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欢迎光临图书迷!
错缺断章、加书:站内短信
后台有人,会尽快回复!
图书迷 > 其他类型 > 七零空间大佬:家属院搞科技强国 > 第101章 初试“鹰眼”,碾压进口货!
  • 主题模式:

  • 字体大小:

    -

    18

    +
  • 恢复默认

第101章 初试“鹰眼”,碾压进口货!

陈大山参谋长接到测试邀请,几乎是带着麾下几名最好的炮兵观察能手,一路疾驰到了研究所的测试场。他对这台完全由“星火”所自主研发的炮队镜,抱持着极高的期待,也带着一丝战场老兵固有的、近乎苛刻的审慎。

测试台上,那台漆皮剥落、充满使用痕迹的进口炮队镜,与旁边崭新、线条简洁、闪烁着暗哑金属光泽的“鹰眼”样机形成了鲜明对比。

“秦工,赵所长,这就是咱们的‘争气镜’鹰眼!?光看这卖相,就比那笨重的洋家伙精神!”陈大山搓着手,眼神热切,但目光扫过进口货那身战损般的痕迹时,又透出几分比较的意味。

测试正式开始。

一上秤,“鹰眼”比进口炮队镜轻了足足百分之三十五!陈大山亲自上手掂了掂,胳膊上的力道感差异明显,他眼睛一亮,看向身边的侦察班长:“虎子,感觉咋样?”

那名叫虎子的精悍士兵立刻立正:“报告参谋长!轻了不是一星半点!要是长途渗透,背上能省下这分量,兄弟们能多带不少家伙事儿,或者多跑十里地!”

陈大山重重拍了下虎子的肩膀,对秦念和赵康说:“听见没?这是实打实的好处!战士的脚板和体力,就是最宝贵的战斗力!”

观察手们轮流使用两台镜子。使用进口镜子时,他们表情专注,但切换自然。可当第一位观察手趴到“鹰眼”的目镜上时,他明显愣了一下,随即下意识地调整了下姿势,喉头滚动了一下,才低声惊呼:“……豁!这视野……太敞亮了!”他身旁等待的老兵忍不住催促:“咋了?看到啥了?”

观察手抬起头,脸上带着难以置信的表情:“像从小窗户换到了大阳台!周边情况一览无余,边缘也清晰得很!”

这话引起了骚动,几位老观察手轮流体验,几乎每个人都发出类似的惊叹。那位脸上带疤的老兵咂咂嘴:“不像那个洋货,看边上总有点发虚变形,得不停挪镜子。这个好,一眼扫过去,心里就有底了!”

前两项的优异表现让“星火”所团队成员脸上露出了笑容,气氛轻松了不少。但秦念知道,真正的考验在后面。

测距精度与速度,目标设定在不同距离。使用“鹰眼”的观察手普遍报告瞄准迅速,分划板刻度清晰锐利。连续几次测量,数据都非常接近。

“精度很高,非常稳定。”负责记录的数据员报告道。

张海洋忍不住咧开了嘴,李文军也松了口气。看来,最关键的指标稳了。

然而,就在测试一组较远距离目标时,情况出现了微妙变化。一名观察手报出的数据,与理论值出现了微小但持续的偏差。虽然偏差仍在允许误差范围内,但比起之前几乎完美的数据,显得有些扎眼。

“怎么回事?”赵康小声问秦念,眉头微蹙。

秦念的心也提了一下,但她强迫自己冷静,快步走到观察手身边:“同志,感觉有什么异常吗?”

观察手也有些困惑:“镜子很清楚,瞄准也容易,就是……就是读数感觉有点飘,不像之前那么‘咬死’。”

陈大山也注意到了这个细节,他抱着胳膊,没有说话,但眼神中的审慎明显加重了。现场的气氛一下子从刚才的兴奋变得有些凝重。

就在这时,李文军忽然抬头看了看天,又摸了摸炮队镜的镜筒,急忙开口道:“参谋长,秦工!可能是地面热浪扰动!现在日头升高,远端目标上方的空气流动加剧,会影响光线折射,导致读数细微波动!进口镜子因为视场小、锐度稍差,反而对这种扰动不敏感!”

秦念立刻明白了,这是光学现象,并非设备缺陷。她马上对陈大山解释:“参谋长,李工说得对。这是环境因素,正说明了‘鹰眼’的灵敏度和精度更高。我们可以稍等片刻,或者换个角度复测。”

陈大山若有所思地点点头:“嗯,有道理。虎子,你换个位置,再测三次!”

虎子应声而动,迅速变换了观测点。再次测量,三次数据高度一致,且与理论值吻合!

虚惊一场!秦念和赵康对视一眼,都看到了对方眼中的如释重负。这个小插曲非但没有削弱“鹰眼”的性能,反而从侧面印证了其高超的精度和团队快速解决问题的能力。陈大山紧绷的脸上也重新露出了笑容,这比一帆风顺的测试,更让他觉得真实、可靠。

“常规项目表现非常出色,超出了我的预期。”陈大山满意地点点头,但眼神中透出老兵特有的刁钻,“不过,秦工,赵所长,战场环境可没这么理想。咱们来个‘加试’如何?”他指着测试场远端一片光线昏暗、布满杂乱灌木的模拟阵地,“那种地方,往往是敌人潜伏的重点。进口货在这种弱光、背景复杂条件下,成像质量下降很明显,简直成了‘睁眼瞎’。你们的‘鹰眼’,敢不敢试试?要是也抓瞎,那刚才那些好成绩,可得打个折扣了。”

这是一个进口货也头疼的挑战,而且陈大山直接点明了失败的影响。秦念深吸一口气,与赵康交换了一个坚定的眼神,清晰回答:“请参谋长设置目标,我们接受测试!”

目标被巧妙地隐藏在灌木最深的阴影中,几乎与背景融为一体。使用进口炮队镜的王牌观察手调整了很久,额头见汗,才勉强报告:“报告!隐约能看到轮廓,但细节无法分辨,无法确认!”

陈大山脸色不变,示意虎子使用“鹰眼”。所有目光都聚焦在虎子身上。只见他趴下去,沉稳地调整着焦距和瞳距,时间一秒一秒过去,现场静得能听到彼此的呼吸声。秦念不自觉地握紧了拳。

突然,虎子低沉而清晰的声音响起:“报告参谋长!目标清晰可见!伪装网右侧第三片叶状伪装下有反光点,疑似观察镜!坐标……”

“好!”陈大山猛地低喝一声,亲自趴到“鹰眼”的目镜前。几秒钟后,他直起身,用力拍着大腿,脸上尽是兴奋:“好家伙!这才叫给战士用的‘千里眼’!暗处看得真真切切,连细节都分毫毕现!那台进口货,跟这一比,真可以进博物馆了!”

综合测试结果毫无悬念:“鹰眼”样机在重量、视场宽度、成像清晰度、测距精度、操作便捷性以及极端环境适应性等所有关键性能指标上,实现了对作为对比基准的进口炮队镜的全面超越!

陈大山激动地紧紧握住秦念和赵康的手,力道大得让赵康龇牙咧嘴:“秦工!赵所长!你们立了大功了!我回去就向上级打报告,用最快的速度,优先装备我们团!不,要尽快推广到所有需要的部队!这才是咱们自己造的、靠得住的硬家伙!”

成功的喜悦像一股暖流,冲刷着连日奋战的疲惫,洋溢在每一位项目组成员的脸上。张海洋咧着嘴傻笑,李文军悄悄抹了下眼角,一种巨大的成就感笼罩着整个团队。秦念抚摸着“鹰眼”冰凉而光滑的镜筒,心中涌起的不仅是技术突破的成就感,更是一种沉甸甸的欣慰——他们真的造出了能守护战士生命的利器。

陈大山显然意犹未尽,他环顾了一下现代化的测试场,目光最终落回到秦念和赵康身上,脸上兴奋未褪,却多了几分实战派的凝重:“秦工,赵所长,今天的测试结果没得说,太好了!尤其是最后那一小插曲,解决得漂亮,这让我更放心了。不过……”

他话锋一转,手指习惯性地在腰间虚拟的地图上一划:“这测试场条件毕竟标准,能控制的变量都控制了。真正的战场,可没这么规矩。

复杂地貌、长距离机动后的震动、野外骤变的温差和湿度……这些才是真正考验装备可靠性和观察手能耐的时候。纸上得来终觉浅。”

他看向秦念,眼神中充满了挑战与期待:“怎么样?有没有兴趣和胆量,过几天跟我们侦察分队一起,拉出去练练?找个贴近实战的野外环境,给咱们这‘鹰眼’真正开开光!也看看它在完全野外的条件下,是不是还能像今天这么‘锐利’!”

此话一出,赵康脸上露出一丝“果然来了”的表情,而秦念则感到心脏猛地一跳,一股混合着紧张与跃跃欲试的情绪涌上心头。野外实战环境测试——这无疑是“鹰眼”诞生后必须面对的,也是最具挑战的一关。

她深吸一口气,迎上陈大山灼灼的目光,清晰而坚定地回答:“求之不得,参谋长!我们‘星火’所和‘鹰眼’,随时准备接受实战的检验!”

就在她话音落下的瞬间,左手手腕内侧的龙形印记,传来一阵清晰却温和的温热感,与此刻她心中那份迎接挑战的决心完美交融。

【空间提示】:检测到宿主主导研发的“鹰眼”炮队镜通过严格测试,并获得极具价值的实战检验邀约,其对国防力量提升的潜在影响显着增强!满足升级条件!

【空间等级提升】:Lv10 (0%) → Lv10 (40%)!

【功能升级】:

【初级光学设计模拟平台】优化为【中级光学设计模拟平台】:模拟精度与速度提升,新增复杂环境(如烟、雾、暗光、震动后)成像效果模拟模块。

【经典光学结构图鉴】补充部分与军用光学仪器相关的特殊结构与加固、防潮技术原理简述。

【奖励发放】:

【精力药剂(中)】x1:补充消耗,提振精神。

【精密校准体验卡(一次性)】:使用后,下次亲手进行光学仪器装配或校准时,将获得短暂的高度手感提升,趋于完美。

一股比以往更加醇和厚重的信息流融入秦念的感知,她对光学系统在恶劣环境下的稳定性和加固方案有了更多直觉性的理解。这及时的提升,仿佛是为即将到来的野外测试量身定做的助力,为她心中注入了更强的信心。

这“龙睛计划”的第一步,他们迈得坚实而漂亮!而下一步,将是真正走向山野,接受风雨的洗礼。

窗外,天色渐晚,远山的轮廓在暮色中显得模糊而深邃,仿佛隐藏着无数未知的挑战。下一次测试的目的地,必将更加艰苦,但也距离真正的战场,更近了一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