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欢迎光临图书迷!
错缺断章、加书:站内短信
后台有人,会尽快回复!
图书迷 > 历史军事 > 凉州雪:徐骁风云录 > 第1章 长亭一叙开新局 徐骁中原铸传奇
  • 主题模式:

  • 字体大小:

    -

    18

    +
  • 恢复默认

第1章 长亭一叙开新局 徐骁中原铸传奇

自打徐骁在离阳都城北门外长亭里和未来的首辅张巨鹿一叙后,之后在一年半的时间里,徐骁仿佛被命运之神眷顾,又似被一股无形的力量推动,带领着麾下兵马一路过关斩将,在乱世之中书写了一段波澜壮阔的传奇。

那日长亭之中,阳光透过斑驳的树叶洒下,在地上形成一片片光影。徐骁与张巨鹿相对而坐,微风轻拂,撩动着他们的衣角,发出轻微的沙沙声。张巨鹿目光深邃,犹如一汪深不见底的寒潭,似藏着无尽谋略。他缓缓开口,声音沉稳而有力,言语间尽是对天下局势的剖析与对未来的展望。

从北方的游牧民族威胁,到中原各方的势力割据;从朝廷内部的党争倾轧,到民生凋敝的严峻现实,他条分缕析,如数家珍。徐骁则听得入神,眼睛紧紧盯着张巨鹿,眼中闪烁着兴奋与决然的光芒。他时而微微点头,时而陷入沉思,仿佛在这一番长谈中,看到了一个前所未有的广阔天地,心中涌起一股前所未有的豪情壮志,暗自发誓定要在这乱世中闯出一片属于自己的天地。

从辽东锦州出发时,徐骁的兵马虽也算精锐,但在广袤的天下舞台上,不过是沧海一粟。然而,徐骁有着非凡的军事才能和领导魅力。他深知士兵们的疾苦,常常与他们同吃同住,在艰苦的训练中,他亲自示范,每一个动作都标准而有力,激励着每一位将士。

他善于用人,能根据每个将领的特点分配任务。有的将领擅长冲锋陷阵,他便让其担任先锋;有的将领足智多谋,他便让其负责出谋划策;有的将领沉稳冷静,他便让其负责后方调度。在他的精心安排下,将领们的才能得到了充分发挥。

在辽东锦州的战场上,徐骁面对的是一支装备精良、训练有素的敌军。敌军据守城池,居高临下,箭雨如蝗般射向徐骁的军队。箭矢呼啸而过,不少士兵中箭倒地,惨叫连连。但徐骁毫不畏惧,他骑着战马,在阵前仔细观察地形。只见城池周围地势平坦,唯有城西有一片树林,或许可以利用。他心中迅速制定出奇袭的战术。

夜幕降临,万籁俱寂,只有偶尔传来的虫鸣声打破夜的宁静。徐骁亲自率领一支精锐小队,趁着夜色摸到城下。他们小心翼翼地避开敌军的巡逻队,利用绳索攀爬城墙。城墙上的守卫昏昏欲睡,丝毫没有察觉到危险的降临。徐骁等人悄无声息地解决了城头的守卫,然后发出信号。大部队迅速跟进,里应外合,一举攻破了敌军的防线。这一战,让徐骁的威名开始在辽东地区传开,百姓们纷纷传颂着他的英勇事迹,敌军也对他闻风丧胆。

之后,徐骁马不停蹄,从辽东锦州一路打到辽西。辽西的地形更为复杂,有崇山峻岭,也有沼泽湿地。敌军利用地形优势,设置了重重陷阱。有的地方埋下了尖刺,有的地方挖了深坑,上面铺上薄土,稍有不慎就会陷入其中。但徐骁凭借着丰富的作战经验和对地理环境的敏锐洞察力,一次次化险为夷。

他派出侦察兵,提前摸清敌军的布防情况,然后巧妙地避开陷阱,迂回包抄敌军。在一场激烈的战斗中,徐骁身先士卒,挥舞着长刀,冲入敌阵。他的长刀在阳光下闪烁着寒光,每一次挥舞都能砍倒一名敌军。他的勇猛感染了身边的将士,大家奋勇杀敌,喊杀声震天动地。最终,徐骁取得了胜利,辽西地区也被他收入囊中。

从辽西入雄孩关,这是一道险要的关卡,易守难攻。关隘两侧是陡峭的山峰,犹如两把利剑直插云霄,中间只有一条狭窄的通道,仅容一辆马车通过。敌军在关上布置了大量的弓箭手和滚木礌石,严阵以待。徐骁望着雄孩关,眉头紧锁,他知道强攻必然损失惨重。

于是,他决定智取。他派人四处收集干草和易燃物,士兵们四处奔走,将周围的干草和树枝都收集起来。趁着夜色,他们将干草堆放在关下。然后,徐骁命令弓箭手射出火箭,点燃干草。顿时,火光冲天,浓烟滚滚,照亮了整个夜空。敌军被这突如其来的火势吓得惊慌失措,阵脚大乱。有的敌军士兵被浓烟呛得咳嗽不止,有的则被火势逼得四处逃窜。徐骁趁机率领大军发起冲锋,士兵们如猛虎下山般冲向雄孩关。他们呐喊着,挥舞着武器,与敌军展开了激烈的战斗。最终,一举攻破了雄孩关,为进军中原打开了通道。

进入中原后,徐骁的威名逐渐在中原的军中传开。中原地区,各方势力错综复杂,有割据一方的军阀,也有朝廷的正规军。这些军阀各自为政,为了争夺地盘和资源,时常发生冲突。朝廷的正规军则腐败不堪,战斗力低下。徐骁深知,要想在这片土地上站稳脚跟,必须展现出强大的实力。他先后与几支军阀势力交战,每一次都以少胜多,让对手闻风丧胆。

有一次,徐骁的军队与一支实力强大的中原军阀势力狭路相逢。这支军阀势力人数众多,装备精良,占据了有利地形。他们的营寨依山傍水,四周有高大的城墙和深深的护城河,易守难攻。徐骁的军队则显得有些疲惫,连续的行军和战斗让士兵们身心俱疲,但士气依然高昂。战斗打响后,敌军如潮水般涌来。他们呐喊着,挥舞着武器,向徐骁的军队发起猛烈的攻击。

徐骁冷静地指挥着战斗,他站在高处,观察着战场上的局势。他先让一部分士兵佯装败退,这些士兵故意丢盔弃甲,狼狈地向后逃窜,引诱敌军深入。敌军果然中计,以为徐骁的军队不堪一击,一路追击。当敌军进入徐骁预设的包围圈后,他一声令下,埋伏在四周的士兵纷纷杀出。顿时,喊杀声震天动地,敌军陷入了混乱。他们四处逃窜,互相踩踏,根本无法组织起有效的抵抗。

徐骁亲自率领骑兵,从侧翼冲入敌阵,如入无人之境。他的骑兵们骑着高大的战马,挥舞着长枪,在敌军中横冲直撞。敌军士兵纷纷倒地,鲜血染红了大地。在他的带领下,士兵们奋勇杀敌,最终取得了这场战斗的胜利。这场胜利让徐骁在中原地区声名大噪,许多原本摇摆不定的势力开始纷纷向他靠拢。

随着一场场战斗的胜利,徐家军更是空前壮大。越来越多的有志之士都慕名而来。他们有的是怀揣着报国之志的热血青年,他们听闻徐骁的威名后,毅然离开家乡,投身到徐家军中,渴望在这乱世中为国家出一份力。有的是在战场上失意的将领,他们在原来的军队中得不到重用,或者遭受了不公平的待遇,于是来到徐家军,希望能在徐骁的麾下重新证明自己。还有的是精通谋略的文人,他们有着敏锐的洞察力和卓越的智慧,希望能为徐骁出谋划策,助他成就一番大业。

徐骁对他们一视同仁,根据他们的才能和特长,安排合适的职位。有一位名叫李逸的年轻将领,原本是一个小家族的子弟,因家族遭逢变故,他怀揣着满腔的仇恨和报国之志来到徐家军。徐骁与他交谈后,发现他有着出色的军事天赋和领导能力,便破格提拔他为先锋官。

李逸感激不已,在后来的战斗中,他勇猛无畏,多次带领士兵冲锋陷阵,立下了赫赫战功。还有一位名叫赵谋的文人,他精通兵法韬略,善于谋略布局。徐骁得知他的才华后,亲自登门拜访,邀请他加入徐家军。赵谋被徐骁的诚意所打动,决定为他出谋划策。在赵谋的帮助下,徐骁制定了许多精妙的战略战术,让徐家军在战场上无往不胜。

在徐家军不断壮大的过程中,徐骁也面临着诸多挑战。中原地区的各方势力对他既忌惮又敌视,他们联合起来,试图阻止徐骁的扩张。同时,朝廷也对徐骁的势力感到不安,多次派人前来招安,但都被徐骁拒绝。徐骁深知,自己不能轻易屈服于朝廷,他要凭借自己的实力,在这乱世中打出一片属于自己的天地。

为了应对各方的挑战,徐骁加强了军队的训练和管理。他制定了严格的军纪,要求士兵们遵守纪律,爱护百姓。他还注重培养士兵们的战斗技能和团队协作精神,经常组织军事演习和实战训练。在他的努力下,徐家军成为了一支纪律严明、战斗力极强的军队。

徐骁还积极与中原地区的百姓搞好关系。他下令士兵们不得骚扰百姓,要保护他们的生命财产安全。他还开仓放粮,救济灾民,赢得了百姓们的拥护和支持。百姓们纷纷为徐家军提供粮食和物资,有的还主动加入到徐家军中,为保卫自己的家园而战。

随着时间的推移,徐骁在中原地区的势力越来越大。他先后攻占了多个重要的城池和关隘,控制了大片的地盘。他的威名传遍了整个中原,成为了各方势力都不敢小觑的存在。然而,徐骁并没有满足于此,他有着更大的野心和抱负。他想要统一中原,结束这乱世,让百姓们过上安居乐业的生活。

在未来的日子里,徐骁将继续带领着徐家军,在中原大地上纵横驰骋。他将面临更多的挑战和机遇,但他凭借着自己的智慧、勇气和领导才能,一定能够书写出更加辉煌的篇章,成为历史上一位不朽的英雄。而那一年半的征程,只是他传奇人生的一个精彩开端,那北门外长亭里的一叙,更是开启了他波澜壮阔一生的钥匙。他将带着这份豪情壮志,在中原的历史舞台上留下浓墨重彩的一笔。

……

这一日,中原的某个城镇热闹非凡,阳光如同金色的纱幔,轻柔地洒在青石板铺就的街道上。街边小贩的叫卖声此起彼伏,像是一曲热闹的交响乐。徐骁陪着吴素和大女儿徐脂虎,慢悠悠地在这繁华的街道上闲逛着。

徐脂虎像只欢快的小鹿,蹦蹦跳跳地走在前面,一会儿被路边的糖人摊吸引,一会儿又对着卖绸缎的铺子指指点点。吴素则一脸温柔地跟在她身后,时不时轻声提醒她注意安全。徐骁双手背在身后,迈着大步,脸上带着淡淡的笑意,享受着这难得的闲暇时光。

突然,前方一阵喧闹声打破了这份和谐。徐骁好奇地驻足望去,只见一个包子铺前围了一群人,人群中一个出身寒门的落魄少年,此少年约莫二十岁上下,因为偷包子被包子铺老板抓个现行,此时正被包子铺老板紧紧揪住胳膊。少年头发乱蓬蓬的,像是个鸟窝,脸上满是灰尘,衣服也破破烂烂,补丁摞补丁,活像个叫花子。

老板气得吹胡子瞪眼,大声嚷嚷着:“你这小子,没钱还偷吃包子,我要报官把你抓起来,让你蹲大牢!”

少年低着头,双手紧紧攥着衣角,声音小得像蚊子叫:“老板,我实在是饿得不行了,已经好几天没吃东西了,您就饶了我这一回吧。”

老板却不依不饶:“饶了你?那我的包子谁来赔?这年头,饿肚子的人多了去了,都像你这样偷东西,我这生意还做不做了?”

徐骁饶有兴致地看着这一幕,嘴角微微上扬,像是在看一场有趣的戏。身边的吴素心生怜悯,她轻轻拉了拉徐骁的衣袖,说道:“夫君,这小兄弟怪可怜的,咱们帮帮他吧。”

徐骁点了点头,吴素便从钱袋里掏出一些碎银子,走到老板面前,笑着说:“老板,这位兄弟的包子钱我们来付,您就当没发生过这事儿,别难为他了。”

老板接过银子,眼睛一下子亮了起来,脸上的怒气瞬间消失得无影无踪,他连忙点头哈腰:“夫人真是菩萨心肠,既然您都这么说了,那我就不跟他计较了。”说完,还狠狠地瞪了少年一眼,“算你小子运气好,碰到贵人了,赶紧走,别耽误我做生意。”

少年缓缓地抬起头,他的眼眸清澈如水,此刻却充满了感激之情。他的目光先是落在了吴素身上,然后又转向了徐骁,仿佛想要将这份感激传递给他们每一个人。

然而,就在大家都被他那真挚的眼神所打动时,少年的眼睛突然像被施了魔法一般,滴溜溜地一转。紧接着,他以惊人的速度顺走了几个香喷喷的肉包子,并迅速地将它们揣进了自己的兜里。

这一连串的动作快如闪电,让人猝不及防。徐骁和吴素见状,先是一愣,显然没有料到少年会有如此举动。但仅仅一瞬间,他们便回过神来,随即忍不住笑出了声。

那笑声如同春日里绽放的花朵一般,灿烂而温暖,其中还夹杂着几分无奈和好笑。一旁年幼的徐脂虎更是笑得前仰后合,她一边指着少年,一边说道:“你这人,怎么还顺包子呀,真是个小机灵鬼!”

面对众人的笑声和调侃,少年却显得异常坦然。他拍了拍那已经被包子撑得鼓鼓的兜,然后大步走到徐骁和吴素面前,抱拳行了个礼,朗声道:“在下李义山,感谢大人和夫人的慷慨解囊!日后待我发达时,必当百倍奉还!”

他的语气铿锵有力,仿佛真的是一位行侠仗义的江湖大侠,在完成了一次壮举后,向恩人表达自己的谢意。然而,他那故作严肃的模样,却又透露出一股难以掩饰的滑稽劲儿,让人忍俊不禁。

徐骁看着眼前这个少年,嘴角不禁泛起一丝笑意,他调侃道:“哟呵,小兄弟,你这感谢人的方式还真是别具一格啊!居然用几个包子来当谢礼,哈哈哈。”说罢,他故意装出一副期待的样子,接着说:“我可等着你发达的那一天呢,到时候你可得记得给我那百倍的包子钱哦!”

李义山听了徐骁的话,不仅没有生气,反而嘿嘿一笑,挠了挠头,露出一副憨厚的模样。他信心满满地回答道:“大人您就放心吧!我李义山虽然年纪不大,但聪明绝顶,智谋过人,发达对我来说不过是迟早的事儿。等我真的飞黄腾达了,别说是百倍包子,就算是千倍万倍的包子,我也一定会给您弄来的!”

话音刚落,李义山便像是完成了一项重要任务似的,转身拨开了周围看热闹的人群,独自一人迈步离去。他的步伐显得有些轻快,似乎对自己的未来充满了信心。

站在一旁的吴素,目睹了这一幕,不禁被这个少年的天真和乐观所打动。她微笑着看着少年渐行渐远的背影,轻轻地摇了摇头,自言自语道:“你这位小兄弟,还真是有趣呢。不过,这包子钱我们可没打算要你还,只希望你以后能改过自新,不再偷东西,踏踏实实地过日子就好啦。”

李义山听到徐骁和吴素的话,心中顿时涌起一股暖流。他的眼睛猛地一亮,仿佛看到了未来的光明前景。然而,他并没有转身回头,而是迅速地将左手高高举起,像是在向徐骁和吴素挥手道别。

“多谢大人和夫人!”李义山的声音响亮而坚定,“我李义山可不是那忘恩负义之人。这几个包子就当是您二位提前给我的定金,等我以后发达了,一定好好报答您!”

说罢,李义山毫不犹豫地转身离去,步伐轻快而有力。他的身影在人群中穿梭,很快便消失在了徐骁和吴素的视线之中。

周围看热闹的人们目睹了这一幕,纷纷交头接耳,对李义山的行为议论纷纷。有人赞叹他的知恩图报,有人则对他的未来表示怀疑。然而,无论旁人如何评价,李义山都毫不在意。

随着李义山的离去,原本聚集在一起的人群也渐渐散去。街道上恢复了往日的喧闹,人们各自忙碌着,仿佛刚才的事情从未发生过。

徐骁和吴素看着李义山渐行渐远的背影,相视一笑。他们对这个少年充满了期待,相信他将来一定会有所作为。随后,他们继续悠然自得地逛街,享受着这宁静而美好的时光。

————————————————

正所谓:

锦州烽火燃云霄,骁将挥戈战意骄。

铁骑奔腾辽西路,刀光剑影破敌巢。

雄孩关险勇闯过,中原逐鹿威名昭。

烽火硝烟几番战,霸业初成声名高。

闲日携眷逛街巷,热闹集市人熙攘。

忽见落魄少年郎,偷包被擒心惶惶。

店主怒叱要报官,徐帅慈心钱袋敞。

义山感恩言相谢,转身离去影孤长。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