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欢迎光临图书迷!
错缺断章、加书:站内短信
后台有人,会尽快回复!
图书迷 > 历史军事 > 黄天当道之黄巾风云 > 第64章 终南秘境 千叶解惑
  • 主题模式:

  • 字体大小:

    -

    18

    +
  • 恢复默认

凛冽的罡风如同无数把冰冷的小刀,刮过张玄德的脸颊,吹得他几乎睁不开眼。

他感觉自己像是被一股无形的巨大力量包裹着,脚下是飞速掠过的、模糊成一片色块的山川河流,白云在身旁触手可及。

这种超越物理常识的飞行体验,让他这个来自现代的灵魂受到了前所未有的冲击,大脑一片空白,只剩下本能地紧紧抓住卷住自己的那道柔和却坚韧的白色流光。

不知过了多久,或许只是一炷香的时间,又或许漫长得像一个世纪,飞行的速度骤然减缓。

周围的景物逐渐清晰起来。首先映入眼帘的,是无穷无尽、起伏连绵的翠绿山峦,这些山峦并非凡俗所见,而是笼罩在淡淡的、如同薄纱般的灵雾之中,山间有飞瀑流泉如银河倒挂,仙鹤灵猿时隐时现。

空气中弥漫着一种难以言喻的清新气息,吸入肺腑,竟让他连日奔波的疲惫和伤痛都减轻了几分。

白色流光最终在一座尤为雄伟、仿佛直插云霄的山峰前缓缓降落。

峰顶云雾缭绕,隐约可见一片规模宏大、气韵古朴的建筑群,飞檐斗拱,雕梁画栋,与山势浑然一体,宛如天宫仙境。

流光散去,张玄德双脚踩在坚实而温润的玉石地面上,一个踉跄,差点摔倒,幸好被旁边的李慕白扶住。

李慕白肩头的伤口似乎已经被简单处理过,血迹止住,脸色虽然依旧苍白,但精神好了许多,他看着眼前熟悉的景象,眼中充满了孺慕与激动:“到了!我们回到终南山了!这里是紫霄峰,师兄的清修之地!”

李玉儿站在一旁,身影在充沛的天地灵机中似乎变得更加凝实了几分,她望着峰顶的建筑,眼神中也流露出一种类似“回家”的安然。

她轻轻整理了一下略显凌乱的衣衫,对张玄德低声道:“张兄,此地便是终南山紫霄峰。稍后见到千叶道人,不必惊慌,如实陈述即可。”

张玄德定了定神,环顾四周。他们此刻正站在一座巨大的、由整块汉白玉雕琢而成的广场上,广场尽头是九九八十一级台阶,通往一座气势恢宏的主殿,殿门上方悬挂着一块匾额,上书三个古朴大气、仿佛蕴含道韵的篆字——“三清殿”。广场周围,古松苍劲,奇花异草遍地,偶尔有身穿青色或灰色道袍、气质出尘的道人走过,见到他们,也只是微微颔首示意,并无过多好奇,显得一派祥和宁静,与山外的杀伐纷争恍如两个世界。

“慕白,玉儿,你们回来了。”一个温和而醇厚的声音响起,仿佛直接在三人心中响起,不带丝毫烟火气。

张玄德循声望去,只见三清殿门口,不知何时出现了一位老者。

这老者看不出具体年纪,须发皆白,但面色红润如同婴儿,肌肤细腻有光泽,穿着一件最简单的灰色道袍,手持一柄白玉拂尘,站在那里,仿佛与整个山峰、与周围的云雾灵机都融为了一体。他面容清癯,眼神澄澈深邃,如同蕴含了星辰大海,只是平静地看着他们,却让张玄德感到一种发自灵魂深处的宁静与敬畏。这一定就是李慕白的师兄,终南山的千叶道人!

“师兄!”李慕白见到老者,立刻快步上前,扑通一声跪倒在地,声音哽咽,“弟子无能,累及师尊出手相救,还让玉儿和张兄身陷险境……”

李玉儿也盈盈下拜,恭敬道:“玉儿拜见师伯。”

千叶道人微微一笑,拂尘轻轻一拂,一股柔和的力量便将李慕白和李玉儿托起。“痴儿,劫数如此,非你之过。起来吧。”他的目光随即落在还有些手足无措的张玄德身上,那目光仿佛能穿透皮囊,直视灵魂本源。

“这位小友,便是张玄德了吧?”千叶道人的声音依旧温和,却让张玄德感觉自己所有的秘密都无所遁形。

张玄德连忙躬身行礼,学着李慕白的样子,有些笨拙地说道:“晚……晚辈张玄德,拜见千叶真人!”

“不必多礼。”千叶道人虚抬一下手,张玄德便感觉一股暖流流过全身,连日的疲惫消去了大半。“你之事,老道已略知一二。远来辛苦,且随我入殿叙话。”

说罢,千叶道人转身,步履从容地走向三清殿。

李慕白和李玉儿连忙跟上,张玄德也深吸一口气,怀着忐忑而又充满期待的心情,踏入了这座道教圣地的主殿。

殿内空间极大,却并不显得空旷,反而有一种奇特的“充实”感。

供奉的三清道祖神像宝相庄严,香炉中袅袅青烟带着沁人心脾的异香。但最引人注目的,是大殿中央地面上,镌刻着一幅巨大而复杂的太极八卦图,图中阴阳鱼眼的位置,似乎有淡淡的灵光流转不息。

千叶道人并未走向蒲团,而是直接站在了太极图中央的阴鱼眼上。他示意张玄德站到对面的阳鱼眼位置。李慕白和李玉儿则安静地侍立在一旁。

“小友,放松心神,莫要抗拒。”千叶道人说完,手中拂尘再次轻轻一挥。

顿时,张玄德只觉得脚下的阳鱼眼传来一股温和却磅礴的吸力,同时,整个大殿似乎微微震动了一下,镌刻在地面的太极八卦图骤然亮起!无数细密的符文如同活了过来,围绕着两人缓缓旋转。一股难以形容的、浩如烟海的信息流,夹杂着无数光影碎片,开始涌入张玄德的脑海!

他看到了星辰诞生与寂灭,看到了大地沧海桑田,看到了上古先民祭祀天地,看到了一些模糊的身影在“观星崖”上仰观星象、俯察地理……这些画面破碎而快速,但其中几个关键点却异常清晰:那枚青铜片(星晷残片)在画面中多次出现,与星辰运转息息相关;而那卷星轨图,则指引着一条通往“观星崖”核心的安全路径;最后,所有的画面都指向一个结论——“观星崖”节点正处于一个极其不稳定的“活跃期”,其力量波动已经开始影响周边地域的“气机”,若被邪法引导或强行掌控,轻则引发天灾地祸,重则可能扭曲一方天道法则,后果不堪设想!

信息流的冲击让张玄德头痛欲裂,但他咬牙坚持着。

当最后一点信息被他吸收,太极图的光芒缓缓黯淡下去,大殿恢复了平静。

张玄德大汗淋漓,如同虚脱,但眼神中却充满了前所未有的明悟与震撼。

他终于明白,自己卷入的,是何等惊天动地的事件!这已经超出了个人恩怨、江湖仇杀,而是关乎到这片天地自然法则的稳定!

“现在,小友可明白了?”千叶道人的声音将他从震撼中拉回。

张玄德重重地点了点头,声音沙哑:“晚辈……明白了。只是,晚辈有一事不明,还请真人解惑。”他抬起头,鼓起勇气问道:“晚辈……并非此界之人,乃是机缘巧合,魂魄穿越时空而来。为何……这关乎此界气运的节点,会与晚辈产生如此深的牵连?那救我的神秘人,又是谁?”

这是他心中最大的谜团,也是他所有恐惧和不安的根源。

千叶道人闻言,眼中闪过一丝了然,似乎早已看穿他的来历。

他缓缓道:“宇宙玄黄,时空如河,偶有交汇,生出异数,并不稀奇。小友魂魄穿越,本身便是一种极其罕见的‘变数’。而‘观星崖’节点活跃,亦会产生强大的时空涟漪。

或许,正是这双重‘变数’的叠加,使得小友的魂魄,与节点之力,在冥冥中产生了某种难以言喻的共鸣与牵引。至于救你之人……”

千叶道人顿了顿,目光似乎穿透大殿,望向了遥远的北方,语气带着一丝深意:“若老道所料不差,救你者,当是北地‘玄冰阁’的当代行走。玄冰阁一脉,世代守护北疆,对天地异变最为敏感。他们出手救你,或许并非偶然,而是同样察觉到了节点异动与你这个‘变数’之间的关联,不欲你轻易落入国师一脉之手。至于其具体目的,是善是恶,老道亦难断言。”

北地玄冰阁?又一个陌生的名字!张玄德感觉脑子更乱了。自己这个“变数”,竟然成了多方势力博弈的焦点?

“那……晚辈现在该如何是好?”张玄德问出了最现实的问题。

千叶道人看着他,目光深邃:“小友既已卷入此局,便是因果注定,避无可避。为天下苍生计,为天道平衡计,老道希望小友能暂留终南山。一则,可保你安全,避开外界纷争。二则,老道需借你手中‘星晷残片’与‘星轨图’,结合山门典籍,进一步推演节点变化,寻找稳妥的应对之策。三则……”

他的目光扫过李慕白和李玉儿,“慕白伤势需静养恢复,玉儿灵体亦需稳固。待时机成熟,或许还需你们再入红尘,前往‘观星崖’,阻止奸邪阴谋。”

留在终南山?张玄德心中稍安,这至少是个安全的庇护所。但他也明白,这并非长久之计,最终恐怕还是要面对那风暴的中心——观星崖。

“晚辈……听从真人安排。”张玄德躬身应道。眼下,他似乎也没有更好的选择。

千叶道人点了点头,对李慕白道:“慕白,带你张兄去‘听松小筑’安顿,好生休息。玉儿,你随我来,你苏师伯有些话要问你关于山下见闻。”

“是,师兄...师伯。”李慕白和李玉儿齐声应道。

李慕白领着张玄德离开三清殿,沿着一条清幽的石径,向山峰一侧走去。路上,李慕白兴致勃勃地给张玄德介绍着终南山的各处景致和规矩,仿佛回到了家的孩子。

张玄德却有些心不在焉,他回头望了一眼那座云雾缭绕的三清殿,心中明白,暂时的安宁之下,是更加汹涌的暗流。

终南山,或许是他揭开所有谜团的起点,也或许是另一段更加凶险旅程的开端。

而那位神秘的医仙苏无妄,又要从李玉儿那里了解什么?这一切,都还是未知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