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欢迎光临图书迷!
错缺断章、加书:站内短信
后台有人,会尽快回复!
图书迷 > 都市言情 > 徒步记录者 > 第170章 内蒙古 · 鹿城春秋——钢铁与稀土铸就的黄河明珠2
  • 主题模式:

  • 字体大小:

    -

    18

    +
  • 恢复默认

第170章 内蒙古 · 鹿城春秋——钢铁与稀土铸就的黄河明珠2

我们让楚凡在包头多停留一日,去感受这座“草原钢城”在宏大叙事之外,那些生动而细腻的市井纹理。

昨日的包头,是硬核的、雄浑的,充满了工业的力量与草原的辽阔。楚凡决定,今天他要暂时放下那些宏大的意象,像一只鹿,潜入这座城市的街巷与人群,去品味它作为一座“生活之城”的日常滋味。

6. 清晨的“背头稍麦”与老茶汤

楚凡被本地朋友带进一家藏在居民区里的老店,品尝包头特色的“背头稍麦”。与呼市的稍麦不同,这里的稍麦封口处褶皱朝下,形似“背头”,皮更薄,馅料汤汁更为饱满。就着一壶用糜子米炒制、用龙嘴大铜壶冲开的“茶汤”,是许多老包头人雷打不动的早餐仪式。

“这背头稍麦和茶汤,是咱包头独有的味儿,”朋友满足地呷了口茶汤,“老一辈的工人下了夜班,就好这一口,实在,暖胃。”

7. 劳动公园的往昔与今朝

他信步走入市中心的劳动公园。巨大的毛主席雕像、苏式风格的长廊、以及“工人创造历史”的标语,无不烙印着计划经济时代的鲜明印记。然而,如今这里已是市民的乐园:唱晋剧的票友、跳广场舞的大妈、练太极拳的老人,充满了鲜活的生活气息。

一位在公园里遛鸟的退休老钳工对他说:“这公园,以前是给我们工人修的。现在大家都来,挺好!时代变了,但咱工人那股子精气神,没变!”

8. 稀土研究院的“工业维生素”

通过预约,楚凡参观了一家稀土研究院的展厅。那些看起来不起眼的灰色粉末,却是现代高科技产业的“维生素”,广泛应用于航天、电子、新能源等领域。

一位年轻的科研人员热情地讲解:“包头供应着全球大部分的稀土。我们现在不仅要卖资源,更要做精加工,搞核心技术。这‘稀土之都’的名号,得有名有实!”

9. 乔家金街的夜色

夜晚,楚凡来到仿古商业街“乔家金街”。这里重现了当年旅蒙商号“复字号”的繁华,但售卖的多是时尚文创和各地小吃。他在一家书店的咖啡区坐下,听着周围年轻人讨论着创业、电影和未来。

这条街,仿佛连接着包头作为“水旱码头”的过去与作为现代化都市的现在。

10. 最后的晚餐:土豆粉与烤羊腿

临行前的晚餐,楚凡选择了更市井的组合:一碗酸辣开味的土豆粉,加上一小份焦香四溢的烤羊腿。这种搭配,既有市井小吃的随性,又不失草原风味的豪迈,恰如包头给他的感觉——既接地气,又有格局。

当楚凡整理行囊,准备前往鄂尔多斯时,他发现包头的形象已无比立体:

· 它不仅是高炉中流淌的钢水,也是背头稍麦里的汤汁。

· 它不仅是稀土粉末的高科技,也是劳动公园里的晋剧。

· 它不仅是阴山脚下五当召的梵音,也是乔家金街的潮音。

· 它不仅是共和国工业的长子,也是普通人安身立命的家园。

这座城市,就像它所处的独特地理位置,一边连着阴山的坚韧,一边接着黄河的滋养,一边望着草原的辽阔,一边向着工业的未来。它硬核的外表下,跳动着一颗温暖而包容的心。

楚凡的背包里,多了一小罐茶汤面和一块从赛汗塔拉捡来的、带有草屑的石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