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欢迎光临图书迷!
错缺断章、加书:站内短信
后台有人,会尽快回复!
图书迷 > 科幻小说 > 灵飞经:中微子纪元 > 第121章 理论之基-基础符文组的破译成功
  • 主题模式:

  • 字体大小:

    -

    18

    +
  • 恢复默认

第121章 理论之基-基础符文组的破译成功

龙吟阁,深藏于地下的主控中心,时间仿佛流逝得比外界更加缓慢而精确。巨大的环形光屏墙上,不再是金陵城的实时监控画面,取而代之的是无数流动的、闪烁着幽光的古老符文、复杂的能量流线图以及瀑布般刷新的数据流。空气中弥漫着一种与之前应对危机时截然不同的、高度专注的“静谧喧嚣”。

陈醒立于中央,目光如同最精密的扫描器,掠过那些由“天网”系统从玄明观青石板、慕容家及唐门提供的部分古籍残卷、乃至之前禁锢法阵崩解时捕捉到的能量碎片中,提取、整理出的海量符文数据。这些符文,是古老传承体系中最基础的“字母”,却也是通往其力量核心最关键的钥匙。

“进度。”陈醒的声音不高,却在安静的主控室内异常清晰。

苏青竹立刻调出汇总报告,语速平稳却带着一丝不易察觉的兴奋:“综合各方提供资料及自身采集数据,目前已初步整理出具有明确能量指向性的基础符文共计一千七百三十四个,疑似变体符文五百六十二个。已完成初步数字化建模与能量特征提取。”

她指向一面光屏,上面正以三维立体形式,展示着几个结构相对简单、却散发着不同能量波动的符文虚影。

“例如这个,”她放大其中一个形似火焰、边缘却带着细微螺旋纹路的符文,“源自慕容家提供的《基础符箓初解》残篇,传统释义为‘燃’。经过能量场模拟与物质干涉实验,确认其核心功能为加速粒子无序运动,表现为热能释放。其能量效率,在标准灵能驱动下,约为百分之三点七,大部分能量损耗于符文结构本身的不稳定波动及与环境能量的非必要耦合。”

她又指向另一个形如水滴、内部有网状结构的符文:“这个,唐门毒经附录中标记为‘蚀’。实际功能为催化特定分子链断裂,表现为腐蚀性。其作用具有高度选择性,对部分有机物效果显着,对惰性物质几乎无效。其能量流转路径存在明显冗余,若能优化,效能可提升至少五成。”

她的解说,已然完全脱离了“玄学”的范畴,而是将这些古老神秘的符号,当成了具有特定功能的“能量电路”或“化学分子式”在进行分析和解构。

“然而,真正的突破在于,”苏青竹语气加重,调出了另一组数据,“我们对之前禁锢法阵崩解时,捕捉到的几个核心控制符文碎片进行了逆向工程和‘天网’超频推演。”

光屏上,几个极其复杂、由数百个基础符文以特定拓扑结构嵌套、连接构成的复合符文组缓缓旋转。它们散发着一种令人心悸的、仿佛能引动空间本身的力量感。

“尤其是这个,”苏青竹将其中一个结构最为繁复、核心处如同有星辰生灭的符文组高亮显示,“根据能量残留特征及结构相似性比对,结合林雅学员提供的血脉感应数据中关于‘禁锢’与‘痛苦’的情绪波动频率,我们将其暂时命名为 ‘枷锁’核心单元。”

“经过超过七千四百万次的结构稳定性模拟与能量路径优化计算,‘天网’成功反推出了其部分稳定运行状态下的能量流转模型,并初步破译了其核心逻辑。”

她操作着界面,那复杂的“枷锁”符文组被层层剥离,最终显露出其最核心的几个能量节点和连接路径。

“该符文组的核心功能,并非简单的能量束缚,而是建立并维持一个局部的、稳定的高维能量场畸变区。”苏青竹的声音带着震撼,“这个畸变区会与目标生物(巨龙)的能量场及生命信息场产生强制性的深度纠缠,如同在其‘存在’层面上打入楔子,从而形成近乎绝对的禁锢效果。同时,它似乎还具备一种……能量虹吸与转化的次级功能,不断汲取目标的力量,并转化为维持自身运转以及……反馈回地脉的能量。”

“反馈回地脉?”陈醒捕捉到了这个关键信息。

“是的。”苏青竹调出另一组能量流向图,指向几个隐蔽的能量输出端口,“有微弱的、经过处理的能量,被引导回了金陵地脉网络。其性质……与那侵蚀巨龙的暗红色能量,有部分相似之处,但更加隐晦、有序。”

主控室内陷入短暂的寂静。

这个发现,意义重大!它不仅揭示了那古老禁锢法阵的部分工作原理——一种涉及高维信息干涉的顶级禁锢技术,更隐隐指向了一个更加骇人的可能性:那禁锢法阵,可能不仅仅是为了囚禁巨龙,更是在利用它,或者说,在“加工”它!那侵蚀性能量,或许并非单纯的外来污染,而是这“加工”过程的副产品,或者……是目的之一?

“能复现吗?哪怕是极小规模的模拟。”陈醒问道,目光锐利。

“可以尝试,但极其困难。”苏青竹神色凝重,“‘枷锁’单元的结构稳定对能量精度和空间结构要求极高,以我们目前的灵能操控技术,模拟成功率预计低于百分之零点一。而且,即便成功,其能耗也将是天文数字,仅能维持极短时间。”

就在这时,负责符文能量交互模拟的李慕白(云师)那边传来了新的进展。

“陈工!苏主任!”李慕白的声音带着压抑不住的激动,“我们在对一组常见的‘聚灵’基础符文进行不同能量频率的激励测试时,发现当输入频率与‘枷锁’单元中某个能量中转节点的固有频率形成特定谐波共振时,该‘聚灵’符文的能量汇聚效率,在短时间内提升了百分之四百二十!”

光屏上,一组原本平平无奇的“聚灵”符文,在特定频率的灵能注入下,骤然亮起,其汇聚周围环境能量的速度暴涨,形成了一个微型的能量漩涡!

“不仅仅是效率提升,”李慕白快速补充道,“其能量输出的稳定性也显着增强,波动率下降了近七成!这证明,这些古老符文并非死板的图案,它们对能量输入的‘品质’极其敏感!我们或许找到了一种通用的、优化基础符文效能的方法!”

优化基础符文效能!

这意味着什么?意味着龙吟阁可能掌握了一种方法,能够将那些古老传承中视为根基、却效率低下的符箓、阵法,进行“现代化改造”,使其效能倍增!这不仅是技术上的突破,更意味着龙吟阁有可能从根本上,开始重构古老传承的力量体系!

陈醒的眼中,终于闪过一丝清晰的光芒。那不是喜悦,而是一种看到前路豁然开朗的冷静评估。

基础符文组的破译成功,尤其是对“枷锁”单元的初步理解以及对基础符文优化方法的发现,其价值,甚至超过了暂时压制巨龙。

这标志着龙吟阁对“神秘侧”力量的认知,从被动观察和暴力破解,开始进入主动解析、理解和应用的阶段。

“将所有破译数据、优化算法纳入‘灵境’基础数据库,权限等级:绝密。”陈醒下令,“启动‘启明2.1’计划,基于优化后的基础符文组,开始设计新一代灵能装备原型。同时,成立‘高维信息场’专项研究组,重点攻关‘枷锁’单元涉及的技术。”

“是!”

整个主控中心的气氛,因为这一系列突破而变得灼热起来。研究人员们眼神发亮,仿佛看到了一个全新的、充满无限可能的技术宝库正在向他们敞开大门。

龙吟阁这艘巨舰,在展示了其毁天灭地的武力之后,终于开始亮出它在“知识”与“解析”层面,更加深邃、也更加恐怖的獠牙。

他们不再仅仅是将古老传承视为需要防范或利用的对象,而是开始像解剖标本一样,冷静地剖析其内在的机理,汲取其精华,并准备用科学的锤与砧,将其重塑成更符合自身需求的形态。

基础符文组的破译,是一个里程碑。

它意味着,古老传承最后的“神秘面纱”,正在被龙吟阁,以无可阻挡的方式,一寸寸揭开。

而那被暂时压制在金陵地下的巨龙,其身上所缠绕的、蕴含着更高层级秘密的古老禁锢,或许将成为龙吟阁下一个……最重要的“研究样本”与“技术源泉”。

归程之后,无形的威慑已然建立。

而此刻,一场针对力量本源的、更加深刻、也更加无声的“征服”,才刚刚拉开序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