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欢迎光临图书迷!
错缺断章、加书:站内短信
后台有人,会尽快回复!
图书迷 > 历史军事 > 钢铁时代:从洪武开始 > 第161章 脆弱的共识与深蓝之钥
  • 主题模式:

  • 字体大小:

    -

    18

    +
  • 恢复默认

第161章 脆弱的共识与深蓝之钥

星陨遗迹那与“多相水晶核心”蓝图高度契合的闸门凹槽,如同一道无声的考题,摆在了所有吕宋决策者的面前。它将内部的技术路线之争,推向了一个更加具体、也更加危险的十字路口。

李参将的焦躁与日俱增。在他看来,那扇门后极有可能藏着能立刻提升实力的星陨科技,甚至是直接对抗“圣主”的武器。每拖延一天,都可能错失良机,也可能给南方那片被污染的大陆更多的喘息时间。“陈工!那凹槽就是明证!这是星陨先民留给我们的馈赠,是通往力量的捷径!我们必须尽快造出核心,打开它!”

陈默承受着巨大的压力。他何尝不想立刻揭开遗迹的秘密?但越是深入研究“多相水晶核心”的蓝图,他越是感到其中的深奥与凶险。这绝非简单的能量块,其内部能量回路的复杂程度,涉及到了对物质和灵能本质的深刻理解与操控,稍有差池,制造出来的就不是“钥匙”,而是一颗威力难以估量的炸弹。

“李将军,我理解你的心情。”陈默指着实验台上一次失败的合成试验留下的焦黑痕迹,“但你看,仅仅是基础材料的能量导性不匹配,就足以引发如此剧烈的反应。若核心结构不稳,别说打开遗迹,恐怕我们整个基地都会在启动的瞬间被湮灭!我们必须稳扎稳打!”

玄玑子也再次强调了他弟子感应到的那丝“古老而疲惫的意念”:“此门非凶煞之物,然亦非可轻启之户。其‘等待’之意,或许正是一种考验,考验后来者是否真正具备了继承其遗产的……‘资格’。”

就在双方再次陷入僵局之际,韩雍的信使再次抵达吕宋。这一次,他带来的并非公文,而是一封以私人名义写给李参将和陈默的密信。信中,韩雍没有过多谈论技术路线,而是着眼于更大的格局:

“……陛下虽暂缓南顾,然朝中疑窦未消,多有以‘吕宋尾大,技术叵测’为辞者。今‘龙威’新陨,总督云亡,此正内外瞩目、人心浮动之秋也。二位乃吕宋柱石,当知合则两利,斗则俱伤之理。遗迹之秘,固当探求,然若因内争而致技术外泄,或行动冒进而授人以柄,则非但负凌云公之重托,亦恐陷陛下于两难,动摇国本……雍不才,愿居中协调,恳请二位暂搁争议,共商一稳妥探查之策,既全求知之欲,亦杜内外之口。”

韩雍的密信,如同一盆冰水,浇醒了争执中的李、陈二人。他们意识到,内部的激烈矛盾不仅影响研发和决策,更可能被外部的反对势力利用,甚至导致皇帝改变对吕宋的支持态度。届时,莫说探索遗迹,连现有的基业都可能不保。

在韩雍的暗中斡旋下,一场仅有李参将、陈默、玄玑子及少数绝对核心人员参与的绝密会议在深夜召开。

经过一夜激烈而克制的讨论,一个极其艰难、却也最大限度平衡了各方诉求的“星陨遗迹初步探查方案”终于达成。

方案核心:分阶段,有限度,重验证。

第一阶段(立即启动):

1. 全力攻关“多相水晶核心”基础单元: 集中“雷霆司”所有资源,不再追求完整核心的立刻成型,而是优先研制一个简化版的、能量稳定、结构相对牢固的“核心碎片”或“能量信标”。此物不要求拥有完整核心的全部功能,唯一的要求是——其能量特征和物理结构,必须能与遗迹闸门凹槽产生明确且稳定的共鸣或反应。

2. 同步进行非接触式深度扫描: 利用一切可用的技术手段(包括玄玑子的灵能遥感、改进的深海声呐、以及尝试利用星陨遗民技术原理制造的简易空间探测仪),对遗迹进行全方位、立体的扫描,试图构建其内部结构的三维模型,评估潜在风险。

3. 建立外围警戒与应急机制: 由李参将负责,在遗迹所在海湾外围建立秘密观察哨和快速反应舰队,一旦探查过程中出现任何不可控异动,立即启动应急预案,必要时可果断摧毁遗迹入口,以绝后患。

第二阶段(视第一阶段结果而定):

· 若“核心碎片”能与闸门安全互动,并获取更多内部信息,则再议下一步登陆探查计划。

· 若互动失败或引发不可控风险,则立即终止直接接触,转为长期监控与研究。

这个方案,本质上是将“是否开门”和“如何开门”的决定,推迟到了获得更多关键数据之后。它既满足了李参将对行动的渴望(至少开始了实质性的接触尝试),也符合了陈默对安全性和技术严谨性的要求,更避免了在条件不成熟时做出极端决策。

脆弱的共识,终于达成。

吕宋基地的资源再次被高效调动起来,但这一次,目标更加聚焦。陈默团队放弃了之前试图一步到位复现完整蓝图的雄心,转而专注于制造一个功能单一、但足够稳定的“钥匙坯”。

这是一个极其精妙的平衡过程。他们需要从复杂的蓝图中剥离出最基础的能量共振结构,寻找替代材料模拟其导能特性,同时还要确保其在激发时不会因为结构不完整而崩溃。

时间一天天过去,实验室里灯火通明。失败的次数数不胜数,但在无数次的尝试与调整中,一个约拳头大小、通体闪烁着不稳定深蓝色光芒、内部结构如同冻结的星辰般的多面体晶体,终于在一次小心翼翼的能源注入后,稳定地悬浮在了特制的力场之中!

它没有完整核心那毁天灭地的能量感,但却散发出一种纯净、有序、与遗迹闸门凹槽产生清晰谐波共鸣的深蓝光辉。

“深蓝之钥”,原型初成!

几乎在“深蓝之钥”稳定下来的同一时间,远在南方海湾监控遗迹的侦察小组传回急报——遗迹塔楼表面的那些几何纹路,第一次主动亮起了微弱的、与“深蓝之钥”频率一致的深蓝色光芒!虽然只是一闪而逝,但这无疑是一个明确的信号!

钥匙,对了路。

那扇沉睡的大门,似乎真的即将为持有“资格”者,开启一道缝隙。

所有人的心都提到了嗓子眼。

接下来,就是将这把脆弱的“深蓝之钥”,送往那片未知的海域,进行第一次真正的接触了。

是福是祸,无人能知。

但这关键的一步,已然无法回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