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欢迎光临图书迷!
错缺断章、加书:站内短信
后台有人,会尽快回复!
图书迷 > 历史军事 > 黄天当道之黄巾风云 > 第56章 林中夜话 隐秘关联
  • 主题模式:

  • 字体大小:

    -

    18

    +
  • 恢复默认

风雪在林间空地上空盘旋呜咽,却仿佛被一层无形的屏障隔绝在外,使得这片小小的区域显得相对平静。

张玄德看着眼前这对气质迥异却又亲密无间的恋人,心中警铃大作。

李玉儿那句话,像一根针,精准地刺破了他试图隐藏的秘密。

“她感觉到了青铜片?这怎么可能?那东西一直贴身藏着,她如何能“感觉”到?” 张玄德心里想着。

李慕白似乎没太在意李玉儿后半句话,只是热情地对张玄德说:“张兄,这冰天雪地的,你一个人太危险了!我们正好也要往西北方向去办点事,不如结伴同行?我和玉儿有些自保的小手段,总比你独自乱闯要好。”他语气真诚,带着一种不谙世事的单纯好意。

李玉儿没有立刻反对,只是那双仿佛能洞悉人心的明眸依旧停留在张玄德脸上,似乎在等待他的回答,又像是在评估他的每一个细微反应。

张玄德心念电转。

“拒绝?独自在这风雪深山继续摸索,且不说能否找到黑风隘,恐怕熬不过今夜就会冻饿而死。答应?这对恋人神秘莫测,目的不明,尤其是李玉儿,显然已经对他起了疑心。跟他们走,无异于与虎谋皮。”

但眼下,他似乎没有更好的选择。而且,陈望的求救信中提到“观星崖”,而李慕白刚才施展的手段,显然非同寻常,他们是否知道些什么?或许,跟着他们,反而能更快地找到线索?

权衡利弊,张玄德咬了咬牙,决定冒险一试。

他脸上挤出几分感激和庆幸的神色,拱手道:“如此……那就多谢李道长,多谢李姑娘了!在下确实迷途难行,若能得二位指引,感激不尽!”他刻意强调了“迷途”,继续维持这个脆弱的伪装。

“太好了!”李慕白显得很高兴,仿佛多了个旅伴是件值得庆祝的事,“别叫道长那么生分,叫我慕白就好!玉儿,你说对吧?”他转头看向李玉儿,眼神里带着征询和一丝不易察觉的依赖。

李玉儿微微一笑,那笑容恰到好处,既不过分热情,也不显疏离:“张兄不必客气。既然同路,互相照应也是应当。”她话锋微转,看似随意地问道:“只是不知张兄如此急切,连夜赶路,是要往西北何处去?或许我们同路,能省去些周折。”

问题来了!张玄德心中一凛,面上却故作犹豫和些许尴尬:

“这个……实不相瞒,在下是去……去投奔一位远亲,据说在黑风隘附近做些小生意。具体位置,也只是个大概方向,还需到了再打听。”他巧妙地将目的地模糊为“黑风隘附近”,既不完全撒谎,又避免了直接暴露与陈望的关系。

“黑风隘?”李慕白眨了眨眼,看向李玉儿,“玉儿,我们不是也要经过那附近吗?好像听说那边近来不太平,有流寇聚拢。”

李玉儿目光微闪,点了点头,语气平静:“嗯,是听说有些不太平。张兄孤身一人,确实要小心。”她没有继续深究张玄德的“远亲”是做什么生意的,也没有追问具体地点,但这反而让张玄德觉得,她似乎并不完全相信他的说辞,只是暂时按下不表。

“既然同路,事不宜迟,我们找个避风的地方生堆火,歇息片刻再赶路吧。张兄看样子也冻坏了。”李慕白说着,很自然地走到空地中央,也不见他如何动作,只是随手掐了个诀,口中念念有词,然后朝地上一指。

奇异的一幕发生了...!

只见地面上的积雪迅速消融退开,露出一片干燥的土地,甚至连潮湿的水汽都被蒸干。接着,他捡来几根枯枝,堆在一起,指尖冒出一缕微弱的火苗,轻轻一弹,枯枝便噼啪燃烧起来,一团温暖篝火瞬间驱散了周围的严寒。

张玄德看得目瞪口呆。这……这就是堡主所说的“奇异功法”?简直如同仙术!他穿越前是个坚定的唯物主义者,此刻亲眼所见,世界观受到了巨大的冲击。

李玉儿似乎对李慕白的手段习以为常,她走到火堆旁,取下狐裘铺在一块干燥的石头上坐下,然后从随身的一个看似不大的包裹里取出一个小铜壶和一些干粮肉脯,开始熟练地烧水准备食物。她的动作优雅而从容,与这荒野环境形成鲜明对比。

“张兄,快来烤烤火!”李慕白热情地招呼着,自己则挨着李玉儿坐下,很自然地将手伸向火堆取暖,一边还絮絮叨叨地说:“这‘聚火咒”和“驱湿诀”还是玉儿逼我练的,说出门在外方便。

以前我老学不会,总把树枝点着或者把地弄得更湿,可没少挨骂……”他说话没什么心机,仿佛张玄德是相识多年的老友。

张玄德依言靠近火堆,温暖的火焰让他冻僵的身体渐渐回暖,但内心的警惕丝毫未减。

他小心翼翼地坐下,目光不时瞟向沉默忙碌的李玉儿。这个女人,给他一种深不可测的感觉。

李玉儿将烧好的热水递给李慕白一杯,又倒了一杯给张玄德,动作自然,仿佛只是寻常招待。

然后,她抬起眼,看着跳跃的火苗,似是无意间提起:“千鹤,你刚才有没有觉得,张兄身上,似乎有股……很淡很淡,但很特别的‘气’?有点像我们之前在老君观后山感应到的那块残碑的气息,但又有些不同。”

李慕白正捧着热水吹气,闻言愣了一下,然后使劲吸了吸鼻子,又眨了眨眼,仔细地“感受”了一下张玄德,茫然地摇摇头:“有吗?玉儿,我没感觉出来啊?除了……嗯,有点风雪的味道和……饿肚子的味道?”他说着,还不好意思地挠了挠头。

张玄德心中却是翻江倒海!

老君观后山残碑?气息类似?难道她指的真是青铜片?那东西竟然能散发出某种“气”?而且他们还曾经感应到过类似的东西?这青铜片到底是什么来历?

李玉儿对李慕白的反应似乎并不意外,只是淡淡一笑,对张玄德解释道:“张兄莫怪,慕白他……心思单纯,于气息感应之事上,有时不如我敏锐。或许是我感觉错了。”她嘴上说着可能感觉错了,但那双眼睛却分明告诉张玄德,她确信自己没有错。

张玄德只能强作镇定,含糊道:“在下……在下实在不知姑娘所言何意。或许是在下途中沾染了什么山野之气吧。”

李玉儿不再追问,转而将烤热的肉脯分给两人。李慕白吃得津津有味,还不住地夸玉儿手艺好。张玄德食不知味,心思全在如何应对上。

短暂的休息后,风雪稍歇。

李玉儿起身道:“时辰不早了,我们动身吧。趁夜赶路,能避开不少麻烦。”她看了一眼张玄德,“张兄,既然同路,还请跟紧我们。山中路径复杂,夜间行走,切记不要擅自偏离。”

她的语气温和,却带着一种不容置疑的意味。张玄德点头应下。

于是,三人熄灭篝火,再次踏入风雪。

李慕白在前引路,他步伐轻盈,似乎对山路颇为熟悉,而且他周身仿佛有一股无形的气场,使得风雪难以近身,跟在他身后的张玄德也感觉行走起来轻松了不少。李玉儿则跟在张玄德身侧稍后的位置,既不远离,也不过分靠近,但张玄德能感觉到,她那双锐利的眼睛,始终若有若无地落在自己背上。

这一路,李慕白偶尔会找张玄德搭话,问些无关紧要的问题,比如家乡风物、路上见闻等,张玄德都小心翼翼地用提前编造好的流民身份含糊应对。

而李玉儿大部分时间沉默不语,只是在她认为李慕白话太多或者张玄德回答有含糊之处时,才会轻轻咳嗽一声,或者用一个眼神让李慕白收敛,或者用一句看似不经意的话,点出张玄德话语中的漏洞,让张玄德心惊胆战,不得不更加小心地圆谎。

张玄德越发觉得,这对恋人,李慕白是那把锋芒毕露、却可能伤到自己的“剑”,而李玉儿,才是执剑的人,也是那个真正需要警惕的、深藏不露的“剑鞘”。

他们为何要去西北?真的只是“办点事”?他们与“观星崖”、与陈望的求救、与自己怀中的青铜片,到底有着怎样千丝万缕的联系?

风雪夜行,前路未知。张玄德感觉自己仿佛陷入了一张更大的网,而织网的人,似乎就在身边。

他只能紧紧跟着,小心翼翼地隐藏着自己,等待着揭开谜底的那一刻,或者……被谜底吞噬的那一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