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欢迎光临图书迷!
错缺断章、加书:站内短信
后台有人,会尽快回复!
图书迷 > 都市言情 > 徒步记录者 > 第91章 市场里的混杂与西拉木伦河的黄昏
  • 主题模式:

  • 字体大小:

    -

    18

    +
  • 恢复默认

第91章 市场里的混杂与西拉木伦河的黄昏

在通辽有限的几个小时里,楚凡除了探访历史与感受草原,还希望能触摸到这座城市的日常心跳。他询问当地人,找到了一个规模颇大的 综合性市场。

一走进市场,一股 复杂而鲜活的气息 便扑面而来。这里仿佛是蒙汉文化交融最直观的展台。一边的摊位摆满了蒙族特色的 风干牛肉、奶皮子、奶豆腐、炒米,空气中弥漫着浓郁的奶香和肉香;另一边的摊位则售卖着各种蔬菜、水果、日用百货,与内地城镇的市场别无二致。小贩们的吆喝声也各不相同,有的用流畅的蒙语,有的用带着东北口音的汉语,还有的能熟练地在两种语言间切换。

他在一个卖 手把肉 的摊子前停下,看着摊主熟练地用蒙古刀分割着大块的羊肉。旁边一个卖东北 粘豆包 的摊位也生意兴隆。这种 饮食文化的并置与交融,生动地体现了通辽作为蒙东汉民聚居区,两种文化如何和谐共存,相互影响。

楚凡买了一块热乎乎的 烤羊排,就站在市场门口,不顾形象地大快朵颐。羊肉烤得外焦里嫩,只撒了简单的盐和孜然,却将羊肉本身的鲜美发挥到了极致,带着草原的粗犷与豪迈。这滋味,与铁岭的火勺、沈阳的饺子形成了鲜明的味觉序列。

午后,他打车来到了流经市区的 西拉木伦河 畔。这条被蒙古族誉为“黄色河流”的母亲河,在冬季同样冰封,河面宽阔,两岸是皑皑白雪和枯黄的芦苇。黄昏时分,夕阳将天空和冰河染成了温暖的金红色,对岸的城市建筑勾勒出清晰的剪影。

他沿着河岸的步道行走,看到一些市民在冰面上玩耍,也有情侣依偎在长椅上欣赏落日。这与他在孝庄园感受到的历史厚重、在牧场体验到的草原苍茫,又是一种不同的氛围——这是属于草原城市的,宁静而温馨的日常图景。西拉木伦河如同一条纽带,连接着通辽的过去与现在,游牧与传统,城市与自然。

天色渐暗,他必须返回车站了。在车站附近,他最后走进一家小店,喝了一碗 羊杂汤。汤色奶白,杂碎处理得干净,味道鲜美醇厚,撒上香菜和辣椒油,喝下去浑身通透,驱散了所有的寒意与疲惫。

这次短暂的通辽之行,虽然只有大半天,但通过 历史的探访、草原的体验、市场的观察和河畔的漫步,楚凡成功地捕捉到了这座草原之城的多重神韵。

回到开往沈阳的列车上,他的脑海中依然回响着市场的喧嚣、西拉木伦河的宁静,以及口中残留的羊肉与羊杂汤的余香。

他翻开笔记本,在通辽的页面补充画下了一个市场里并立的牛羊肉摊和蔬菜摊,以及西拉木伦河上的落日。

他补充写道:

“通辽的侧影,因市场的混杂与西拉木伦河的黄昏而变得具体可感。

市场里的蒙汉交汇,是活着的文化融合;河畔的落日余晖,是草原城市共享的宁静诗意。

一口烤羊排的野性鲜美,一碗羊杂汤的扎实温暖,是这片土地馈赠给所有过客最真诚的款待。

通辽,你这座科尔沁的门户,让我在短短数小时内,领略了游牧文明与农耕文明如何在此地握手言和,共同谱写生活的乐章。

这份对文化交融的鲜活体验,将与我行囊中的其他记忆一起,沉淀为我理解这片北方大地的宝贵拼图。”

在通辽的最后时刻,距离返回辽宁的列车出发仅剩一点时间,楚凡站在 通辽站 前的广场上,感受着科尔沁草原边缘吹来的、干燥而清冷的晚风。这次计划外的草原邂逅,虽然短暂,却像一阵强劲而新鲜的风,注入了他的旅程。

他没有时间去购买精美的纪念品,也没有再去品尝更多的美食。在车站附近的一家小店里,他买了一条最普通的、用丝绸制成的 蓝色哈达。在蒙古族文化中,蓝色象征天空,哈达代表着最纯洁的祝福和敬意。

他将这条哈达小心地折叠好,放入了行囊内侧,紧贴着那本厚厚的笔记本。这并非为了收藏,而是一个 象征性的举动——他想要带走一片草原的蓝天,一份来自蒙古族文化的纯净祝福,作为此次穿插之旅的印记。

他再次回想这一天的经历:孝庄园的历史烟云,冬季牧场的苍茫辽阔,市场里的蒙汉交融,西拉木伦河的温柔暮色……所有这些,都极大地丰富了他对“北方”的认知。关东,不仅仅是黑土地上的农耕与工业,也是这毗邻的、无边草原上的游牧与长歌。

他意识到,他的徒步之旅,虽然在行政规划上集中于黑吉辽三省,但其文化辐射和地理关联,早已超越了界限,与这片广袤的草原紧密相连。

带着这条哈达所承载的祝福与对草原文化的新的敬意,他踏上了返回辽宁的列车。当列车启动,通辽的灯火在科尔沁草原的夜色中渐渐远去时,他感到自己的行囊虽然物理重量增加不多,但 精神的容积又被拓宽了一分。

他没有在笔记本上写下更多的文字,只是静静地靠着车窗,回味着这一天浓缩的感受。他将那条蓝色的哈达取出,轻轻握在手中,感受着丝绸的顺滑与冰凉。

他在心中默念:

“通辽,匆匆一瞥,如饮甘泉。

我带走了你的一条哈达,如同带走了一片移动的草原天空。

你的历史厚重,你的草原辽阔,你的文化交融,都已印入我心。

感谢你的款待与启示,让我在关东之旅的尾声,得以望见更广阔的天地。

此刻,我将重返辽宁,带着你的祝福,走向我此行的最终章。”

他将哈达仔细收好。列车在轨道上疾驰,载着他和他更加丰盈的内心,穿过夜色,驶向此次漫长徒步的终点——沈阳。这次通辽穿插,如同一个精心安排的序曲,让终点站的到来,更具分量和深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