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欢迎光临图书迷!
错缺断章、加书:站内短信
后台有人,会尽快回复!
图书迷 > 都市言情 > 归处是长安 > 第62章 逆流而上与暗礁隐现
  • 主题模式:

  • 字体大小:

    -

    18

    +
  • 恢复默认

第62章 逆流而上与暗礁隐现

接下来的几天,“归处”团队在压抑与紧张中高效运转。贾长安手中的那份文件袋如同一个沉默的火山,暂时被压下,但其蕴含的能量时刻影响着决策的温度。

明线:逆流而上

秦望舒的反击迅速而有力。她没有被动等待学术委员会的调查,而是在苏青瓷的协助下,主动将精心准备的反驳材料整理成一份措辞严谨、证据确凿的说明函,分别提交给了学院领导、她的博士生导师以及几位在唐史研究领域德高望重的学者。同时,她通过可靠的学术社交平台,以探讨学术问题的名义,间接澄清了匿名信中歪曲的几个关键点,引发了小范围内正直同仁的声援。

这一招“先发制人”取得了显着效果。学院方面在收到秦望舒的材料后,态度明显转为审慎,表示需要时间核实,但承诺会公正处理,并委婉提醒秦望舒注意近期可能存在的非正常学术竞争。匿名信的杀伤力被大大降低,至少在一定范围内,舆论的天平开始向秦望舒倾斜。

唐乐知这边,在贾长安聘请的律师介入后,情况也趋于明朗。律师正式向那伙追债人发出了律师函,明确指出债务关系存在诸多疑点(债务人失踪多年、借贷利率涉嫌违法、债权凭证真实性存疑等),要求对方通过合法途径解决,并严正警告其不得再进行任何形式的骚扰,否则将立即报警并追究其法律责任。或许是忌惮法律的威慑,或许是背后指使者林薇觉得这步棋暂时效果有限,那伙人果然没有再出现在唐乐知家门口,只是偶尔还有些匿名的恐吓短信,但已不足以撼动唐乐知逐渐恢复的勇气。

在苏青瓷的悉心疏导和团队的支持下,唐乐知努力将恐惧转化为动力,更加投入地负责“唐诗光影秀”的后续优化和新的非遗体验课程开发。她甚至主动提出,可以将这次遭遇的感悟融入创作,探讨现代都市人如何面对突如其来的“债务”(不仅是金钱,也可能是情感、责任的重压)这一主题,展现出令人刮目相看的韧性。

表面上看,林薇的第一波精准打击,似乎被团队齐心协力地抵挡住了,甚至在一定程度上激发了更强的凝聚力。民宿的日常运营依旧井井有条,非遗项目的推广也在按计划进行。但每个人都清楚,这仅仅是风暴来临前的短暂间歇,林薇绝不会就此罢手。

暗线:暗礁隐现

贾长安将文件袋里的内容深藏心底,连苏青瓷也没有再详细提及。但他并没有停止行动。他利用自己的人脉,开始更深入地、更隐蔽地核实金十三提供的那些信息。

他托上海的朋友打听那个早已注销的文化投资公司和可能关联的官员近况,反馈回来的信息碎片化,难以拼凑全貌,但确实存在一些耐人寻味的巧合,加深了那份资料的疑点。

关于陈宇一案,他找到了一位当年曾报道过此案的财经记者。记者对林薇在此案中“完美”脱身印象深刻,甚至私下表示,圈内对此不乏猜测,但苦于没有实证。“那个女人,嗅觉非常灵敏,下手也狠,切割得干干净净。”记者的评价让贾长安心情沉重。

最让他内心复杂的是关于林薇留学期间那段关系的调查。他通过海外同学的关系,试图查询那个英文名字的华裔商人信息,反馈寥寥,似乎对方非常注重隐私保护。但这种“查不到”,本身也透着不寻常。

这些零散的核实,虽然没能提供决定性的新证据,却像一块块拼图,逐渐印证了金十三情报的指向性——林薇的发家史,确实经不起阳光下的仔细审视。这让他更加确信,手中的“牌”具有潜在威力,但也更加谨慎于使用的时机和方式。他深知,贸然打出,若不能一击即中,必将招致林薇更加疯狂的反扑。

他偶尔会与苏青瓷交流进展,但更多是分享团队的积极动态和安抚她的担忧。苏青瓷能感觉到他眉宇间化不开的凝重,但她选择信任,用更加细腻的关怀和无言的支持,为他营造一个可以暂时卸下防备的港湾。夜晚,两人常常只是在院子里静静坐着,看着西安城永恒的星空,不需要太多言语,彼此的陪伴就是最大的力量。

新的波澜

平静的日子没过多久,新的波澜再起。

这一次,风暴眼似乎瞄准了“归处”民宿本身。先是文旅局的一次“例行检查”,格外严格,对消防、卫生、证照等细节吹毛求疵,虽然最终挑不出大毛病,却耗费了苏青瓷大量精力应对,明显带着找茬的意味。

接着,网络上开始出现一些关于“归处”民宿的负面评价,集中在“价格虚高”、“服务冷淡”、“过度营销文化概念”等方面。这些评价出现的时间集中,用词类似,明显是有组织的水军行为。虽然暂时影响不大,但恶评的种子已经撒下。

最让贾长安警觉的是,他通过渠道得知,林薇近期频繁接触西安本地几个有实力的地产投资人和文旅项目操盘手,似乎在密谋一个与“归处”形成直接竞争的大型“唐文化主题度假区”项目,选址就在曲江池附近,规模远超“归处”,摆明了是要用资本优势进行碾压。

消息传来时,贾长安正在和团队开会商讨应对网络恶评的策略。他听完消息,沉默了片刻,然后抬起头,目光扫过在场的苏青瓷、秦望舒、唐乐知,以及几位核心员工。

“大家都看到了,”贾长安的声音平静,却带着不容置疑的力量,“林薇的进攻,一波接着一波,从个人到团队,从现在到未来。她想要的不只是打败我们,是想把我们连根拔起。”

会议室内一片寂静,空气仿佛凝固。每个人都感受到了前所未有的压力。

“但是,”贾长安话锋一转,语气坚定起来,“我们扛住了她的第一次偷袭,乐知站起来了,望舒证明了清白,我们的‘归处’依然在这里,接待着认可我们的客人。这说明什么?说明只要我们团结一致,坚守我们的初心和品质,就不是她轻易能撼动的!”

他的话语点燃了众人眼中的火焰。

“网络上的脏水,我们来澄清!苏经理,你负责收集真实客人的好评,组织一次‘老客回家’的主题活动,用真实的声音对抗虚假的诋毁。”苏青瓷立刻点头。

“望舒,你在学术圈的人脉和影响力,可以帮我们吸引更多真正热爱文化的优质客源,巩固我们的文化定位。”秦望舒推了推眼镜,沉稳应下。

“乐知,新的非遗课程加快筹备,我们要用更有吸引力的内容留住客人,让他们感受到这里的独特价值。”唐乐知用力点头,眼神坚定。

“至于那个所谓的‘竞争项目’……”贾长安嘴角勾起一丝冷峻的弧度,“让她去搞。规模大不代表就好,资本堆砌不出真正的文化底蕴和人情味。我们要做的,是把自己的事情做到极致,让‘归处’成为无可替代的存在。同时,密切关注她的动向,知己知彼。”

会议结束后,众人各自领命而去,斗志昂扬。贾长安独自留在会议室,走到窗边。窗外,曲江池水波光粼粼,远处工地上已有塔吊矗立,那或许就是林薇新项目的雏形。

竞争从暗处转向了明处,战场更加广阔。贾长安知道,真正的硬仗才刚刚开始。他下意识地摸了摸口袋里的钥匙,那把能打开书桌抽屉,取出那个牛皮纸文件袋的钥匙。

暗礁已现,是继续迂回周旋,还是找准时机,主动触碰那危险的暗礁?他需要等待一个最合适的时机,一个能让这枚“炸弹”发挥最大效用,同时将反噬降到最低的时机。

而此刻,他首先要做的,是带领他的团队,在这场看似实力悬殊的商战中,先稳稳地立足,逆流而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