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掌控?”
云镇天闻言,像是听到了什么天大的笑话,发出了一声毫不客气的鄙夷嗤笑。
“你那也配叫掌控?”
“你那点三脚猫的功夫,顶多算是仗着高绝神通秘术的便利,比寻常修士早一步‘感知’到了法则之力的存在,并能进行一些粗浅的借用罢了。”
看到云天一脸的不解,云镇天转而耐心地讲解起来。
“记住,修仙之路,对于法则的运用,分为三个大境界。”
“化神境之前,无论是你,还是这满屋子的元婴修士,都处于第一个阶段——‘感知’。”
“你们能模模糊糊地感觉到天地间存在着金、木、水、火、土、风、雷、空间等不同的法则,但对这些法则的本质一无所知,只能通过功法神通,被动地引动一丝皮毛。”
“而从化神境开始,直到大乘境,才算是进入了第二个阶段——‘了解’。”
云镇天的声音带着一丝过来人的悠远。
“到了这个境界,修士才算真正开始参悟法则的本质,去理解它为何如此运转,去剖析它的内在构造。只有真正了解了,才谈得上去运用。”
“至于第三个阶段——‘掌控’……”
云镇天的声音顿了顿,带着一股浓浓的追忆。
“那是仙人才能触及的领域。一念花开,一念沧海,言出法随,修改规则……那才是真正的掌控!”
“你现在,不过是站在法则这座巍峨大山的山脚下,刚刚能看到山腰的云雾罢了。要走的路,还长着呢。”
一番话,如洪钟大吕,在云天的心神中轰然炸响,让他瞬间明悟了前路的方向。
原来,自己引以为傲的雷遁术,在真正的强者眼中,竟是如此的浅薄。
云天非但没有气馁,反而胸中燃起了一股更为炽烈的火焰。
他嘿嘿一笑,在心湖中对着老祖虚心一拜。
“多谢老祖解惑,晚辈受教了。”
“看来,三日后的‘悟道茶会’,我定要好好利用一番,争取能多‘感知’一些,为日后‘了解’法则,打下最坚实的基础!”
想通了这一切,云天的心境愈发澄澈通明。
他站起身,在柜上留下几块灵石作为茶钱,便不再停留,转身走出了这间依旧在议论纷纷的闻道居。
街道上依旧车水马龙,修士往来不绝,但云天没有在任何商铺前驻足。
他的神念早已铺散开来,越过重重楼阁,精准地锁定了天衍城北区那片灵气最为浓郁之地。
天道宗的山门,竟未设在城外深山,而是直接占据了城内一整片广阔的区域,尽显第一大宗的气派与底蕴。
不多时,一座巍峨的白玉门庭便出现在眼前。
门庭高达百丈,浑然一体,其上只雕刻着一个古朴苍劲的“道”字。
那字不知是何人所书,笔走龙蛇,铁画银钩,仅仅是注视着它,云天便感到一股磅礴浩瀚的道韵扑面而来,仿佛蕴含了天地至理,引人沉沦。
山门前,有数名身着天道宗服饰的弟子负责登记。
流程简单却不失威严。
云天上前,报上名号与来意,负责登记的弟子在玉简上轻轻一点,确认无误后,便递还给他一枚临时身份令牌。
“衍阵宗,云天前辈,请随我来。”
一名筑基后期的年轻弟子躬身引路,神色恭敬,但言行举止间自有一股大宗弟子不卑不亢的风范。
云天微微颔首,跟随着他穿过宏伟的山门,沿着一条白玉铺就的大道前行。
沿途亭台楼阁,仙鹤飞舞,灵气氤氲成雾,一派仙家气象。
很快,两人便来到后山一片巨大的广场之上。
广场地面尽由青白玉石铺就,光滑如镜,一眼望不到尽头。
此刻,广场上已稀稀疏疏地坐了近百名元婴修士,各自占据一处,闭目调息,互不打扰。
“前辈,茶会将于三日后午时在此地正式开启。您可在此处寻一地打坐歇息,也可在宗内划定的区域随意走动。”那名弟子恭敬地说道。
“有劳。”
云天平静回应。
那弟子行了一礼,便自行退去。
云天的目光越过广场,投向数里之外。
那里,一座雄伟的山峰在浓郁的灵气云雾中若隐若现,正是悟道山。
一种莫名的亲切感自元婴深处传来,让他对那座山峰充满了期待。
他在广场边缘寻了一处僻静角落,盘膝坐下,双目微阖,神念却沉入心湖,与云镇天一同梳理着方才得到的所有信息,整个人迅速进入了物我两忘的入定状态。
……
与此同时。
悟道山,山巅。
这里是一片突出于云海的千仞绝壁,罡风凛冽,吹得云雾翻滚如潮。
崖边,一张古朴的白玉石桌静静伫立,桌上摆着一套精致的茶具。
一道金光无声无息地闪现,悟明和尚的身影随之显现,身上那洗得发白的袈裟在罡风中微微飘动。
他身上的气息不再有丝毫压制,化神初期的磅礴威压与他那玩世不恭的神态形成了诡异的融合。
他像是回到了自己家一般,径直走到白玉石桌旁大咧咧坐下,拿起桌上的玉壶,给自己斟满一杯灵茶。
茶水色泽五彩流转,霞光氤氲,一股沁人心脾的道韵逸散开来。
悟明看也不看,端起茶杯一饮而尽,而后发出一声无比舒畅的赞叹。
“啊——”
“还是这五行道茶的味道对头!山下那些凡品,如何能比!”
他咂咂嘴,意犹未尽,竟又自顾自地给自己倒上第二杯。
“什么好茶到了你这馋嘴和尚的嘴里,都跟牛嚼牡丹一般,糟蹋了。”
一道平和却又带着几分无奈的声音自石桌另一端响起。
那里,端坐着一名童颜鹤发、仙风道骨的老道。
老道身穿朴素的灰色道袍,面容慈祥,眼神却如星空般深邃,他便是天道宗的定海神针,化神中期大修士,宋道元。
悟明嘿嘿一笑,将第二杯茶也灌进肚子,这才嬉皮笑脸地看向宋道元:“道兄此言差矣,好东西就是要尽情享用,藏着掖着,岂不是明珠蒙尘?再说了,你这茶树长了不知多少万年,老道你一个人也喝不完嘛。”
宋道元没好气地白了他一眼,却也拿他毫无办法,只能无奈地摇了摇头。
“老夫看你这段时日,三天两头便往山下跑,气息遮遮掩掩,怎么?是又看上了哪家的好苗子,想拐回你那破庙去?”
听到这话,悟明脸上的嬉笑收敛了几分,竟难得地没有反驳,而是将刚刚发生的事情一五一十地说了出来。
“……啧啧,道兄你是没亲眼见到,那小子才元婴初期,肉身体魄之强横,确是小僧生平第一次见。更邪门的是,我敢断定,三年前在西海岸引发‘初婴神游’异象的,定然就是他!”
“我不过是随口一诈,他那杀气就起来了,嘿,是个警觉得很的小家伙。”
话音落下,连宋道元这等心如古井的人物,端着茶杯的手也不由得微微一顿。
他深邃的眼眸中,闪过一抹清晰的惊异之色。
“元婴初期,初婴神游……当真了得。”
他喃喃自语,许久,才发出一声复杂的叹息。
“后浪推前浪,我等终究是要被拍死在沙滩上的旧人啊。”
宋道元的话语中,透着一股英雄迟暮的萧索与凄凉。
悟明脸上的笑容彻底消失,神情变得前所未有的严肃。
他凝视着宋道元,沉声问道:“道兄,你当真……下定决心了?”
宋道元沉默着,将杯中那满是道韵的灵茶饮尽,动作缓慢而郑重。
“不错。”
他缓缓开口,声音平静得可怕。
“留给我的时间,不多了。剩下的区区千年寿元,于我辈而言,不过白驹过隙,转瞬即逝。若再不去寻那上界之门,此生仙道,便到此为止了。”
他的目光投向天际,仿佛要看穿这片天地的囚笼。
“可……那处通往上界的空间裂缝,狂暴而不稳,万年未曾变过。当年天魔宗的厉无极何等惊才绝艳,不也一样落得个身死道消的下场?道兄,你何必如此心急?”悟明皱眉劝道。
“令狐青不是已经去了星岛,查探那处通往幽冥界的空间裂缝了吗?等他回来,我等三人再从长计议,总好过你一人去冒险!”
“等?”
宋道元自嘲一笑,摇了摇头,那双深邃的眸子里满是苦涩。
“结果如何,你我心中早已知晓,等与不等,又有何区别?”
“幽冥界那条路,阴气死气太重,非我辈正道修士能走。至于令狐青……他比你我更骄傲,也更放不下他那一身剑道,他是绝不会去赌的。”
“我的心意已决。”
宋道元站起身,走到崖边,任由凛冽的罡风吹拂着他的白发与道袍。
“待我走后,这天道宗,还有这天兰大陆的人族,就要劳烦你与令狐青多费心看顾了。”
言语间,已是在交代后事。
悟明张了张嘴,千言万语最终只化为一声沉重的叹息。
他知道,当宋道元说出这番话时,便再无任何回旋的余地。
这位守护了天道宗万载的老人,已经抱着必死的决心,要去为后来者,也为他自己,搏那最后一线生机。
“……好。”
许久,悟明才从牙缝里挤出这一个字。
崖顶之上,一时陷入了死寂。
只余下云海翻腾,风声呼啸,仿佛在为一位即将远行的求道者,奏响苍凉而悲壮的送行曲。
……
三日时光,于入定的修士而言,不过是吐纳之间。
当云天再次睁开双眼时,那双深邃的眼眸中,再无半分初来乍到时的探寻,只余下一片古井无波的澄澈。
他从入定中醒来,周身气息圆融内敛,与先前相比,多了一份与天地相融的韵味。
神念如水波般悄然散开,仅仅是粗略一扫,云天的心神便不由得微微一震。
原本还显得空旷的巨大广场,此刻竟已是人影绰绰。
细数之下,盘膝而坐的元婴修士,赫然已有一百五六十人之多!
这些人气息各异,有的锐利如剑,有的厚重如山,有的灵动如风。
修为从元婴初期到元婴后期的大修士皆有,甚至还有十数位气息彪悍的化形妖修,一个个气息沉凝,眼露精光,显然都是同阶中的顶尖好手。
饶是云天心性沉稳,也被眼前这番景象惊得不轻。
想当初在苍兰大陆,元婴真君已是凤毛麟角般的存在,任何一位都足以坐镇一方,被亿万生灵敬仰。
可在这天兰大陆,仅仅一场茶会,便能汇聚如此之多的同道。
两相对比,其底蕴之深厚,简直有云泥之别。
就在此时,人群中起了些微的骚动。
最先抵达的几位气息最为深厚的元婴后期大修士缓缓起身,目光灼灼地望向悟道山的方向。
其余人见状,也纷纷结束了调息,沉默地跟了上去,汇成一股无声的洪流。
云天亦是站起身来,混在人群的末尾,不疾不徐地向前移动,毫不起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