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十堰的第二天,楚凡决定深入这座城市的肌理,去探寻那些隐藏在仙山秀水与工业脉搏之下的生活本真。
6. 清晨的老街豆浆
天刚蒙蒙亮,楚凡在张湾老街找到一家三代传承的豆浆铺。石磨现磨的豆浆香气扑鼻,配上刚出锅的油条,是最地道的早餐。店主是个健谈的中年人,一边磨豆浆一边说:
我这豆浆用的是丹江口的水,武当山的豆。好水好豆出好浆,就像咱们十堰,好山好水出好人。
7. 四方山生态公园的晨练
登上四方山生态公园,楚凡被眼前的景象震撼——一边是层峦叠翠的秦巴山脉,一边是整齐划一的汽车新城。在观景台上,一位练太极的老人告诉他:
六十年前这里还是一片荒山,现在你瞧,青山环抱着新城。咱们十堰人最懂得与自然和谐共处的道理。
8. 与车城二代的对话
在红卫街的一家咖啡馆里,楚凡遇到了一位年轻的汽车工程师。他的父母都是第一代东风人,而他自己在德国留学后选择回到十堰。
很多人不理解我为什么回来,年轻的工程师搅拌着咖啡,但我觉得,能把学到的知识用在父母奋斗过的土地上,特别有意义。这里不只有汽车的过去,更应该有汽车的未来。
9. 黄龙古镇的黄昏
傍晚,楚凡来到沉没的老郧阳城唯一幸存的古镇——黄龙古镇。青石板路、木质吊脚楼,以及镇口那棵千年古柏,都在诉说着不同于现代都市的古老故事。
一位在古镇写生的美院学生说:每次来这里,都能感受到时光的质感。那些沉入水下的记忆,需要我们用另一种方式延续。
10. 夜泊汉江
夜幕降临,楚凡来到汉江边。对岸是灯火通明的现代化城区,脚下是奔流不息的汉江水。一艘货船缓缓驶过,船上的灯光在江面上拉出长长的倒影。
这一刻,他仿佛看见了这座城市的前世今生——从古老的水运码头到现代的车城,改变的是面貌,不变的是那份坚韧不拔的精神。
离开十堰前的清晨,楚凡做了三件事:
11. 再饮丹江水
他特意来到丹江口水库的取水点,用随身的水杯接了一杯清水。甘甜的滋味让他想起这一路喝过的各地之水,每一处都有独特的味道,就像每一座城都有独特的灵魂。
12. 收集第十一块石头
在汉江岸边,他精心挑选了一块带有水纹的青石。这是他的第十一块石头,象征着这条连接着南北的。
13. 新的领悟
坐在离开十堰的列车上,楚凡在笔记本上写下:
十堰教会我——
最深的智慧在山水之间
最真的情怀在家国之中
最好的发展是人与自然共生
列车驶出站台,武当山的轮廓在云雾中若隐若现。
楚凡知道,每一次告别都是为了新的开始。
而十堰给予他的这份关于的领悟——
在发展与保护间平衡
在传承与创新间平衡
在小家与大家间平衡
将伴随他走向更远的远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