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欢迎光临图书迷!
错缺断章、加书:站内短信
后台有人,会尽快回复!
图书迷 > 历史军事 > 衙役凌云志 > 第148章 明府决断秉大义 师爷巧计诱供词
  • 主题模式:

  • 字体大小:

    -

    18

    +
  • 恢复默认

第148章 明府决断秉大义 师爷巧计诱供词

凌录事在县衙中所受待遇,与州衙相比堪称天壤之别。一路行来,各色胥吏人等差役皆热情地与他打着招呼,直至进了王明府的官房。

房中王明府正与赵师爷商议事务,那赵师爷见了凌云便笑道:“稀客稀客,这不是州衙凌大人么?”

凌云见过王明府,坐下寒暄数句后,方道明来意:“今日前来,是为长街镇闫县尉之事,恳请明府做主。”

随后凌云将闫县尉意欲侵夺丝行之事略述一遍,但未提及州城粮仓内情。他尚存试探之意,欲观王明府对其态度是冷淡敷衍,抑或一切如旧。

“此乃小事耳,凌录事无需挂怀。”王明府毫无为难之色,干脆利落地一口应承下来。

凌云得寸进尺道:“还请明府发下牌票,拘禁闫县尉。”

王明府皱眉道:“为人处世,心胸岂可如此狭隘?为些许小事便大动干戈,实属不当。”

一县之令拘禁辖下县尉,非不可为,然需有充足恰当之理由,否则无故擅囚朝廷命官,其罪非轻,故王明府婉言相拒。

赵师爷暗忖凌云绝非糊涂至有非分之想之人,其中必有缘故,便开口道:“凌大人究竟有何来意,不妨明言。”

“因闫县尉牵连一桩州城惊天大案。”凌云言道,至此方步入正题,将临海仓之事原原本本陈述一遍,并点出州衙上下集体涉案之情状,暗示王明府或可藉闫县尉为引,介入此事。

闻此虽有些不可思议,却足以令一批官吏人头落地之事,王明府与赵师爷齐齐动容,不禁对视一眼,皆见对方眼中震惊之色。

“果有此事?”王明府确认道。

“千真万确,明府若不信,可将闫县尉严加讯问,必有供词为证。”

赵师爷忽插言道:“州城之事,与明府何干?何必涉险行事?”此言意在劝阻王明府插手。

凌云未料赵师爷持反对意见,辩道:“师爷此言差矣!届时州衙为之一空,明府若立此功,岂非有了升迁之机?况且此事可使明府博取清望,何乐而不为?”

赵师爷转向王明府道:“其一,此案水深难测,明府何必冒险,自保清白方为上策。其二,明府有崔尚书照拂,但求稳健即可升迁,行险实为下策。其三,即便事成,明府亦难直升四品刺史,其他州佐杂官又配不上明府二甲进士之身份。天下岂有进士出身之县令升任别驾、长史等佐贰官之理?徒惹士林笑话而已。明府之眼光,当超越这州县一隅,前程应在庙堂之上,下一步升入台省部院方是正途。”

赵师爷所言条分缕析,句句在理,凌云一时不知如何反驳,亦因他此次过于大意。以往凌云献计献策无往不利,此番心中未免有些草率,未料会遇反驳,故未仔细准备说辞,眼下被赵师爷弄得措手不及。

然细思之,赵师爷所言亦不无道理,王明府何必冒险蹚这浑水?且赵师爷之言几近点明此乃凌某人欲借县令为刀。凌云发现自己有些一厢情愿,过往太顺遂以致小觑他人。此事于王明府或为无关紧要之小节,于凌云却是关乎切身利害之大事。若背景深厚之王明府不出手,他与赵司马二人势单力薄,又能有何作为?难道只能坐视?继续在州衙坐那冷板凳?

正当凌云无计可施之际,忽闻“啪”的一声响,乃是王明府拍案道:“我辈读书人所学为何?先贤有云:铁肩担道义,辣手着文章。小节或可随意,大义岂容糊涂?州中有硕鼠吞仓,米价日涨,若至明春,灾民衣食无着,酿成民变,此等大是大非之前,尔等斤斤计较,所思所想全然不顾社稷黎民,实令人齿冷!本官虽职微权轻,亦不能坐视奸邪横行,岂可装聋作哑,置身事外!”

王明府一番慷慨陈词,令几近绝望之凌云顿时绝处逢生,不禁热泪盈眶,真乃青天也!险些高呼“明府不出,如苍生何!”又得意地向赵师爷使了两个眼色。

赵师爷尚在发愣间,被凌云拉着出了明府官房。既明府已有决断,下面该由二人商议细节。

至赵师爷公房内,赵师爷以手抚额,恍然道:“方才记起,吏部崔尚书与明府书信往来中,曾提及与彦相公有隙…而这位彦相公,恰与崔刺史有同乡之谊…”

啊?凌云心中刚树立起之偶像顷刻崩塌,“莫非明府是为此故?”

赵师爷摇头叹道:“或是,或不是。真真假假,假假真真,明府心思,连某亦难以窥透。然无论缘由为何,凌录事你之气运,着实不错。”

凌云岔开话头道:“我欲从镇戍司寻些内线,为闫县尉罗织罪名,好让明府有由头出手,且容我两日工夫。”

赵师爷嗤笑道:“何其小家子气,何须如此周折?某自有主张,凌录事也须让某立些功劳。”

凌云问道:“愿闻其详。”

“请他吃酒便可。然你不宜出面,你若在场,反而不灵。”赵师爷道。

次日,赵师爷宴请闫县尉。那闫县尉见县令幕僚相邀,自是欣然赴约。席间,赵师爷竭力劝酒,闫县尉受宠若惊之下,喝得酩酊大醉,不省人事。

待闫县尉再次醒来,发觉自身已陷囹圄,被关入县狱大牢,心中莫名惊诧。呼喊数声,不见狱卒前来,不由惴惴不安。昨日赵师爷灌酒,醉后将其囚禁,究竟所为何事?

见赵师爷行至牢门,闫县尉质问道:“在下虽位卑,亦是朝廷命官,老先生意欲何为?”

赵师爷斥道:“闫县尉!某本欲与你交好,孰料你竟犯下侵吞官粮之重罪!明府下令拘你,亦不为过!”

闫县尉大惊:“此话从何说起?”

赵师爷冷笑数声,“昨日你酒后吐真言,自言在州城时参与私分了多少仓米,此事可有?”

乍闻赵师爷揭出此事,闫县尉心头骇然,头脑昏懵,赵师爷如何得知?难道自己醉后真个失言?

“事已至此,你还是招认实情罢,瞒不住的。若坦白,陈明府或可为你说情。”赵师爷道。

最终,闫县尉还是招供画押。

难怪赵师爷不让凌云露面。若凌云在场,闫县尉必疑心是凌云从州衙得了消息,多半会死硬抵赖。然其听闻此事竟是自己醉后失言泄露,心理震撼巨大,便容易招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