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欢迎光临图书迷!
错缺断章、加书:站内短信
后台有人,会尽快回复!
图书迷 > 历史军事 > 掠夺气血之黄巾战场 > 第247章 王林等人前往清渊县,王勇等人拿下大半个南阳郡
  • 主题模式:

  • 字体大小:

    -

    18

    +
  • 恢复默认

第247章 王林等人前往清渊县,王勇等人拿下大半个南阳郡

王林走后,张梁觉得只招募铁匠还不行,有些铁匠不愿意去。张梁直接就改了主意,改成征召铁匠,连铁匠学徒都全部征召,自愿全去还好,若是不去,直接派兵把全家都抓去。若是要反抗,那不好意思,你是汉廷的走狗,黄巾军的敌人,统统杀无赦。

兵器铠甲关乎黄巾军的生死存亡,你不仁,就别怪我不义。当然,自愿前去的铁匠,不但有工钱可拿,还有200文的安家费,干得好,还有奖励。这就叫“人敬我一尺,我敬人一丈”。

张梁直接派出二十余骑探马,差不多一个城派一个探马,让所有收复的城池都能第一时间收到消息,尽快征召铁匠,送往武安城。

还有一封武安城的密信,是给武安城守将,命令武安城守将接到密信后,立即筹备建设一个能容纳人的兵营和一个1万人规模的武器铠甲工坊。如果铁料的产量不足,立刻扩大规模,让工坊开工前囤积足量的高质量铁料。

至于粮食种植,体力好的人暂时停止种植,全都派去采矿,剩下那些体力不好的继续种植。武安城的种植任务就等其他县种植完了,再派人过去帮忙种植,如果秋收后粮食不足,就直接从其他县调拨。

张梁还准备在每个县招募5000矿工,要力气大体力好的。当然,像巨鹿那种人口稀少的就不招了,先招满5万人,工钱就按以前的1.5倍发放。如果矿石太多,就调一部分人帮忙炼铁。

总之,一句话,保证兵器坊的铁料用度,尽快把10余万黄巾军的武器配齐,哪怕是一人一杆枪,也比那木棍农具强。只要有了武器,哪怕是堆人数,也比以前拿着木棍农具去送死强多了。

一人一杆枪也不是短时间能做到的,命令已经发出,等着看效果。

翌日,队伍一早就出发,王林把白虎营分成两队,王敢和黄岐带队断后,王林带队在前,充当队伍的前锋和探马。

队伍比计划多了一千多人,不过影响不大,一路浩浩荡荡地向清渊县进发。清渊县距广宗约莫54公里,这次有了步军,只得慢慢行军。张梁的计划是两天到达,队伍不紧不慢地行进着。

张角身体抱恙,现在只能坐马车,他的专用马车外表很粗糙,并不显得华贵。这也是张角特意要求的,太平道大业处处都需要钱,没必要把钱花在那些花里胡哨的东西上,所有的钱都要用在刀刃上。

马车虽然看着粗糙,它防御可不低,材料都是选了上好的柞木车厢的厚度厚约5cm。保险起见,内部还镶嵌了一块3mm的薄铁皮,只要不遇到床弩,普通弓箭射来,车内的人必定毫发无伤。

这车也有不少缺点,就是太过于笨重,没有减震,在官道上行驶十分颠簸,夏天在里面待着有些闷热。

当然,光有马车的防护还不够,张梁亲自带着1000黄巾力士在中军护卫,张梁本人更是随时在侧,有什么事都是他亲自安排力士去处理。张角作为黄巾军的领袖,防卫措施做得再严密,都不算过分。

行军两日,队伍安全到达清渊县,两万人的庞大军队,现在除了汉军外,没有任何匪徒有这样的实力,敢来攻击他们的就更少了,但是防刺杀的工作还是要做的。毕竟秦始皇在皇宫守卫森严的情况下都有人敢刺杀,这种路过的队伍更容易被刺杀。

清渊城外的大营已经建造完成了,大营从清水河畔沿着清渊县城的北面,绕到西面,再绕到南面,又到了清水河,像一轮弯月,把清渊城包在其中。

根据《水经注》记载,清渊县旁边的河叫清水河,清水河发源于河内修武县之北黑山,东北流经获嘉县、汲县、馆陶县等地,又东北过清渊县。

王林等人在专人的引导下前去指定位置扎营,张梁带着黄巾力士护着张角的马车,顺着日常出行的官道直接进了清渊城。张角身体不太好,肯定不能与众人一起驻扎城外,日常办公和住宿必定是在县衙。

城外留出供居民通行的大道,直接把大营分成了三座,为了方便,后勤那边称他们为东营,西营和南营。王林的队伍被分到东营,靠着清水河畔。

王林心想,嗯,不错,还是江景房。或许是上游还未下雨,水不深,河水缓缓流淌,远远看去像一条蜿蜒的玉带。

不用王林招呼,白虎营自觉的扎营,点火,做饭,分工明确。

南阳,王勇与文聘完美配合,拿下了筑阳和新野以北的大半个南阳盆地。包括西鄂县、雉县,舞阴、平氏、比阳,郦县,丹水,析县,冠军,穰县,涅阳,安众,南乡,顺阳,武当,酂县,阴县,筑阳,安昌,蔡阳,邓县,山都,樊城等县。

当然,这当中还离不开豫州黄巾的帮忙,打通到义阳的道路后,豫州陆续派出3万士兵,协助王勇和文聘攻城掠地。王勇和文聘也一边攻城,一边招募新兵,虽然攻城消耗了不少,王勇和文聘手下也有了5万士兵,加上豫州来支援的黄巾,总兵力多达8万,带甲者四万众。当然,多数是半甲,仅能护住前胸和后背,老铁匠仓促之间也只能提供这些,想配齐全甲,估计还得等上一段时间。

武器就没有这样的问题,毕竟现在颍川的各兵器坊随时都在生产,长枪制作简单,并且还有不少存货,运来就可以直接配备。

宛城的新兵器坊也建造好了,老铁匠刚从颍川刚过来时,房子都没修,搭好炉子就安排手下人开始制作武器,他们是一边制作兵器,一边搭建工坊,兵器打造一点都没落下。

襄阳旁边有汉水,汉水是长江最大的支流,襄阳位于汉水的中游。襄阳城南有襄水,城北有檀溪,襄水和檀溪都是汉水的支流。

襄阳城长宽约莫各500米,有护城河,城池高约7米,护城河宽约4米,深约2米。(襄城的长宽是本文作者根据资料推测,汉献帝初平元年(公元190年),刘表将荆州首府迁至襄阳,扩大了襄阳城的规模,同时也加宽了护城河。据考古发现,东汉襄阳城遗址位于今襄阳市欧庙镇邹家湾,城内面积约为1.5平方公里。184年,刘表还未到荆州,襄阳还只是一个县城,还不是荆州首府,未经扩建,由此推测,襄阳也就一个普通县城大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