多不少!有此天军,南蛮弹指可平!”

“军师威武!主公威武!”

人群爆发出山呼海啸般的欢呼。

角落里,几个穿着布衣,眼神却像老鼠一样滴溜乱转的汉子,死死盯着出征的军队,脸上的肌肉因极度的狂喜而扭曲。

“快!回去禀报家主!”

领头那人压着嗓子,声音因激动而剧烈颤抖。

“沈潇小儿,中计了!他把成都的兵力,带走多半!”

“城里,现在就是个不设防的空壳子!”

“张飞、马超、魏延、诸葛亮、鲁肃……都走了!我亲眼看见的!”另一人补充道,贪婪的目光几乎要滴出水来。

“天助我等!天助我等啊!”

领头的汉子几乎要仰天长啸。

“马上通知王公!还有何宗老爷!五日之后,动手!”

“这益州,该物归原主了!”

几人交换了一个心照不宣的眼神,悄然没入沸腾的人群中。

他们不知道。

不远处,一座茶楼的二楼雅间,窗户半开。

一双浑浊而平静的眼睛,将他们所有的丑态尽收眼底。

贾诩端起茶杯,轻轻吹开浮叶,送到嘴边,却没有喝。

他对着身旁两人,用一种近乎耳语的声音说道:

“鱼儿……把饵吞下去了。”

“一个个,还生怕钩子不够深,拼命往自己喉咙里捅。”

程昱那张如刀刻般严峻的脸上,难得地挤出一丝笑,笑里透着一股森然的寒气。

“一群蠢物。真以为军师是和他们一般的货色。”

“他们哪里知道,军师为他们备下的,不是一座空城。”

“而是一座早已挖好的……万人坑。”

李儒没有笑。

他只是用一块柔软的丝绸,一遍又一遍地,慢条斯理地擦拭着一柄短剑。

剑身如秋水,映出他毫无波澜的脸。

“等不及了。”

他的声音,比剑锋更冷。

“公审杀的,都还不多。”

“这一次,总算又有几条像样的大鱼,能让我这把许久未饮血的刀,喝个痛快了。”

三人目光交汇。

无声的杀机,在温暖的茶室里,凝结成冰。

……

与此同时,南中。

益州郡豪强雍闿,兴奋地将一封密信拍在案上。

“诸位!成都来信!沈潇已率大军南下!”

“五日后,王公他们四郡同时起事!”

“我等响应的时刻,到了!”

座下,越嶲郡守高定、牂柯太守朱褒、永昌士族代表张肃,齐齐精神一振。

“好!好啊!”高定一拳砸在桌上,震得杯盘作响,“一个黄口小儿,真以为我们是泥捏的?”

“王公他们十万大军,加上我等从南面起事,相互呼应,刘备军,必败无疑!”朱褒捻着胡须,小眼睛里全是算计。

唯有张肃,眉头紧锁。

“雍闿兄,之前约定的一万先遣军,由爨习将军统领北上,可已出发?”

“放心!”雍闿大手一挥,胸有成竹。

“我最精锐的一万部曲,早已出发!算算时日,也该与王公他们汇合了!”

他站起身,眼中燃烧着贪婪的火焰。

“等到蜀中大乱,沈潇后路被断,军心动摇,我们再联合孟获大王!”

“他沈潇,就是长了翅膀,也休想飞出这十万大山!”

“如此甚好!”

众人纷纷抚掌,仿佛已经看到了胜利的曙光。

……

五日后。

沈潇站在犍为郡南部的一处山坡上,前方,是连绵不绝、如同巨兽脊背般的山脉。

南中的地界,到了。

他手里捏着一张简陋的地图,转身,看向身后那支庞大到令人压抑的“军队”。

囚徒们在士卒的监视下,正挥舞着简陋的工具,砍伐树木,搬运山石。

一张张脸上,写满了疲惫与麻木。

“孔明,算算时辰……”

沈潇抬头,望向北方成都的方向,嘴角,终于扬起一抹真正的笑意。

“屠夫们,该出笼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