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欢迎光临图书迷!
错缺断章、加书:站内短信
后台有人,会尽快回复!
图书迷 > 都市言情 > 徒步记录者 > 第86章 浑河岸边的回望与关东的告别
  • 主题模式:

  • 字体大小:

    -

    18

    +
  • 恢复默认

第86章 浑河岸边的回望与关东的告别

在沈阳的最后一天,也是他整个东北徒步之旅的最后一天,楚凡在晨曦中独自醒来。他没有去任何景点,而是背着那个饱经风霜、承载了万里山河与无数故事的行囊,步行至贯穿城市的 浑河 岸边。

他找了一处面向东南方——他来的方向——的安静处坐下。冬日的浑河冰封如镜,倒映着初升的太阳和两岸现代建筑的轮廓。河风清冷,吹拂着他略显疲惫却异常沉静的面庞。

他坐在那里,闭上眼睛,任由近八十个日日夜夜的旅程在脑海中奔涌重现:

· 漠河 的极寒星空与“找北”的初心。

· 嫩江、讷河 黑土上升起的温暖炊烟。

· 五大连池 凝固的熔岩与地球的心跳。

· 大庆 永不疲倦的“磕头机”与铁人精神。

· 鹤岗 收缩的轮廓与底层生存的韧性。

· 伊春 无边的林海与生态的启蒙。

· 延边 的阿里郎与朝鲜族的温情。

· 吉林市 的雾凇与江城的从容。

· 四平 的战火硝烟与英雄城的沉重。

· 辽源 从煤黑到袜彩的转型智慧。

· 通化 的葡萄酒韵与高句丽遗风。

· 大连 的碧海蓝天与开放胸怀。

· 盘锦 的红滩湿地与稻蟹共生的和谐。

· 鞍山 的钢铁洪流与千山的雪韵。

· 直至眼前这 沈阳 ,集历史、工业、文化于一身的宏大终章。

他从行囊中,缓缓拿出了那几件一路陪伴他的“信物”:来自 伊春 最终留在盘锦湿地的年轮木片(已由记忆替代)、来自 辽源 同样留在盘锦的鹅卵石(记忆)、以及最后在 鞍山 拾取的那块 沉重的钢渣。

他将这块冰冷的、粗糙的钢渣握在手中,感受着它来自工业熔炉的重量。然后,他俯下身,用尽全身的力气,将这块钢渣,在冰封的浑河岸边, 深深地按入了冻结的泥土与积雪之中。

森林、矿城、钢都。他让这来自东北大地不同形态的力量象征,最终都回归了这片土地。他没有带走任何实体,因为他已将整个东北,装进了心里。

他站起身,眺望着浑河下游,那通往山海关、通往关内的方向。他的东北徒步之旅,从地理意义上,到此 彻底、圆满地结束了。

中午,他在中街的老字号,吃了最后一顿 老边饺子,味道依旧醇厚,如同这段旅程的滋味。

下午,他背起已然“清空”却又无比“饱满”的行囊,走向沈阳北站。他不是要前往新的城市,而是 踏上归家的列车。

在月台上,他最后回望了一眼这座巨大的城市。故宫的飞檐、铁西的厂房、浑河的冰面……所有的一切,都融入了冬日的阳光里。

他最后一次翻开那本厚重的、写满了的笔记本。在沈阳篇章的最后一页,在之前所有的画作与文字之后,他庄重地写下:

“此身已越关山万重,此心永系黑水白山。—— 楚凡 于沈阳”

合上笔记本,将其紧紧贴放在胸前片刻,然后稳稳地放入行囊最深处。

他踏上了南归的列车。

车轮启动,沈阳的城市景象开始流动、后退。他的目光穿过车窗,仿佛越过了千山万水,再次看到了那片辽阔、深厚、他用自己的双脚一寸寸丈量过的—— 关东大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