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欢迎光临图书迷!
错缺断章、加书:站内短信
后台有人,会尽快回复!
图书迷 > 科幻小说 > 灵飞经:中微子纪元 > 第102章 林家的震惊与沉默
  • 主题模式:

  • 字体大小:

    -

    18

    +
  • 恢复默认

玄甲那套精密如机械、不容置疑的行动方案,如同一道无声的军令,瞬间将整个银杏谷从“论道”的会场,变成了一个高效运转的临时指挥部。各方势力代表,无论心中尚存多少疑虑或震撼,在那一连串清晰到分钟的任务指令和冷酷到极点的后果预测面前,都本能地选择了服从,迅速领命而去。

偌大的论道堂,转瞬间便只剩下林家三人,以及静立中央、仿佛与整个空间格格不入的玄甲。

林震岳看着瞬间空荡的大殿,又看了看手腕上那个龙吟阁刚刚配发的、闪烁着微光的简易通讯器,上面清晰地显示着任务概要、目标坐标以及一个不断跳动的倒计时——65:58:37。他张了张嘴,似乎想对林霜华说些什么,比如抱怨这龙吟阁的霸道,或者质疑这计划的可行性,但话到嘴边,看着林霜华那凝重的侧脸,又硬生生咽了回去。刚才那灵能手套的演示,以及玄甲瞬间制定出的详尽计划,已经用事实将他所有基于“经验”和“感觉”的质疑,都碾得粉碎。

林文渊则显得更加沉默,他推了推鼻梁上并不存在的眼镜(这是他思考时的习惯动作),目光锐利地扫过玄甲,又落到林霜华身上,最终低下头,飞快地在自己的便携终端(林家自带的、结合了部分现代技术与符文的小型设备)上记录着什么,显然是在全力分析和消化刚才接收到的海量信息,尤其是龙吟阁展现出的那种基于数据与算法的绝对理性。

而林霜华,这位林家当代的实际支柱,此刻心中掀起的波澜,远比表面看起来要剧烈得多。

她依旧盘膝而坐,维持着与地底那庞大存在的微弱共鸣,但大部分心神,却沉浸在一种前所未有的震撼与……自我审视之中。

她回想起玄甲制定计划时的场景——没有询问,没有讨论,只有基于林雅(她意识到那血脉感应数据被玄甲称为“林霜华女士的感知”,实则是源自林雅)的实时感应、宏观能量监测、环境报告等一系列冰冷数据的瞬间整合与推演。整个过程,快得令人窒息,精准得令人害怕。

这与林家,与所有古老传承者处理问题的方式,截然不同。

林家,包括她自己,遇到此类关乎重大、信息不明的事件,首先依赖的是血脉传承的模糊感应,是先祖留下的可能语焉不详的记载,是族老们基于各自经验(这些经验往往带有强烈的主观色彩和时代局限性)的激烈争论,最终由族长权衡利弊、甚至掺杂人情世故后做出一个“相对最优”的决策。这个过程,缓慢,低效,且充满了不确定性。

而龙吟阁呢?

他们依靠的是覆盖全球的精密监测网络(“谛听”、“观星”),是能瞬间处理海量数据、进行亿万次推演的超级人工智能(“天网”),是能将个体特殊感应(如林雅的血脉共鸣)量化、并作为关键参数融入模型的先进技术。他们的决策,基于的是尽可能全面的、实时的、客观的数据,排除了绝大多数人为的干扰和情绪的波动。

精准、高效、压倒性。

这六个字,不仅仅是形容他们的力量,更是形容他们整个思维和行动模式!

林霜华脑海中不由自主地浮现出之前龙吟阁成员的表现:玄甲那无视一切花巧、直指本质的能量抹除;云师那如同预知未来般的战术演算;磐山那凝练到极致的肉身力量;还有那能将慕容英剑法效能瞬间提升一个档次的“启明”手套……

这一切,都指向一个核心——龙吟阁已经建立起了一整套关于能量、物质、信息乃至生命形态的,全新的、高度系统化的认知和应用体系!这套体系,建立在严谨的科学方法论和强大的技术基础之上,其深度、广度和可拓展性,远远超越了依靠个体感悟、口耳相传、且极易断代的古老传承!

一种深沉的无力感,混合着豁然开朗的明悟,席卷了林霜华。

林家引以为傲的“龙吟交感”,在龙吟阁的监测体系下,或许只是一个有待深入研究的“特殊生物场现象”。林家千年来积累的修炼法门、战斗技巧,在龙吟阁的算法和优化技术面前,可能充满了可以量化的“冗余”和“浪费”。

他们视若瑰宝的传承,在对方眼中,或许真的只是一个颇具特色的“初始数据库”和“研究方向”。

这不是贬低,而是……降维打击。是两种文明层级之间的绝对差距。

“霜华,”林文渊的声音打断了她的思绪,他抬起头,脸色有些发白,将手中的便携终端屏幕转向她,上面是他刚刚初步建模分析的、关于地底异常体能量崩溃的几种可能路径,“根据玄甲提供的数据模型反推,他预测的崩溃时间点和两种后果……概率极高。尤其是能量湮灭导致的信息污染……我们林家古籍中记载的几次类似‘天倾’事件,与之特征高度吻合……”

他的声音带着一丝颤抖,那是对未知灾难的恐惧,也是对龙吟阁预测能力的确信。

林震岳也凑过来看了看,这位向来天不怕地不怕的悍将,喉结滚动了一下,闷声道:“他娘的……这帮玩技术的,脑子是怎么长的?这么复杂的东西,他们怎么就算得这么准?连哪里会先撑不住都标出来了!”他指的是被玄甲重点标记的东南、西北两个禁锢节点。

林家三人都陷入了沉默。

这种沉默,与之前被力量碾压时的绝望不同,是一种认清现实、意识到自身乃至整个传承体系在方法论和认知层面都已然落后的、更加深沉的震撼与茫然。

过了许久,林霜华才缓缓站起身,她胸前的精卫古玉光芒收敛。她看向依旧静立如雕塑的玄甲,清冷的声音中带着一丝不易察觉的沙哑:

“玄甲阁下,林家会全力配合。我会持续监控目标状态。震岳叔、文渊,我们准备出发,前往指定位置。”

她没有问“如果你们的预测错了怎么办”,也没有质疑“引流塔是否真的有效”。在绝对的数据和理性的逻辑面前,任何基于“感觉”和“经验”的质疑,都显得苍白而可笑。

玄甲微微颔首:“林家的感应数据至关重要。请保持通讯畅通,实时同步感知信息。‘天网’会据此微调引流塔的激活参数。”

他的回应依旧简洁、客观,仿佛只是在确认一个工作流程。

林霜华点了点头,不再多言,转身向殿外走去。林震岳和林文渊对视一眼,都从对方眼中看到了同样的复杂情绪,随即默然跟上。

走出论道堂,银杏谷内已是一片繁忙景象。慕容家的人正在快速集结,清点物资;唐门子弟身影在林木间闪烁,布置着无形的警戒;关外部落的人则围在一起,举行着简短而神秘的仪式,沟通着地脉之气……所有人,都在龙吟阁那张无形的时间表和任务列表驱动下,高效地运转着。

林家三人穿过这片繁忙,却感觉与周遭有些格格不入。他们仿佛是两个时代的交汇点,一边是延续千年的古老传统,一边是扑面而来、无法抗拒的技术洪流。

“霜华,”林文渊压低声音,语气沉重,“我们林家……以后该何去何从?”

林震岳也看了过来,粗犷的脸上带着前所未有的迷茫。

林霜华停下脚步,望向谷外阴沉下来的天空,金陵城的方向。那里,地底深处,一个古老的存在正在痛苦的挣扎,而它的命运,此刻却掌握在一群信奉“数据”与“算法”的“科学家”手中。

她沉默了片刻,轻轻抚摸着胸前的精卫古玉,感受着其中与远方血脉隐隐相连的温热,最终,用一种带着决然与一丝苦涩的语气,低声道:

“先完成眼前的任务。”

“然后……”

“或许,我们真的需要认真考虑一下,玄甲所说的……‘换个活法’了。”

林家的震惊,化为了沉重的沉默。而这沉默之下,是古老家族在时代巨轮前,不得不做出的、艰难而痛苦的抉择。

他们登上了龙吟阁安排的、没有任何标识、却拥有反重力悬浮技术的黑色运输车。车辆无声地滑出银杏谷,载着心思各异的林家三人,驶向那片正被无形阴霾笼罩的金陵古城,也驶向了一个充满未知与挑战的未来。

车窗外的景色飞速倒退,林霜华闭上眼,再次将心神沉入那地底的共鸣。

这一次,她除了感受到那巨龙的痛苦与愤怒外,似乎还隐约捕捉到了一丝……来自于极高远之处,冰冷而专注的“注视”。

那是龙吟阁的“眼睛”,正在俯瞰着整个棋盘。

而她,以及林家,都已然是这棋盘上,无法自主的棋子。

至少,现在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