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欢迎光临图书迷!
错缺断章、加书:站内短信
后台有人,会尽快回复!
图书迷 > 其他类型 > 七零空间大佬:家属院搞科技强国 > 第68章 废品站里淘“宝”,科研之路第一步
  • 主题模式:

  • 字体大小:

    -

    18

    +
  • 恢复默认

第68章 废品站里淘“宝”,科研之路第一步

手里攥着凭技术挣来的第一笔实实在在的报酬,秦念的心踏实了不少。但这笔钱,她没打算轻易花在吃穿用度上。它有着更重要的使命——为“争气芯”投下第一块基石。

第二天一早,秦念便骑着车出了家属院,目标明确:县里的废品回收站。

回收站位于县城边缘,院子里堆满了废铜烂铁、破旧纸张,空气中弥漫着铁锈和霉味。看门的是个头发花白的老大爷。

“大爷,您好,我进去看看有没有能用的零件。”秦念客气地说。

老大爷挥挥手:“自个儿进去瞅吧,按斤称,便宜。里头乱,小心点。”

秦念走进院子,目光如同扫描仪,快速掠过一堆堆废弃物。(空间辅助:基础材料识别能力被动激活,对金属、塑料等材质有模糊感知。)

她的主要目标,是寻找废弃的电子设备。任何含有晶体管、电阻、电容等元器件的“尸体”都行。

她在废铁堆里翻找,大多是锈蚀严重的农具零件。她不气馁,耐心搜寻。终于,在一个角落发现了个破麻袋,里面装着几个黑乎乎的东西。掏出来一看,是一个外壳坑洼洼、像是个军用便携式电台或大型野外收音机的残骸。

(空间辅助提示:感知到内部存在较为完整的磁性材料、多个真空电子管以及复杂的Lc振荡回路结构。核心部件保存度约30%,具有较高的研究参考价值!)

秦念心中一喜,真空电子管!这可是理解模拟电路基础的绝佳“教材”!

“大爷,这袋东西怎么卖?”

“一堆破铜烂铁,给五毛钱拎走吧。”

秦念利索地付了钱,如获至宝。但她没有立刻离开,继续搜寻,希望能找到更“现代”的半导体器件。最终,只找到一个损坏更严重的仪器底座,但她还是仔细记下了其结构特点。

满载而归回到家属院,她直奔工具棚。关好门,她首先小心翼翼地搬出那个最沉重的“电台残骸”。

她拿出工具,开始耐心地“解剖”这个工业“化石”。锈死的螺丝滴煤油浸润,一点点拧开。当沉重外壳被揭开,内部纵横的线缆、形状各异的电子管(大多已碎裂)、巨大的变压器和布满灰尘的电路板展现在眼前时,她依然感到了震撼。

(空间辅助:基础电路原理识别启动!尝试解析主要功能模块…信息过于复杂,解析度不足。建议从局部单元电路开始分析。)

秦念没有贪多。她拿出笔记本和铅笔,从最直观的部件画起,像一个考古学家在解读古老的文明。通过测绘和追溯,她对这个时代的电子工业水平有了直观而深刻的认识。

“材料、工艺、设计思路……差距太大了。但再难,也得从认识它们开始。”她一边记录,一边自语。

然而,真正让她初窥“芯”世界的,是家里那台被原主藏起来、只剩杂音的老式半导体收音机。

几天后的深夜,工具棚里,秦念将那台红星牌收音机搬到桌上。

昏黄灯光下,她意念微动,那套做了旧化处理的【万能检修工具组】无声出现。拧开后盖,露出绿色的电路板、黑色圆帽晶体管、色环电阻。

她拿起特制的测电笔,笔尖轻点关键晶体管引脚,一种奇妙的联系传来。“工作点电压不对…”她调整微调电阻。滋啦声减弱,广播声清晰了许多!“中频失谐…”她用特制“螺丝刀”细微调节中周变压器。声音越来越清晰饱满!

修理完毕,性能焕然一新。但秦念的心思已飞跃别处。她的手指拂过那几个锗晶体管,目光灼灼。

“这就是这个时代电子工业的基石…半导体。”脑中的【基础材料合成】理论与实物印证。“锗材料…pN结…点接触工艺…太简陋!太不稳定!”

一个炽热的念头滋生——拆解!分析!理解!超越!

她用电烙铁精准融化焊点,很快,几个关键的锗晶体管被完好拆解,排列在白纸上。她的目光聚焦在代号3Ax31b的晶体管上,这就是“芯”的雏形。

意识沉入【初级实验室空间】,手持“意识体”中的晶体管,一种基于原理的“结构可视化模拟”展开。她“看”到不规整的晶格、模糊的掺杂区域、明显的缺陷点!

“原来如此…材料提纯工艺不过关,晶格缺陷多,导致性能不稳定…引线键合工艺粗糙…”豁然开朗!

脑中的理论立刻给出超越时代的改进方案,但现实的冰冷涌来:只有伪装工具、缺乏能量的空间、微薄资金、无处施展的理论。

巧妇难为无米之炊。短暂的无力后,是更强烈的斗志!

她看向【基础材料处理工具包】里的简易加热装置和提纯器具。

“没有条件,就创造条件!就从最原始的提纯开始!”

她的科研之路,就在这简陋工棚里,通过对工业“化石”的解剖和对半导体雏形的初窥,正式迈出了笨拙却无比坚实的第一步。

她知道这只是开始,但眼中闪烁的光芒,比任何电子管的光芒都要炽热明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