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欢迎光临图书迷!
错缺断章、加书:站内短信
后台有人,会尽快回复!
图书迷 > 历史军事 > 三国:大汉第一毒 > 第362章 三路并进,剑指昆明
  • 主题模式:

  • 字体大小:

    -

    18

    +
  • 恢复默认

第362章 三路并进,剑指昆明

196年,十二月初。

南中叛军还在为他们集结的庞大兵力而沾沾自喜,自以为胜券在握。

他们不知道,一把灰色的利剑,已然劈开了益州与南中之间连绵的群山。

一条宽达三丈,平整坚硬的水泥路,从崇山峻岭中硬生生开辟出来,笔直地指向南中腹地。

沈潇站在道路的尽头,脚下是坚实的水泥路,前方是依旧被原始丛林覆盖的蛮荒。

他心中涌起一股豪情。

“妈的,总算把新手村门口的路给铺好了。”

他回头,在路上忙前忙后的是二十多万人的庞大队伍。

经过一个多月的“劳动改造”与“内卷激励”,这支队伍早已脱胎换骨。

八万囚徒,衣衫褴褛,眼神却不再是行尸走肉般的麻木。

他们吃饱了饭,看到了活下去的希望,甚至有人因表现突出而被提拔为伍长,品尝到了权力的滋味。他们每一个都渴望用更多的汗水,洗刷掉囚犯的身份烙印。

而那九万降兵组成的“工程营”,士气更是高昂,就连其中对士族死忠的人也被改变了思想。

“分田分地分老婆”的伟大理想,比任何军法都更能激励人心。他们已然将自己视为刘备军的一份子,以“王师建设者”自居,看向那些囚徒时,目光里满是过来人的优越感。

沈潇的目光扫过这支被他亲手锻造出的畸形却高效的队伍,眼神变得冰冷而专注。

“是时候了。”

“让南中那帮坐井观天的家伙,见识一下什么叫‘王师’。”

一张巨大的军事地图在亲卫手中展开。

沈潇的手指在地图上划过,留下一道朱红的印记。

“南中地势复杂,山高林密,部落分散。若大军合于一处,目标太大,行动不便,极易陷入重围。”

“我决定,兵分三路,同时进发!”

所有将领的呼吸,都随着他手指的移动而变得凝重。

“第一路,西路军!”

沈潇的手指,重重点在最西边的一条线上。

“由我与贾诩先生亲自坐镇,张飞、太史慈、张绣、樊稠、段煨、董越为将,率四万精锐,并八万工程兵,沿此路,经宜宾、屏山、昭觉,直取西昌,渡金沙江!”

“最终目标,昆明!”

“遵命!”

豹头环眼的张飞第一个吼了出来,声浪周围。

他早就憋坏了,听到终于要开打,浑身的筋骨都在兴奋地噼啪作响。

“军师你放心!俺老张的丈八蛇矛早就渴了!保证把那些蛮子的脑袋,给你当夜壶踢!”

沈潇嘴角微不可察地抽动了一下,懒得理会这个暴力狂。

他心里嘀咕:“我选西路,还带上贾诩这老小子,纯粹是因为他保命的本事天下第一。跟着他,稳!”

一个猛张飞,一个稳太史慈,再加上贾诩这个移动护身符,这配置,豪华。

“第二路,中路军!”

沈潇的手指移向地图中央。

“由李儒先生统领,马超、庞德、阎行、呼延豹、阿古拉为将,同样率四万精锐,并八万工程兵,出毕节,直捣曲靖!”

“与我西路军,会师于昆明!”

“末将领命!”

一身银甲的马超面无表情地出列,那双眼睛里没有丝毫情绪,只有纯粹的杀意。他身后的庞德、阎行等人,也齐齐抱拳,动作整齐划一,带着西凉特有的肃杀。

这一路,是纯粹的突击力量,由李儒这个老毒士统领,讲究的就是一个字:死!让所有挡路的人,都死!

“第三路,东路军!”

沈潇的手指落在了最东边。

“由程昱先生统领,魏延、徐晃为正副将,率侯成、宋宪等一众曾经吕布手下的将,领四万精锐及八万工程兵,攻占宜宾后,立刻转向东进,取福泉,威逼贵阳!”

“彻底切断南中与荆州的所有联系,形成大包围之势!”

“喏!”

魏延与徐晃轰然应诺。

程昱那张如同刀削斧凿的脸上,嘴角咧开一个森然的弧度。

东路军任务最重,最是考验独当一面的能力。但以他的狠辣,配上魏延的奇诡与徐晃的沉稳,足够将整个南中东部搅个天翻地覆。

三路大军,十二万精锐战兵,二十四万工程兵!

合计三十六万人!

沈潇收起地图,环视众人。

“诸位!”

他的声音清晰地传入每一个人耳中。

“此战,不仅是军事之战,更是文明之战!我们不仅要用刀剑,让那些叛逆蛮夷知我大汉天威,更要用我们修的路,建的学堂,传播的文化,将这片土地,永远烙上一个‘汉’字!”

“记住,我们的目标,不是屠戮,而是征服!不是毁灭,而是同化!”

“出发!”

一声令下,三条庞大的军队巨龙,沿着不同的方向,浩浩荡荡地碾进了南中的群山。

沈潇所在的西路军,行进在最前面。

然而,和南中叛军想象的完全不同,这支大军的行进速度,依旧慢得令人发指。

因为,他们还在修路!

囚徒们用血肉之躯,在最原始的山林中啃出道路的雏形。山体滑坡、毒蛇瘴气、林中毒箭,每天都在吞噬生命。

但死亡的背后,是医官的帐篷和热气腾腾的肉汤。

绝望与希望的交织,成了驱使他们疯狂前进的唯一燃料。

降兵组成的工程营紧随其后,平整路基,运输沙石。他们的工作同样辛苦,但安全了无数倍。每当看到前方囚徒的惨状,他们心中的干劲就更足一分,庆幸自己当初做出了正确的选择。

四万精锐汉军则护卫在侧,一半警戒,一半竟也脱下盔甲,加入运输的行列。

“军师,咱们这么走,也太慢了!”

张飞骑着他的乌骓马,凑到沈潇的马车旁,瓮声瓮气地抱怨,声音里全是憋不住的火气。

“俺看那些叛军就在前头,咱们直接冲过去,用不着半天,就能把他们杀个精光!干嘛非要修这劳什子的路?等路修好了,黄花菜都凉了!”

马车里,沈潇正和贾诩对弈,闻言头也不抬。

“翼德,打仗不是一锤子买卖。”

“我们打下南中,是要占了它,过日子的,不是抢一把就走。”

“这路,就是我们伸进南中的血管。路修到哪里,我们的统治就到哪里。后方的粮草、兵员、物资,才能一车一车地运上来。”

“不然,就算我们打赢了,大军困在山里,不用敌人打,自己就得饿死。”

“可是……”张飞还想争辩。

“翼德将军。”

一旁的贾诩拈起一枚黑子,慢悠悠地落下,堵死了沈潇的一片白棋。

他的声音带着一种洞悉一切的平静。

“军师此举,看似缓慢,实则步步为营,根基稳如泰山。”

“反观南中叛军,号称三十五万,人吃马嚼,每日消耗的粮草是个无底洞。他们成分复杂,号令不一,全靠一股虚火撑着。”

“我们拖得越久,他们就越急,内部就越乱。”

贾诩抬起眼皮,浑浊的眼睛里闪过一丝微光。

“此消彼长,仗还未打,胜负已分。”

张飞听得一愣一愣的,虽然不太明白什么叫“此消彼长”,但听起来好像很厉害的样子。

他烦躁地挠了挠后脑勺,嘟囔道:“唉,俺不懂你们这些弯弯绕绕!反正,什么时候打,军师你吱一声!俺保证第一个冲上去!”

说完,他便拨转马头,跑到队伍前面找太史慈“活动筋骨”去了。

看着张飞的背影,沈潇端起茶杯,对贾诩笑道:“翼德这性子,真是个活宝。”

“猛将之性,当如是。”贾诩微微一笑,“若人人都如你我这般,凡事三思,那这仗,也就没人去打了。”

沈潇笑了笑,没再说话。

车窗外,是热火朝天的工地,是绵延不绝的队伍,是正在被人类意志一寸寸改造的蛮荒大地。

又行了数日。

一名斥候如同一支离弦之箭,疯了般地冲向中军,战马的悲鸣声划破了工地的喧嚣。

斥候翻身滚下马背。

“报——!”

“军师!前方五十里,卑水南岸!”

“发现大股叛军!旌旗蔽日,连营不绝!”

“人数……人数至少十五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