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欢迎光临图书迷!
错缺断章、加书:站内短信
后台有人,会尽快回复!
图书迷 > 都市言情 > 徒步记录者 > 第115章 景山之巅的回望与归去的行囊
  • 主题模式:

  • 字体大小:

    -

    18

    +
  • 恢复默认

第115章 景山之巅的回望与归去的行囊

在北京的最后一天,也是他漫长徒步旅程的最后一天,楚凡再次登上了 景山 的 万春亭。这一次,不是在黄昏,而是在一个清冷的、晨曦微露的清晨。

他面向南方,肃然而立。脚下,是依然在沉睡中的 紫禁城,金色的琉璃瓦在熹微的晨光中泛着朦胧而庄严的光泽。那条壮丽的 中轴线 向南延伸,穿过天安门广场,直指永定门;向北,越过钟鼓楼,融入燕山山脉的怀抱。

他站在这里,如同站在了时间和空间的十字路口。脑海中,自漠河起步以来,上万公里的路途、数百个日夜的风霜、无数的面孔与故事,如同浩荡的江河,奔涌汇聚于此:

· 漠河 的星空与他对自由的初识。

· 黑土地 上炊烟里升腾的坚韧生命。

· 五大连池 熔岩蕴含的星球力量。

· 大庆 油田与 鞍山 钢花中迸发的工业脊梁。

· 鹤岗 与 阜新 转型中的阵痛与希望。

· 伊春 林海对生态的启蒙。

· 延边 与 通辽 多彩的民族风情。

· 四平 战火与 锦州 塔山的英雄悲歌。

· 唐山 废墟上重生的凤凰。

· 承德 融合的智慧与 天津 乐观的哏儿。

· 秦皇岛 山海之间的雄关漫道。

· 直至眼前这 北京,汇聚了千年文明、国家意志与市井烟华的恢弘殿堂。

他从背上,缓缓卸下了那个陪伴他走遍万水千山的行囊。它陈旧、磨损,却无比沉重。他打开它,里面没有珍贵的财物,只有那本写满了的、厚厚的笔记本,以及那片用旧报纸仔细包裹的、来自朝阳的 狼鳍鱼化石——“龙骨”。

他解开报纸,将那枚承载了亿万年时光的印记托在掌心。晨光中,化石的纹路清晰可见。他低头凝视,然后抬头,目光再次扫过沉睡的紫禁城、苏醒的城市、以及远方隐约的长城轮廓。

他将这片“龙骨”,这生命演化的微缩史诗,这陪伴他一路的沉默旅伴,轻轻地、郑重地放在了万春亭的汉白玉栏杆之上,面向着紫禁城,面向着南方。

没有仪式,没有言语。这是一个无声的致敬与归还。他将这最古老的印记,留在了中华文明最厚重的坐标原点。让生命的悠远与文明的辉煌,在此地完成最终的对话与融合。

他的行囊空了,但他的心,却被填充得无比饱满、坚实而宁静。

太阳终于跃出地平线,万道金光瞬间洒满紫禁城的金瓦,整座城市在晨曦中苏醒,充满了磅礴的生机。

楚凡背起空了的行囊,最后看了一眼这壮丽的景象,然后转身,稳步下山。

他走向北京站,不是开始新的旅程,而是 踏上归家的路。

在月台上,他回望这座伟大的城市。它的古老与现代,庄严与鲜活,都已深深烙印在他的灵魂里。

他最后一次翻开那本承载了一切的笔记本,在属于北京的最后一页,在之前所有的画作与文字之后,他用尽全身的力气和全部的感悟,庄重地写下:

“行走万里,终见华夏魂魄。

—— 楚凡 于北京 终笔”

合上笔记本,将其紧紧贴在心口片刻,然后放入行囊。

他踏上了归家的列车。

车轮启动,北京的城市景象开始流动、后退,逐渐加速,最终化为地平线上的一抹剪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