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欢迎光临图书迷!
错缺断章、加书:站内短信
后台有人,会尽快回复!
图书迷 > 其他类型 > 七零空间大佬:家属院搞科技强国 > 第158章 苦肉计?启动“B计划”!
  • 主题模式:

  • 字体大小:

    -

    18

    +
  • 恢复默认

第158章 苦肉计?启动“B计划”!

刘副主任遭遇“意外”的消息,像一块浸透冰水的巨石,投入本就暗流汹涌的池塘,在“星火”研究所内部激起了更深的寒意与更强烈的愤怒。

恐慌的情绪并非没有滋生,但更多的,是一种被逼到悬崖边缘后,退无可退、唯有死战求生的决绝。

上级的反应极其迅速,新的项目协调人带着更强的授权和更多的安保专家在二十四小时内到位,专案组的力量也得到了空前的加强,明里暗里的调查以更密集、更凌厉、更不留情面的态势展开。

研究所内部的空气仿佛凝固成了钢铁,每个人都感受到了那无处不在、令人窒息的压力。

秦念在短暂的、如同火山爆发前的震怒后,以惊人的意志力迅速冷却下来。她再次召集核心团队,在保密等级提升到最高的安全屋内,进行了第二次绝密会议。

“车祸,是警告,更是赤裸裸的挑衅。”秦念的声音在隔绝一切信号的安全屋内异常清晰,带着金属般的冷硬,“‘猫头鹰’在用这种方式告诉我们,

他(或他们)无所不用其极,其触角能伸到我们体系的任何层面,甚至包括……清除我们的人。”她顿了顿,话锋一转,“但这过于张扬的疯狂,反而可能帮我们缩小了范围。”

李文军目光一凛,立刻领会:“你的意思是……能如此精准地策划并执行针对刘副主任这种级别干部的‘意外’,其策划者和执行者,所拥有的权限、能量以及对内部安保和行程规律的熟悉程度……”

“非常高,而且必然是深度的潜伏者。”吴思远接话,他的脸色依旧有些苍白,但眼神却异常坚定。

撰写技术说明的重任在肩,让他必须摒弃一切个人情绪,将思维沉浸在逻辑与技术的堡垒中。

“这甚至可能是一次……精心策划的苦肉计,目的或许是为了掩护其更深层、更核心的行动,或者,是为了转移我们的调查视线,让我们将精力集中在某条错误的线索上。”

苏清河教授缓缓点头,声音低沉:“念念,安保部门对仓库相关人员,以及所有能接触通风系统设计、施工和维护记录的内部人员排查,有新的进展了吗?”

秦念将一份只有寥寥数行的绝密报告推到桌子中间:“初步交叉比对和背景审查,锁定了三个目前看来有重大嫌疑的人员。

一个是后勤科的副科长,权限足以接触全所所有基建图纸,包括不对外公开的通风管网图;一个是仓库的原任保管员,两个月前因‘家庭原因’主动申请调离至闲职岗位,但他在职期间,曾详细记录并参与过仓库通风系统的三次周期性维护;

还有一个……是行政办公室的一位老干事,负责部分对外联络和接待工作,社会关系网复杂,且其妻弟的社会背景……存在疑点。”

线索似乎变得具体了,但水也更浑了。

这三条线,哪一条才是真正通向“猫头鹰”的?或者,都只是烟雾?

“我们现在必须沉住气,不能有任何打草惊蛇的动作。”秦念沉声道,指尖在报告上轻轻敲击,“专案组正在对这三条线进行更深度的、不惊动本人的外围调查。

我们的核心任务不变:第一,不惜一切代价,确保‘星河一号’项目进度;第二,完成并发出技术说明,打好这场舆论反击战,撕开敌人的伪装。”

她看向张海洋,语气带着询问,但更多的是不容置疑的期待:“海洋师傅,b方案材料,进展如何?四十八小时,已经过去了一大半。”

张海洋胡子拉碴,眼窝深陷如同两个黑洞,但那双眼睛里却燃烧着一种极度疲劳与高度兴奋交织的、骇人的光芒

他舔了舔干裂的嘴唇,声音沙哑却带着一股狠劲:“报告秦工!俺带着兄弟们,连续奋战四十小时没合眼!

用您之前提过的那个土法子,结合俺们自己琢磨的几道强化工艺,愣是把那普通工业陶瓷基板的表面硬度和热传导效率,在原有基础上提升了接近百分之三十五!

虽然距离特制材料的性能还有差距,但封装测试芯片,进行功能和稳定性验证,绝对够用了!第一批处理好的三组基板材料,半小时前已经送到封装车间,开始前期处理!”

“好!干得漂亮!”秦念难得地露出了一个带着赞许和心疼的复杂笑容,“辛苦了!告诉班组的同志们,他们的功劳,我秦念和‘星河’项目组,绝不会忘记!成功了,我亲自为大家向部里请功!”

她又将目光转向吴思远:“吴工,技术说明的初稿,完成得怎么样了?”

吴思远深吸一口气,将一叠写得密密麻麻、布满各种颜色修改笔迹和贴满便签的稿纸郑重地推过来。他的手指因为长时间握笔而微微颤抖,但眼神却异常明亮,带着一种完成使命的释然与坚定:“初稿已经完成。

全文重点阐述了我们在指令集架构上完全自主定义的理念与优势,静态流水线思想在资源受限条件下的独特应用与优化策略,以及为解决极端散热压力和信号完整性挑战所采用的、区别于西方主流技术的分布式缓冲与总线结构。

所有论点均建立在公开可查的计算机底层原理和我们对‘星河一号’特定应用需求的深刻理解之上,逻辑链完整,未涉及任何需要保密的实现细节或核心参数。

我相信,这份说明一旦通过合适渠道发出,足以在真正懂行的国际技术圈子里,起到正本清源、以正视听的作用!”

秦念快速而仔细地翻阅着那份凝聚了吴思远心血的手稿,眼中的光芒越来越盛,最终化为一声由衷的赞叹:“非常好!这份说明,就是我们刺向污蔑最锋利的剑!

立刻安排最可靠的、政治上绝对过硬的同志,负责整理誊抄和保密翻译工作,准备通过我们的绝密渠道送出去!”

紧张的空气里,终于注入了一股强心剂般的、令人振奋的力量。

技术上的突破和舆论反击的利器即将就位,让笼罩在阴影下的团队看到了一丝曙光。

然而,就在会议结束,众人拖着疲惫却充满斗志的身躯准备离开安全屋,各自返回岗位进行最后冲刺时,秦念的助理再次匆匆赶来,这一次,他脸上带着的不是惊慌,而是一种极度的困惑、难以置信,以及一丝被深深冒犯的愤怒。

“秦工,赵所长……刚收到通过海外某中立国学术机构转来的一个匿名包裹。

安保和技术部门已经做了最严格的物理和化学检查,排除了一切危险品可能,但是里面的东西……您最好,亲自过目一下。”

助理将一个没有任何寄件人信息的、普通的牛皮纸文件袋放在桌上,动作小心翼翼,仿佛那里面装着的是瘟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