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欢迎光临图书迷!
错缺断章、加书:站内短信
后台有人,会尽快回复!
  • 主题模式:

  • 字体大小:

    -

    18

    +
  • 恢复默认

“泰山”首长的支持,为“猫眼”项目扫清了战略方向的障碍,确保了项目立项和秦念的主导权。但横亘在眼前的技术难关,以及在既定科研管理体制下必然存在的资源竞争与理念碰撞,却不会因此消失。

项目组迅速搭建起来,实验室里重新弥漫起熟悉而紧张的科研气息。

然而,被当众驳了面子的吴思远,并未就此沉寂。他迅速调整了策略。 他被安排为项目的“技术顾问”,表面上配合,实则更加巧妙地利用其专业身份和研究所固有的项目管理流程,开始设置障碍。他不再挑战“做什么”,而是专注于争论“怎么做”,并将较量牢牢锁定在技术路线和资源分配的“规则框架”内。

项目组的第一次技术路线讨论会,气氛看似平和,实则暗流涌动。

李文军根据秦念的思路,提出了集中力量攻关改良型多碱光电阴极的方案。

吴思远等李文军讲完后,不紧不慢地开口,语气带着学者式的严谨:“李工的方案,立足于现有条件,务实精神值得肯定。不过,我想提请项目组注意几个关键的技术参数。”他翻开一本最新的《应用物理快报》影印本,指向一组曲线。

“根据贝尔实验室最新的研究,即便是最优化的Sb-K-Na-cs多碱结构,其理论量子效率在830纳米近红外波段,也很难突破百分之八。这意味着,仅仅依靠材料配比和工艺优化,我们可能无法跨越‘二代管’与‘准三代管’之间的性能鸿沟,无法满足未来战场对超低照度探测的需求。”

他顿了顿,目光扫过众人,“我认为,在推进多碱阴极优化的同时,必须立即启动对GaAs(砷化镓)负电子亲和势阴极的基础研究预研。这是通往真正三代管的必经之路,也是国际公认的方向。”

他随后提交了一份详尽的报告,不仅列举了所需的class 100超净间、mocVd、mbE等设备,还附上了初步的预算和外汇申请流程。

“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没有这些基础条件,谈论三代管技术,无异于空中楼阁。”

这番论述,有理有据,直指技术核心难点,让张海洋等老师傅一时无法像之前那样直接反驳,连李文军也眉头紧锁,感受到了巨大的理论压力。

张海洋憋了半天,忍不住闷声道:“吴工,你说那些理啊论的俺不太懂,可那些洋设备,等审批、等采购、等安装,没一两年下不来!部队能等吗?咱们现在就得用现有的家伙什,先造出能用的东西!”

吴思远轻轻合上期刊,语气带着一丝惋惜:“张师傅,我理解您的急切。但科研不能只看短期。没有前瞻性的布局和必要的投入,我们永远只能跟在别人后面追赶,甚至差距越拉越大。我建议,项目组应双线并行,但资源必须向更有潜力的GaAs路线倾斜。”

会议没有不欢而散,但一种更沉重的压力笼罩了下来。吴思远凭借其专业知识和信息优势,成功地给多碱路线扣上了“潜力有限”的帽子。

更棘手的是,他后续的行动高效而精准,且完全符合程序。 当秦念提交采购高纯度稀有金属和特殊化学试剂的清单时,采购部门负责人很快找上门,面露难色:

“秦工,实在抱歉。按所里规定,‘重点技术跟踪项目’享有资源优先权。 吴工提交的GaAs预研项目,已经被正式列入……您要的这几样,正好也在他们的潜在需求清单里,所以……我们只能按规定,先紧着他们那边审批和调拨。”

压力如同无形的藤蔓,从技术和资源两个方向缠绕上来。

深夜,实验室只剩秦念一人。她揉着发胀的太阳穴,看着桌上堆积如山的资料。这一次,吴思远的挑战是建立在扎实理论和技术趋势之上的降维打击,并且被包裹在合规的流程之内。

【战略推演直觉】在压力下高速运转,不是寻找对方的漏洞,而是推演破局的可能。

硬碰硬地在规则内争夺资源,在对方已占先机的情况下胜算渺茫,且容易陷入内耗。将团队精力分散去进行一场看不到尽头的GaAs基础研究,更是舍本逐末。

一个清晰而冒险的构想在脑中成型——明修栈道,暗度陈仓。

第二天,她迅速调整架构。她公开任命李文军为A组组长,张海洋为副组长,集中全部可见资源,主攻多碱阴极的“深度优化”,目标是造出性能压倒现役装备的样管,证明这条路的现实价值,为项目争取生存空间。

同时,她以需要“静心理论研究”为由,从A组抽调了两名心思缜密、背景清白且极具创新精神的年轻骨干,在一处闲置的旧仓库隔间里,成立了一个代号“深瞳”的b组。

b组的存在对外严格保密,其任务只有她和组员知晓:利用系统提供的【材料微观分析】能力作为“指南针”,结合所能搜集到的极有限资料,对GaAs阴极进行最前沿的、探索性的原理验证和技术储备。

当吴思远得知秦念“认清现实”,将主力集中于多碱路线,并似乎“知难而退”地搞起了小范围的理论研究时,他嘴角掠过一丝不易察觉的笑意。

在他看来,这是一种变相的妥协。他于是更加专注于推动他的“引进”方案,对于那个不起眼的“理论研究小组”,并未过多关注。

“猫眼”项目,就在这种表面的平静与暗地的竞速中,重新启航。A组在巨大的压力和有限的资源下,开始了艰苦的攻坚;而b组则在绝对保密中,点燃了攀登技术巅峰的星星之火。

这是一场关于信念、智慧与道路的无声较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