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牧身体站得笔直,他看着眼前这位老人布满老茧、甚至还在微微颤抖的手,再回头看一眼面如死灰的赵建国和孙立人,以及旁边还在抹泪的母亲。
他什么也没说。
只是对着林振华,深深地鞠了一躬。
再直起身时,他没有半点犹豫,转身,迈开脚步,走向那架卷起漫天尘土的军绿色巨兽。
“周牧!你敢走!”赵建国终于从惊骇中反应过来,声音尖利地吼道,“你走了,你的档案,你的未来,你想清楚后果!”
这是他最后的威胁,苍白而无力。
林振华甚至没有回头,只是侧过脸,用眼角的余光扫了他一眼。
那目光里没有任何情绪,却让赵建国后半句话卡在喉咙里,一个字都吐不出来,浑身的血液都像是被冻住了。
周牧的母亲哭着想追上去,却被他父亲一把拉住。这个沉默了大半辈子的男人,看着儿子决绝的背影,最终只是重重地叹了口气,摇了摇头。
周牧没有回头。
一次也没有。
他踏上直升机的踏板,在舱门关闭前,最后看了一眼生养自己的村庄,然后消失在众人的视线中。
“嗡——”
螺旋桨的轰鸣声再次震天动地,直升机拔地而起,卷起的狂风将赵建国和孙立人吹得踉踉跄跄,满身尘土,狼狈不堪。
全村的人,都仰着头,看着那架代表着梦想与未来的飞机,越飞越高,最终消失在天际。
只留下村小学操场上,两个来自顶级学府的招生老师,像两个被时代抛弃的小丑。
不到十分钟。
一段标题为【顶配!为抢状元,这所大学直接开来了直升机!】的视频,开始在网络上疯狂传播。
画面是从村里某个角落偷拍的,虽然有些模糊,但直升机降落的巨大压迫感,机身上“海城科技大学”的鎏金大字,以及周牧决然登机的背影,都清晰可见。
视频的最后,还附上了周牧之前发出的那段录音。
一边是“造飞机不如搞金融”的傲慢劝诫。
一边是“你的梦想,我们一起造”的庄严承诺。
对比,惨烈到了极点。
评论区瞬间被引爆。
“卧槽!这他妈才叫招生!格局!懂吗?什么叫他妈的格局!”
“哭了,如果当年有这样的校长,我可能也不会放弃画画的梦想去当程序员了。”
“海城科技大学?这是什么神仙学校?校长是军火商吗?太霸气了!”
“楼上的,我刚查了,这学校前身是个破技校,新校长接手后才改名的!这校长叫王谦,是个狠人!”
“那个白头发的老爷子是谁?气场好强!感觉不像一般人!”
很快,就有眼尖的军迷在评论区里发出了惊呼。
“那……那不是林振华林老吗?!《大国脊梁》纪录片里出现过的!‘东风’项目的首席焊工!我的天!他居然去一所大学当老师了?!”
这条评论,如同一颗深水炸弹。
如果说直升机代表的是财力与霸气,那林振华的出现,则直接代表了“国家级”的认可与实力!
舆论彻底倒向海科大。
#校长派直升机抢状元#、#大国工匠林振华加盟海科大#、#最硬核高校招生#等词条,接连冲上热搜榜前列。
这场由华清、燕大挑起的招生风波,最终以一种所有人都没想到的方式,成了海城科技大学一战封神的垫脚石。
连锁反应,开始了。
当天下午,冀州省理科榜眼,一个痴迷于材料学的女孩,在拒绝了燕大数次后,在自己的社交媒体上写道:“当所有人都劝我选择更容易就业的专业时,只有一所大学的招生老师问我,我构想中的‘超韧性记忆合金’的分子结构。所以,海城科技大学,我来了。@王校长”
第二天,江南省排名前五十,一个被誉为“编程鬼才”的少年,直接在个人主页挂出了海科大的录取通知书,配文:“去能赚钱的地方,不如去能创造价值的地方。我的代码,想为周牧学长的飞机写下第一行指令。”
第三天……
第四天……
一连七天,全国各地,不断有顶尖学霸在网上公开宣布,自己的第一志愿,填报了海城科技大学!
他们中的每一个人,都曾是各大985名校争抢的对象,但最终,他们都选择了这所刚刚从“技校”升级而来的大学。
原因无他,只因王谦和他的海科大,给了他们一样东西——尊重。
对梦想的尊重。
一周后,全国高校招生工作尘埃落定。
一份内部统计数据,摆在了各大高校校长和教育部领导的案头。
海城科技大学,2023年首次本科招生。
共计录取新生三千人。
其中,各省排名前一百的顶尖天才,十二名!
这个数字,让整个中国高等教育界为之失声。
这已经不是奇迹,而是神话!
……
海城科技大学,校长办公室。
王谦看着面前的虚拟面板,系统提示音如同瀑布般刷新。
【叮!检测到学校声望达到“全国闻名”!】
【叮!检测到学生归属感大幅提升!】
【叮!隐藏任务“奇迹的开端”已完成!完成度:超额!】
【功勋值结算中……恭喜宿主获得功勋值:10,000,000点!】
【功勋返利倍率已提升!当前倍率:2000倍!】
王谦看着那一长串的零,表情没有任何变化,只是推了推鼻梁上的金丝眼镜。
他拿起内线电话,拨给了自己的助理。
“小李,通知下去,立刻成立‘量子计算中心’项目筹备组。”
电话那头的助理愣了一下:“校……校长,这个项目……”
“预算,五十亿。”
王谦不等对方说完,就直接报出了一个数字。
“先拿二十亿,去南郊那块地给我买下来。再拿三十亿,在全球范围挖人,我要最好的团队。”
“钱不够,再来找我。”
说完,王谦便挂断了电话,整个过程不超过三十秒。
仿佛在他口中,那五十个亿,跟五十块钱没有任何区别。
几乎是同一时间。
京城,教育部某间不大的会议室里,气氛压抑。
坐在主位上的领导,将一份文件轻轻拍在桌上。
“这次的招生情况,大家都看到了。某些老牌名校,抱着金字招牌,思想却越来越僵化,官僚气越来越重。”
“总想着让学生来适应你们,什么时候想过去适应一下新时代的学生?”
“眼里只看得到分数,看不到人,看不到梦想。长此以往,我们还怎么培养为国为民的栋梁之才?”
话虽未点名,但在座的华清、燕大等校的负责人,一个个头埋得更低了,脸色一阵红一阵白。
……
九月,开学季。
海城科技大学的开学典礼,办得盛大而隆重。
操场上,三千名新生坐得整整齐齐,他们每个人的脸上,都洋溢着一种其他大学新生少有的狂热与期待。
主席台上,王谦站在正中。他的身边,是林振华,是钟振国,还有一排任何一个拎出来都足以震动一方的传奇导师。
王谦的发言很短,没有官话套话。
“欢迎大家来到海城科技大学。在这里,我只承诺三件事。”
“第一,你们的梦想,我来买单。”
“第二,你们的未来,学校铺路。”
“第三,你们在外面受了委屈,我替你们找回场子。”
简短的三句话,引来台下山呼海啸般的掌声。
掌声落下后,王谦抬手虚按,接着说道:“下面,有请新生代表,航空航天学院,周牧同学发言。”
在万众瞩目之下,周牧走上了主席台。
这个来自山村的少年,穿着一身崭新的校服,脸上还带着一丝紧张。
他走到话筒前,先是对着王谦的方向,再次深深鞠躬。
然后,他抬起头,目光扫过台下三千张和他一样年轻而充满渴望的脸。
他的声音,通过扩音器,传遍了整个校园。
“来之前,所有人都说,海城科技大学很有钱。”
他顿了顿,深吸一口气,声音陡然拔高。
“来了之后我才发现,这里最富有的,不是钱,而是可以毫无顾忌地去追逐梦想,是能够亲手改变世界的机会!”
“今天,我们站在这里。”
他举起右拳,目光灼灼地看着台下。
“明天,我们将从这里起步,为机床,为芯片,为发动机,为我们国家所有被‘卡脖子’的领域……”
“制定标准!”
最后四个字,他几乎是吼出来的。
寂静。
短暂的寂静之后,是雷鸣般的掌声!
全场三千名新生,像是被瞬间点燃的干柴,猛地从座位上站了起来!
“制定标准!”
“制定标准!!”
“制定标准!!!”
怒吼声汇聚成一股洪流,冲上云霄,经久不息。
主席台上,王谦看着台下那一张张涨红的、写满野心的年轻脸庞,镜片后的眼睛里,映照着整个时代的未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