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欢迎光临图书迷!
错缺断章、加书:站内短信
后台有人,会尽快回复!
图书迷 > 历史军事 > 割据势力的小透明是千古一帝? > 第63章 陈安:上次在老战线栽过跟头,这次换条路,直接偷家!
  • 主题模式:

  • 字体大小:

    -

    18

    +
  • 恢复默认

第63章 陈安:上次在老战线栽过跟头,这次换条路,直接偷家!

【陈国与吴国的这场战争过去之后的三年里,吴国发生了很大的灾祸,简单来说就是天灾与人祸。

先说天灾,在这三年当中,会稽郡发生了一次严重的洪水事件,连绵的暴雨彻底冲毁了本就受损的水利设施,致使堤坝决口,千亩良田被淹,百姓流离失所。

在这场洪水退去之后,会稽郡的粮食颗粒无收,百姓们本就因为之前吴国强行征兵征粮的事积怨已久。

如今连最后的粮食都被冲走了,走投无路之下,直接爆发了特大规模的起义。

而这个时候的吴国朝廷根本就调动不了军队,因为军队已经欠了半年军饷,根本就不会再听从指挥了。

屋漏偏逢连夜雨,这个时候经历了将近四年的休养生息,陈国已经恢复过来,它又要打过来了。

而我前面之所以说是意外,不仅是因为会稽郡的洪水是意外,更因为这次陈国出兵也是意外。

刚刚我们说到,四年前陈国国君陈安出兵讨伐吴国,是为了转移国内的注意力,借着这次出兵把朝廷当中对于自己弑杀至亲夺位的斥责声压下去。

而结果就是失败了,陈国国君陈安不得不采用血腥手段去清洗朝堂,这就导致大量的无辜臣子被波及,很多朝廷的官员被外放。

而且其中有两个人,一个叫徐争,一个叫程节,这两个人是好友,一同被贬到了边境当官。

在前往边境的过程当中,徐争就说,咱们现在什么错也没犯,只是上了一份小小的奏折就被贬到了地方,这说明陈国轻视咱们,不值得咱们两个效忠。

然后他说,不如咱们直接去投奔吴国算了,我听说吴国的国君在几年之前忍辱负重,整顿朝纲,有明君风范,不如咱们去看看。

程节同意了,他们两个就没去当官,而是到吴国走了一趟。

这不去不要紧,一去吓了一跳。

去的路上他们就发现,吴国内部到处都是叛乱,就连吴国的国都吴都附近都爆发了起义,我们从这儿就可以窥见到底有多乱了。

最终这两个人也没有去拜访吴国皇帝孙永,而是一路返回了陈国。

在吴国的见闻让他们发现,其实陈国国君陈安做的也还可以,至少不像吴国朝堂上一样斗的你死我活。

他们这种直接批判国君的行为,居然只是被贬到了边境当官,陈安清洗朝堂也只是杀了几个核心人物,别的是能放就放。

如果让他们在吴国当官,怕不是现在全家都已经魂归西天了。

这一对比下来,徐争和程节就觉得,还是自己国家的国君好啊,现在把吴国内乱的消息带回去,说不定还能领个赏呢。

所以他们就把这个消息带回了陈国,陈国国君陈安听说之后非常高兴,夸赞他们忠君爱国,并且当场就把他们两个官复原职。

做完这些之后,陈安就带着军队再次出兵讨伐了,而这一次,吴国可挡不住陈军了。

从这儿我们也能看到,其实陈国这次出兵是个意外。

如果没有徐争和程节两个人探访吴国的举动,或许根本就不会有这次行动,或者说至少不会开始的这么早。】

[吴国这是把倒霉的buff叠满了吧?洪水冲了良田、义军围了国都、军队欠饷半年还不听指挥,合着老天爷都嫌它活太久,搁这儿加速亡国呢!]

[徐争程节俩活宝是反向跳槽天花板吧?本来想叛逃吴国,结果去了一看,好家伙,到处是叛乱!转头就跑回陈国夸陈国好了!]

[哈哈哈,笑不活了!这哪是投奔啊?是冒着生命危险去替陈国刺探情报啊!他们两个能得重用真的不奇怪!]

[吴国军队:欠半年军饷还想让我平叛?你当我是喝西北风长大的?

孙永:我是皇帝!

吴国军队:皇帝能当饭吃?先把欠的钱结了再说!]

[争程节去吴国跟开地狱盲盒似的,本以为是明君治国,结果到那一看,好家伙,起义军都包围国都了,吓得连夜跑回陈国去了!]

[徐争&程节:在陈国骂国君被贬边境,在吴国骂国君怕是要被灭门!

对比完直接幡然醒悟,还是陈国好啊!哈哈,这波是没有对比就没有伤害!]

此时还在陈国朝堂上的徐争和程节:啊???

不是?

我们得到重用的契机是不是过于离谱了呢?

想投奔吴国,结果发现吴国还不如陈国呢,就又回来了,把消息告诉陛下之后得到了重用。

额,这怎么想怎么离谱啊!

【陈安深知兵贵神速的道理,他上一次失败很大程度上就是因为没有抓住时机,集合部队这件事做的太慢了,给了吴国皇帝孙永整合内部势力的机会。

所以这一次他要吸取上次的教训,改正自己的错误。

综合徐争和程节提供的消息,以及前线斥候带回来的情报。

陈安基本可以确定吴国确实是内乱了,连军队里的军饷都发不出来了。

心里有底之后,陈安以快马传令的方式,命令边境上的陈军立刻出击,突袭吴国边境。

并且特意告诉这些将士们要避开上一次的战线,以免被有心之人发现。

而就是这一次进攻奏效了,陈国成功打进了吴国内部,吴国危在旦夕。

所以就在这样内忧外患的环境之下,吴国皇帝孙永再一次向大瀚求援。

于是乎就有了陶则出使吴国这件事。】

[要我说,吴国现在就是漏风的破船遇上台风了,内部有起义军闹翻天,军饷欠了半年没人管,外面陈军还在玩突袭,这波谁来都没用!]

[孙永:大瀚救我!

瀚军:???

救个屁啊!

上次的补偿还没给呢,又想来蹭援助?

滚远点好吧!]

[陈安:情报说吴国兵没钱发工资了?那我可就突袭了啊!

吴国边境兵:来啊,来了我就敢跑!没军饷谁在这儿玩命啊!]

[陈安:上次在老战线栽过跟头,这次换条路,直接偷家!

吴国边境兵:怎么回事???

这剧本怎么不太一样呢?]

陶则:耶!

我终于要出场了吗?

搞快点搞快点!

我等不及了!

老皇帝南宫俞:这个陈安懂得总结经验教训,并且活用到下一次战斗中,是个棘手的人啊!

希望老九有办法对付他吧,朕估计是活不到那时候了。

小皇子南宫景:都是吃了败仗,怎么孙永是被彻底架空,陈安却是继续掌握朝政啊?

这人和人之间的差距也太大了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