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欢迎光临图书迷!
错缺断章、加书:站内短信
后台有人,会尽快回复!
图书迷 > 都市言情 > 让你培养技工,你培养出国士无双 > 第81章 罪状报告?苏沐晴:删了,全删了!这学校有毒!
  • 主题模式:

  • 字体大小:

    -

    18

    +
  • 恢复默认

第81章 罪状报告?苏沐晴:删了,全删了!这学校有毒!

她没有回答。

甚至没有再看王谦一眼。

苏沐晴猛地转过身,高跟鞋敲击地面的声音又急又乱,像是在逃离什么让她恐惧的东西。

她快步走下宿舍楼,几乎是小跑着穿过林荫道,将自己狼狈地关进了那间临时办公室。

“砰!”

门被重重甩上。

办公室里一片死寂。

苏沐晴背靠着门板,身体缓缓滑落,最终无力地坐在冰冷的地板上。

她的面前,办公桌上摊着一本黑色的笔记本。

上面用清秀的字迹,密密麻麻地记录着这几天的“调查成果”。

【食堂预算严重超标,涉嫌铺张浪费,与节约型校园理念背道而驰。】

【聘用退役人员担任安保教官,准军事化管理学生组织,存在巨大法律风险及滥用暴力倾向。】

【校长个人权力过大,财政支出缺乏有效监管,有利用职权为个人牟利之嫌疑。】

……

一条条,一款款,全是“违规”、“超标”、“风险”、“不合逻辑”。

每一个字,都符合她博士论文里的严谨逻辑。

每一个字,都足以构成一份让海城科技大学关门整顿的负面报告。

可她的脑海里,却像放电影一样,疯狂闪烁着另一幅幅画面。

是食堂里,那个家境贫寒的学生第一次吃到澳洲龙虾时,幸福到快要哭出来的表情。

是实训车间里,林振华大师手把手教学时,那传承不灭的璀璨焊花。

是小巷中,那几个“锦衣卫”用教科书般的战术动作,将A级通缉犯死死按在地上时的挺拔身影。

更是刚刚,王谦拿出手机,云淡风轻地转出二十万时,那不容置疑的坚定眼神。

“嗡——”

口袋里的手机震动起来,打断了她的思绪。

苏沐晴麻木地拿出手机。

一条短信。

来自她的导师。

【沐晴,你的专业性在哪里?给你三天时间,必须提交一份有分量的阶段性报告!否则,部里会考虑换人!】

措辞严厉,不留情面。

苏沐晴关掉手机,站起身,走到电脑前。

她打开电脑,新建了一个文档。

光标在屏幕上闪烁。

她深呼吸,强迫自己进入工作状态,手指在键盘上敲下了一行标题。

《关于海城职业技术学院严重违规办学情况的调查报告》。

很好。

她开始写正文。

“经实地调查,该校食堂预算严重超标,为学生提供远超普通标准的餐饮,涉嫌铺张浪费……”

字刚打出来,她眼前就浮现出学生们端着餐盘,脸上洋溢着的那种纯粹的、不掺杂质的幸福感。

她的手指僵住了。

删掉。

她换了一条。

“该校授权学生组织‘纠察队’行使校园管理权,服装统一,行动具有强制性,存在巨大法律风险……”

字还没打完,派出所陈所长那张兴奋的脸,和那面【校警联动楷模,共筑平安海城】的鲜红锦旗,就在她脑中炸开。

写不下去。

她感觉自己像个小丑。

每一个她试图钉死的“罪名”,背后都有一个让她无法反驳的、充满了人情味和正义感的结果。

她的专业,她的法规,她的程序正义,在这些活生生的事实面前,脆弱得像一张纸。

痛苦的挣扎中,苏沐晴鬼使神差地,点开了海城科技大学的内部论坛。

一个鲜红的“hot”标志,挂在置顶帖的旁边。

帖子的标题,像一束光,瞬间刺痛了她的眼睛。

《【直播】我爸的手术做完了,很成功!谢谢谦哥!此生无以为报,唯有肝脑涂地!》

发帖人,正是刚刚那个在走廊里痛哭的学生。

苏沐晴的手指颤抖着,点开了帖子。

主楼只有一张配图,一张医院开具的手术成功确认单,和一句简短的话。

【手术很顺利,谢谢校长,谢谢学校。我李强发誓,这条命以后就是海科大的!毕业后,我要造出全国最好的发动机,给谦哥,给咱们学校争光!】

帖子的下方,是已经盖了几千楼的回复。

苏沐晴的目光,一条一条地扫过去。

“兄弟挺住!等你回来,我们机械系的哥们帮你把课全都补上!”

“我是计算机系的,钱没有,但技术有!以后你电脑有任何问题,终身免费维修!”

“太好了!昨天看你哭得那么惨,我们整个宿舍都跟着揪心。等你回来,我们请你吃饭!”

“谦哥牛逼(破音)!这才是我们的校长!我宣布,以后谁敢说我们学校一句不好,我第一个跟他拼命!”

“我一个学电竞的,都他妈想转专业去学焊接了!以后给国家造航母!这才是男人该干的事!”

“呜呜呜,看哭了,我们学校也太好了吧!我爱谦哥!我爱海科大!”

没有一条是嫉妒。

没有一条是酸话。

几千条回复,全是发自内心的祝福、鼓励,和对那个叫“谦哥”的校长的无限崇拜。

那是一种难以言喻的凝聚力。

一种把所有人都拧成一股绳的,名为“希望”的力量。

苏沐晴看着那些滚烫的文字,看着屏幕上闪动的“谦哥牛逼”,看着那一句句“肝脑涂地”。

她忽然笑了。

笑着笑着,眼眶就红了。

晶莹的泪水毫无征兆地滚落,一滴,两滴,砸在键盘上。

她终于明白了。

自己错了。

错得离谱。

她一直试图用冰冷的法律和规章制度,去丈量一个根本无法被量化的东西。

那不是一所“学校”。

那是一个理想主义者,用金钱和铁腕,用最霸道也最温柔的方式,浇灌出的一个“家”。

苏沐晴抬起手,抹掉眼泪。

她的眼神,在这一刻,变得前所未有的清明和坚定。

她移动鼠标,光标精准地框选住了那份写了一半的“罪状报告”。

从标题到每一个标点符号,全部被蓝色的阴影覆盖。

然后,她按下了键盘右上角的那个键。

“delete”。

屏幕上,所有的“罪状”瞬间消失,整个文档,一片空白。

苏沐晴关掉文档,没有丝毫留恋。

她重新建立一个空白文档。

这一次,她敲下的标题是:

《关于“海科大模式”的现象观察与初步思考》。

她坐直身体,手指在键盘上飞舞,敲下了报告的第一行字:

“本文无意评判其合规性,仅就其展现出的惊人教育成果与社会价值,进行客观呈现……”

写完这句话,她停了下来。

拿起手机,找到那个只通过一次电话的号码。

她编辑了一条信息。

“王校长,有空吗?我想……正式地采访你一次。”

点击。

发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