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欢迎光临图书迷!
错缺断章、加书:站内短信
后台有人,会尽快回复!
图书迷 > 都市言情 > 归处是长安 > 第32章 钟楼下的暗战(上)
  • 主题模式:

  • 字体大小:

    -

    18

    +
  • 恢复默认

第32章 钟楼下的暗战(上)

西安的秋天,在连绵的阴雨与短暂的晴空间反复横跳,像极了贾长安此刻的心境——在希望与压力之间起伏。艺术节文创项目的招标截止日期日益临近,团队的气氛也绷紧到了极点。

秦望舒带领的方案小组已经完成了初稿,厚厚的一摞文件,凝聚了无数个日夜的心血。方案不仅详细阐述了如何将皮影、木版年画等非遗元素进行现代化设计,还创新性地提出了“可体验的文创”概念,计划在艺术节现场设置互动工作坊,让游客亲手参与简单的皮影制作或年画拓印,深度感受匠心魅力。专业性、文化性和互动性都无可挑剔。

然而,对手的信息也不断传来。天艺传媒果然实力雄厚,据说请了国内顶尖的设计团队操刀,方案主打“科技+文创”,强调声光电的炫酷效果和线上AR互动,预算高昂,场面宏大。而文化局那位郑处长,似乎对天艺这种能快速带来“视觉冲击”和“政绩亮点”的方案更感兴趣,几次非正式沟通中,都对秦望舒他们强调的“文化深度”反应平淡。

“我们的优势在于独特性和真情实感,他们的优势在于财大气粗和场面效应。”秦望舒在内部讨论会上冷静分析,“招标评审是综合打分,除了方案本身,企业资质、过往业绩、现场陈述都很重要。我们在资质和业绩上不占优,必须在方案和陈述上做到极致,打动其他评审。”

贾长安点头认同。他知道,这是一场硬仗,不能有任何侥幸心理。他让赵安邦继续留意天艺和“墨韵坊”的任何风吹草动,自己则和秦望舒一遍遍地打磨陈述稿,模拟答辩问题。

招标会的前一天晚上,贾长安在“归处”的房间里反复练习陈述,直到嗓音都有些沙哑。苏青瓷端着一碗润喉的冰糖炖梨进来,轻轻放在桌上。

“别太紧张,你已经准备得很充分了。”她看着他疲惫的脸,轻声安慰。

贾长安放下稿子,揉了揉太阳穴:“说不紧张是假的。这次机会太重要了,不仅关乎项目,更是一种证明。” 证明他选择的路是对的,证明他能在西安这片土地上扎根生长。

苏青瓷走到他身后,双手轻轻放在他的太阳穴上,用指腹不轻不重地揉按着。她的指尖微凉,带着一丝淡淡的馨香,力道恰到好处,让贾长安紧绷的神经瞬间松弛了不少。

他闭上眼,享受这难得的静谧和温柔。窗外,是西安老城区的万家灯火,远处钟楼的轮廓在夜色中清晰可见。明天,决定命运的时刻,就在钟楼附近的文化局会议中心举行。

“不管结果如何,”苏青瓷的声音在耳边轻柔响起,“你为之努力的过程,本身就很有价值。我和……‘归处’,都会一直在这里。”

她没有说“我等你”,但话语中的含义,贾长安听得明白。他心中一暖,伸手覆盖住她正在按摩的手,紧紧握了一下。“谢谢。”千言万语,化作这两个字。

第二天,文化局会议中心门口气氛凝重。各家参与投标的公司代表陆续到场,无不衣着光鲜,神情严肃。天艺传媒的人果然阵势很大,由一位气场强大的女副总带队,团队成员个个精英范儿十足。贾长安看到了刘明,他作为“墨韵坊”的代表也来了,虽然公司规模小,但似乎搭上了某个本地企业的联合体,眼神躲闪,不敢与贾长安对视。

贾长安、秦望舒和团队的一位设计师一起入场。秦望舒一身利落的深色西装套裙,知性干练;贾长安则是沉稳的商务休闲装,眼神坚定。相比之下,他们的团队显得低调许多,但自有一股不容小觑的沉稳气度。

抽签结果,他们排在中间偏后的顺序陈述,天艺传媒则压轴出场。这不算好签,但也不坏。坐在等候区,能听到前面几家公司的陈述片段,大多中规中矩,缺乏亮点。

终于轮到他们。贾长安和秦望舒对视一眼,互相鼓励地点点头,一起走上陈述席。

评审席上坐着七八位专家和领导,居中那位面色严肃、微微发福的中年男子,正是郑处长。贾长安深吸一口气,强迫自己镇定下来,开始了陈述。

他负责整体介绍和项目理念,声音沉稳有力,逻辑清晰。他从自己与“德庆班”的结缘讲起,谈到对非遗传承困境的思考,再引出项目的初心和愿景——“不是简单的符号挪用,而是深度的价值转化和情感连接”。没有华丽的辞藻,只有真诚的讲述,却格外能打动人。

接着,秦望舒接棒,用她考古学者特有的严谨和条理,详细阐释方案的文化内核、设计思路和可行性分析。她引经据典,数据翔实,将专业性展现得淋漓尽致。尤其是讲到互动体验环节的设计时,几位评审明显露出了感兴趣的表情。

陈述完毕,进入答辩环节。问题果然犀利而实际。有评审问预算控制,有问风险应对,有问长期运营计划。贾长安和秦望舒分工合作,应对自如,回答既体现了对项目的深刻理解,也展现了务实的态度。

然而,郑处长最后一个问题,却带着明显的倾向性:“你们的方案很有情怀,也很有特色。但是,艺术节是面向国际的大型活动,我们需要的是能够代表西安现代化、国际化形象的,有视觉冲击力的作品。你们这种偏重传统和手工艺的模式,会不会显得……有些小家子气?不够大气?”

这个问题相当尖锐,甚至带着一丝轻视。现场气氛瞬间有些凝滞。天艺传媒的代表脸上露出了看好戏的表情。

秦望舒的脸色微微发白,贾长安的心也提到了嗓子眼。但他知道,此刻绝不能露怯。他深吸一口气,迎上郑处长的目光,语气平和却不容置疑:

“郑处长,非常感谢您的问题。我认为,‘大气’不等于‘宏大’,‘国际化’也不等于‘去传统化’。西安之所以是西安,正是因为它拥有深厚的历史文化底蕴,这是我们的根,也是我们走向国际最独特的优势。”

他顿了顿,声音提高了一些,带着一种自信的力量:“我们的方案,正是要展现这种文化自信!我们不是简单地复古,而是用当代的语言和审美,让古老的非遗焕发新的生命力。皮影戏的灵动,木版年画的质朴,这些蕴含了中国哲学和美学精髓的东西,本身就是世界级的艺术语言。我们相信,真正能打动人心的,不是浮于表面的炫技,而是植根于文化的深度和真诚的情感。这才是真正意义上的‘大气’和‘国际化’!”

一番话,不卑不亢,有理有据,既回应了质疑,又再次强调了自身方案的核心价值。几位评审微微点头,似乎表示认可。郑处长脸上看不出什么表情,只是“嗯”了一声,示意答辩结束。

走下陈述席,贾长安的后背已经惊出一层冷汗。秦望舒看着他,眼中带着赞许:“回答得很好。”

“是我们一起准备得好。”贾长安松了口气。

接下来是天艺传媒的陈述。果然阵容豪华,ppt制作精良,大量运用了3d动画和虚拟现实技术展示效果,主打“沉浸式”、“元宇宙”等时髦概念,视觉效果确实震撼。他们的陈述人口若悬河,充满了商业化的激情和自信。

贾长安静静地看着,心中不得不承认,对方在包装和场面上的确做到了极致。这是一场“匠心”与“炫技”的正面碰撞。

所有陈述结束,评审们进入闭门讨论。等待结果的时间漫长而煎熬。贾长安团队和天艺传媒的人各坐一边,气氛微妙。刘明则坐立不安,时不时看一眼手机。

一个小时,两个小时……会议室的门终于开了。工作人员走出来,宣布中标结果。

所有人的目光都聚焦了过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