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欢迎光临图书迷!
错缺断章、加书:站内短信
后台有人,会尽快回复!
图书迷 > 其他类型 > 七零空间大佬:家属院搞科技强国 > 第142章 报告风波与“意外”收获
  • 主题模式:

  • 字体大小:

    -

    18

    +
  • 恢复默认

第142章 报告风波与“意外”收获

论坛第二天,议程进入正式的技术报告环节。

吴思远站在演讲台上,调试着麦克风。

台下座无虚席,目光聚焦在他身上。他能看到前排陈志明那带着鼓励和期待的笑容,也能感受到来自不同方向的、或好奇、或审视、或不屑的目光。

他的报告题目是《新型功能材料在电子器件中的若干基础应用展望》。内容是他和秦念、李文军等人反复推敲、严格审核过的,通篇围绕着国际学术界已公开的材料特性、理论模型和发展趋势展开,引用的数据都来自公开期刊,没有涉及任何“星火”正在攻关的核心技术,甚至连“争气芯”、“猫眼”这类项目名称都未曾提及。

报告过程很顺利,吴思远发挥稳定,用流利的英语清晰地阐述了观点。他刻意强调了基础研究的重要性,以及将理论成果与工程实践相结合的挑战与机遇。

提问环节开始。

起初的几个问题还算温和,围绕报告中的一些理论细节展开。

然而,很快,一个不和谐的声音响了起来。

“吴博士,”来自德国的汉斯·穆勒博士拿起了话筒,言辞犀利,“我对您报告中关于‘异质结界面稳定性模型’的部分,有不同看法。”他引用了多篇近期论文,构建复杂推导,试图证明吴思远的模型存在“根本性缺陷”。

“根据我们的最新研究,您所描述的稳定性边界将会大幅度收缩。您的乐观预测,可能只是一厢情愿。”汉斯博士放下话筒,目光带着挑战。

会场骚动。陈志明在台下,嘴角微勾。

若是几个月前,吴思远可能会陷入纯理论辩驳。但此刻,在“星火”经历了实践锤炼后,他的思维方式已彻底改变。

他平静地听汉斯说完,才拿起话筒:“感谢穆勒博士提出的宝贵意见。您引用的研究成果确实非常前沿。”

他话锋一转:“然而,理论模型的价值,不仅在于逻辑自洽,更在于它能否有效地指导实践,解决真实世界中的工程问题。”

他声音提高,带着在“星火”养成的笃定:“穆勒博士的模型,建立在若干理想假设之上。但在实际的器件制备中,我们面对的是存在缺陷的材料、非理想的工艺环境。过分追求理论的极致完美,有时反而会让我们忽略工程实践中更关键的因素——比如工艺容差、成本控制和系统的鲁棒性。”

他结合在“星火”参与解决实际技术难题时的感悟(隐去具体项目),阐述了如何在理论与现实间寻找平衡点。

“因此,我认为,”吴思远总结道,“我们的模型,在它所适用的工程实践范围内,是有效且可靠的。当然,科学探索永无止境。但在那之前,我们或许更应关注如何将现有知识,更快地转化为实实在在的生产力!”

他的回答,站在了理论联系实际的层面上,既回应了质疑,又展现了务实态度。会场安静片刻,随即响起掌声,尤其是一些来自发展中国家的学者,更是用力鼓掌。

汉斯博士张了张嘴,最终耸了耸肩,没再争辩。

这时,来自东南亚的拉赫曼博士拿起了话筒:“我完全赞同吴博士的观点!我们很多时候,就是太迷信那些漂亮的模型和昂贵的设备了!吴博士强调理论结合实际,这正是我们最需要的科学精神!”

拉赫曼的支持,扭转了会场气氛。报告环节结束,拉赫曼主动走到吴思远身边握手。

“吴博士,你说得太好了!”拉赫曼感慨,“那些西方公司,就知道卖给我们天价的设备,还有一堆用不上的‘高级’技术!”

他忽然压低声音抱怨:“唉,就说上次,我们通过一个中间商,买了一批号称是你们国家某个实验室淘汰的高纯度硅烷气体,价格不菲。结果纯度根本不够,杂质超标,差点毁了我的设备!找他们理论,人早没了!货物包装上还有个模糊的鹰隼爪子印,真是岂有此理!”

鹰隼爪印! 吴思远心中猛地一动!这让他瞬间联想到了“秃鹫”组织!

他强压激动,不动声色地安慰了拉赫曼几句,表示会留意类似情况。随后,他迅速离开人群,在一个安静角落,通过加密语音通道,将这一关键信息紧急口述传回。

后方,“星火”指挥点。

通讯员记录下吴思远的汇报,迅速递给秦念和陆野。

“劣质材料……鹰隼标识…… 关键原材料……”秦念快速分析,“这很可能是一条我们之前未注意到的,‘秃鹫’进行技术破坏和非法牟利的新渠道!必须彻查!”

陆野立刻指示安全部门负责人:“顺着拉赫曼博士提供的线索,深挖下去!这可能是揭开对方地下产业链的重要突破口!”

信息传递完毕,吴思远松了口气。这时,工作人员找到他,转达了陈志明希望进行“一对一技术交流”的邀请。

吴思远请示后方,很快收到秦念通过加密渠道传来的明确指示:“接触可以,公共场合。目标已部分达成,看看他们为了拉拢你,愿意开出多大价码。”

吴思远定了定神,决定赴这场“鸿门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