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欢迎光临图书迷!
错缺断章、加书:站内短信
后台有人,会尽快回复!
图书迷 > 历史军事 > 掠夺气血之黄巾战场 > 第151章 皇甫嵩的试探
  • 主题模式:

  • 字体大小:

    -

    18

    +
  • 恢复默认

波才和小渠帅再次翻身上马,慢慢朝县衙而去,至于那些士兵和物资自有力士帮忙安排。

小渠帅边走边介绍阳城的情况,波才可是颍川黄巾的大渠帅,总览颍川黄巾的军事,这些都是波才应该知道的,按道理来讲,这阳城大战应该由波才来亲自指挥,若不是小渠帅是波才最信任的人,这里根本轮不到小渠帅来指挥。

一路行来街道两边居民都像没事人一样,该干嘛干嘛,一点也没有大战来临前的紧张感。外面土城之内,新兵操练的呼喝声雄浑有力,一点也不像才吃饱不到月余的人。

县衙很快就到了,两人翻身下马,两名士卒上前把马儿牵走。两人进了县衙,这里全都是自己人了,很多隐秘的事情都可以放心说了。

两人走进县衙大堂,案几上摆满了各种肉食,还有比较稀有的莲藕,一坛美酒,这些都是专门为波才准备的。

两人各自坐下,边吃边谈,波才也断断续续的把一路东进的事说了一遍。小渠帅也将十座土城的兵力安排,武器配备,铠甲数量等情况一一说给波才听。

波才道:“嗯,确实武器配备太单一了,新兵基本都是长枪,这也是没办法的事,时间太过于仓促了,其他武器不是耗铁多,就是制作时间长。至于铠甲就更麻烦了,铁甲不但耗铁多,制作更是不易,好在还有竹甲能顶一顶,不过短时间也不可能让全员配备,而且竹甲易损。”

小渠帅又把布置轘辕关至嵩山的巨大火场的事跟波才说了一遍,听得波才连连点头,不由自主的赞道:“嗯,这宋杰的头脑确实不错,以前都没发现,跟了你之后还真学了不少东西。”

小渠帅接着又把王林带着白虎营去支援的事也说了一遍,波才道:“这王林确实不错,武艺高强,我回到阳翟的时候就听说了。短短两个月就已经参与射杀了十三头老虎,这射虎将之名果真名不虚传。也不知那镇守广成关的王祖比之如何?”

小渠帅道:“据王林说,王祖的旧伤已恢复,满头白发已变成黑发,武艺也完全恢复,而且更胜从前,王林都只能在他手上走三十余合。”

波才刚入口的酒一口喷出,“噗”,“咳咳咳,咳咳咳”

波才好一会儿才缓过来,比射杀十三头老虎的王林还要厉害,这得强到什么程度?

波才作为武人,遇到高手,还真想去与之切磋一番。算了,还是等阳城大战之后再说吧。

两人边吃边聊,一直聊到深夜才作罢。

四月十七日,阳城,小渠帅又派了一部分新兵去土城,现在十个土城全满了,每个土城都驻扎了8000新兵,由一名力士和100老兵负责带领。

武器也全部发下去了,武器铠甲先由老兵挑选,再由一号至五号土城的新兵中选出的精锐挑选,最后才由普通士兵挑选。至于后来的六号至十号土城,只能拿挑剩下的先将就用着。六号至十号城的新兵训练较少,拿了好的武器铠甲也打不出什么成绩,况且此次阳城大战,一号至五号土城才是最前线。

至于剩下的新兵就暂时在城南扎营,就在王林的大营附近。城内驻扎1万老兵,其余老兵也在城南扎营,这样便于管理。

嵩山官道上,一大早便不停的有汉军的游骑出没,不断地试探着。汉军也发现了轘辕关至嵩山山口这一段的异常,道路两旁的干草干柴确实多了些,不过游骑连续试探很久都没有发现,而且沿路的山林之中也没有发现有埋伏。有些汉军游骑扔下马匹,爬上陡峭的山头,都没有发现黄巾军的身影。

太奇怪了,实在是太奇怪了,周围不但看不到黄巾军,甚至是一个村民都见不到。游骑闯进村民家里,发现村民家里连锅都不见了,灶膛里灰也不新鲜了,凭经验判断这是快一个月没有烧火了。

莫非是把这里的村民全都裹挟进了黄巾军,颍川郡约有140万人,若是全被裹挟,那岂不是有100多万黄巾军?游骑来回几次,也没有新的发现,只得回去汇报情况。

嵩山的山谷内,王林与宋杰等人在帐篷里静静地等着探马把消息传回来。汉军的游骑已在附近出没,估计汉军的前锋快到轘辕关了。

两个时辰后,消息传到汉军中军皇甫嵩处,皇甫嵩握着竹简,细细思索,这轘辕关至嵩山山口,他是很清楚的,这一带不适合火攻,但道路两旁的干草干柴甚多也不得不防。

此时中军距离轘辕关还有20公里,前锋距轘辕关还有10公里左右,既然如此,就让前锋前去试探一番。今日中军就在轘辕关前过夜,明日再通过山谷。

皇甫嵩当即下令,让前锋快速前进,今日务必到达阳城。前锋全是骑兵,想来这点距离不是问题。两刻钟后汉军前锋接到军令,队伍立刻加速行军速度,朝着阳城赶去。

汉军前锋约3000人,有游骑的提醒,通过轘辕关至嵩山这段山谷也是全神戒备,不过当所有人都通过山谷后,自始至终都没见一个黄巾军跳出来,看来是多虑,队伍继续朝阳城进发。

酉时(17:00)左右,汉军前锋顺利来到阳城附近,五座高大土城挡在阳城的前方,土城前还有巨大的壕沟。前锋的首领是一名校尉,看到眼前的场景也忍不住吞了吞口水,这该如何是好啊!

面对这样的城池,校尉也很无奈,想要攻打阳城,还得填壕沟,攻土城,这土城还不止一座,眼前就有5座,还不知道后面有什么。

校尉只得命令队伍退后5里扎营,并派人给中军传信。

两个时辰后,皇甫嵩接到前锋部队送来的消息,阳城前至少有5座以上带有宽大壕沟的高大土城,并且沿途一个村民都没有。

皇甫嵩揉了揉太阳穴,心想,这怕是遇到对手了,有壕沟,便需要填壕沟,需要很多人手,偏偏周边一个村民都没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