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欢迎光临图书迷!
错缺断章、加书:站内短信
后台有人,会尽快回复!
图书迷 > 历史军事 > 割据势力的小透明是千古一帝? > 第42章 薛进&杭寿:轰出去!
  • 主题模式:

  • 字体大小:

    -

    18

    +
  • 恢复默认

第42章 薛进&杭寿:轰出去!

【那么接下来咱们就来说处理积水的最后一种错误方式,也是唯一一种没有被使用的方式。

这种方法就算只是说出来都会感觉很离谱,我来给大家说一下。

提出这个方法的人是这样说的,他说这个积水迟迟排不出去,就是因为我们大棚里太闷了。

所以我们要怎么做呢我们应该掀开一部分大棚,这样等到下雨天的时候,天上下的雨水就会把这里面的积水冲出去,借助上天的力量来排水。

薛进和杭寿听完这个人的发言,直接就把他给轰出去了。

虽然这个办法很离谱,但是史书上既然记载了,我就来简单分析一下。

这个办法中说要掀开蔬菜大棚的一部分,就不可避免的会破坏顶部的薄云母片。

我们都知道,薄云母片这个东西是又脆又薄,然后透光性好,不然也不用它来代替玻璃。

你要掀开蔬菜大棚的一部分,那就肯定要把顶部薄云母片取下来,不然得不偿失,这个东西是很珍贵的。

取这个薄云母片的人力成本咱们就不算了,就单说这个大棚的竹架结构在掀开之后,根本承受不住时不时的大风。

而且下雨天,让雨水进来冲刷大棚内的积水,这怎么听都不是个好办法。

而且下雨前掀开大棚,雨后又封闭大棚,会导致积水量骤增的同时,大棚内的湿度骤然增加,返潮的现象更加严重。

所以这个办法也不行,而且这是最为匪夷所思的一种办法,我不知道提出这个办法的人脑子是怎么长的。

不过也有点好处,那就是可以为我的视频提供有趣的素材。

毕竟单纯的科普类视频很难有人收看,这样加一点趣闻大家就能听进去了。】

[提出办法的人:我有办法,靠老天爷,相信上苍会保佑我们的!

杭寿高举拐杖拐杖:出的什么鬼主意,看我不敲死你!]

[薛进&杭寿:轰出去!再听你说下去,大棚都要被冲成鱼塘了!]

[上天:哦?你要让我帮忙?行,给你十吨雨水够不够啊?不过我这还有!]

[薛进奏折:启奏陛下,臣今日轰走一个水漫大棚的提案者,此人脑回路清奇,建议永不录用!]

[云母片:我又脆又贵,你为了排水掀我?不如直接把我砸了算球!]

[Up主:正经科普没人看?不要紧,流量密码是沙雕提案!]

老皇帝南宫俞:我原以为只有后世之人脑子有问题,没想到我们这个时代也有人这样啊。

小皇子南宫景:哈哈哈,这天幕我看着还挺有意思的,弹幕出来之后好玩多了。

薛五:幸亏没正式实施,不然我有的忙了。

群臣:嘶~这好像是我会提出来的办法哎,天幕上提出这个办法的人不会是我吧?

这么一看,天幕暂时没说到我们还真是挺好的,万一说出来的不是什么功绩,而是什么不好的事的话,那可就糗大了。

【那么现在,我们就顺利的讲完了五种错误的处理方式,接下来我们讲杭寿所提出的处理方式。

也正是这个方式最后奏效了。

不过下面我要说的并不是某个方式,而是一系列相关的调整。

先从排水说起,杭寿首先提出蔬菜大棚设立的位置不对,咱们丹阳郡这里山地比较多,平原地区很少,但是蔬菜大棚却大部分都设立在了平原地区。

水往低处流,平原地区在我们这个山地占绝大多数的丹阳郡境内,极其容易积水。

因为四面都是地势高的地方,你把蔬菜大棚设置在了平原地区,那不管怎么设计排水都是没用的,水会一直从高处往低处流。

所以杭寿就提出,蔬菜大棚必须换位置,把这些大棚换到地势高一些的缓坡上。

之所以选择缓坡,一是没有陡坡那么难以耕作,而且缓坡的数量比较多,二是它处于一个中间地带,水确实会流经这里,但最终留下来的却不多,土壤含水量适中,有利于排水,也利于耕作。

这还没完,要在大棚外面挖排水沟,注意,我这里说的是在大棚外面。

至于为什么要在外面挖,我现在来解释一下。

丹阳郡这个地方降雨非常频繁,而且很集中。

春秋两季的雨季经常是连绵十日不晴,秋冬两季也多阴雨,这就导致丹阳郡的地面上会形成大量的水流。

而蔬菜大棚是建在地面上的,是一个半封闭的结构,它不能够很好地阻拦外面的水。

如果蔬菜大棚外面不挖排水沟的话,雨水就会迅速在大棚周边汇集,最终突破大棚的边界,进入大棚内部,损害里面的蔬菜和作物。

解释完了为什么要在外面挖排水沟,咱们来解释这个排水沟要怎样挖。

根据杭寿的意见,这个蔬菜大棚要移到缓坡之上,但是坡下和大棚周围仍然会有顺着坡流下来的雨水。

这个时候在外围挖排水沟,就是作为大棚的护城河使用的,它是挖在大棚外面1到2米的地方。

这样雨水过来的时候会优先进入排水沟里,避免波及到蔬菜大棚。

这样还没完,水沟底部要铺上碎石,这样做的目的就是把这个排水沟的底部硬化,让雨水能够更快的流走。

同时也可以避免雨水把这个排水沟冲成烂泥坑,避免地下的水位上升太多。

我们知道,薛五设计出的这个蔬菜大棚是采用竹制的框架,加上薄云母石做成的顶。

而这个竹子如果受潮的话,会发霉腐烂,降低使用寿命,所以这样挖排水沟也可以一定程度上延长使用寿命。

说完了大棚外面的事,我们再来看看大棚里面要怎么做。】

[大棚护城河?哈哈,这比喻绝了!雨水来了先过我这关,想进棚?没门!]

[对比前面掀大棚引雨水的天才提案,杭寿这方案简直是降维打击啊!正常人思路终于上线了!]

[原来解决积水的要点是从源头躲开水,而不是跟水死磕!杭老爷子一句话点醒梦中人啊!]

[杭寿:我就提两点,换个地,挖条沟。

众人:悟了!之前折腾半天全是无用功!]

[哈哈哈,这下子终于不用看积水变马槽和撒土变陷阱了,古人果然有大智慧啊!]

老皇帝南宫俞:完了,这下子全天下都知道了。

不过往好点想,别的国家或许没有缓坡,用不了这个办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