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欢迎光临图书迷!
错缺断章、加书:站内短信
后台有人,会尽快回复!
图书迷 > 科幻小说 > 灵飞经:中微子纪元 > 第138章 全球灵子潮汐监测网
  • 主题模式:

  • 字体大小:

    -

    18

    +
  • 恢复默认

第138章 全球灵子潮汐监测网

苏青竹的“灵潮”假说,如同一道无声的惊雷,在砺锋谷最核心的圈层内炸响,带来的不仅是震撼,更是一种迫在眉睫的危机感与前所未有的行动力。理论的推测需要实证,潜在的灾难需要预警。李慕白深知,局限于龙吟阁一隅之地的观测,如同管中窥豹,根本无法把握那可能席卷整个世界的“灵潮”全貌,更无法预警那恐怖的“能量回归”大劫。

“我们必须看得更远,更广,更深。”李慕白在绝密会议上,指向一幅展开的、标注着已知各大宗门、秘境、险地以及部分荒芜区域的坤舆全图,“我们需要一张网,一张能捕捉整个星球灵子(假设的灵气基本单位)潮汐细微变化的,全球灵子潮汐监测网!”

这个构想的宏大程度,超越了龙吟阁历史上任何一次行动,甚至超越了传统宗门联盟的范畴。它要求将监测节点布置到世界的各个角落,包括那些灵气稀薄的荒原、危机四伏的秘境、乃至浩瀚无垠的深海和无人踏足的极地。

“这将是一项极其艰巨的任务,”陈醒的声音通过加密通讯传来,他虽在突破的关键期,仍分神关注此事,“技术、资源、人手,尤其是……其他宗门的信任与合作。”

“正因其艰巨,才必须去做。”李慕白语气斩钉截铁,“技术,我们砺锋谷来攻克。资源,倾尽龙吟阁库存,并寻找替代方案。人手,培养和派遣。至于其他宗门……”

他顿了顿,眼中闪过一丝锐芒:“我们不需要一开始就透露‘灵潮’假说,那会引起恐慌和不可控的混乱。我们可以用另一个他们无法拒绝的‘理由’——联合勘探灵脉资源,优化修行环境,共探飞升之秘。”

一个精心策划的、双线并进的计划迅速展开。

明线:“寰宇灵脉勘探与修行环境优化计划”。

由龙吟阁阁主亲自出面,以宗门联盟的名义,向各大正道宗门发出倡议。倡议书中,龙吟阁“慷慨”地分享了部分基于“法术数据库”和初期监测数据得出的、关于区域性灵气微循环与灵脉分布关联性的“初步成果”,展示了其技术在勘探灵脉、优化聚灵阵方面的巨大潜力。同时,隐晦地提及,对全球灵气环境的系统性理解,可能有助于破解上古以来无人飞升的谜团。

这份倡议书极具诱惑力。勘探新灵脉意味着实实在在的资源;优化修行环境能惠及所有弟子;而飞升之秘,更是所有高阶修士无法抗拒的终极诱惑。尽管仍有宗门心存疑虑,但在龙吟阁展示出的部分技术实力和共同利益的驱动下,大部分主流宗门都表示出了合作意向,同意龙吟阁在其势力范围内的特定地点,建立“联合灵脉观测站”。

暗线:才是真正的“全球灵子潮汐监测网”建设。

砺锋谷几乎停止了所有非关键性项目,集中最顶尖的力量,全力研发用于监测网的核心设备。

李慕白亲自带队,目标是打造三种级别的监测节点:

固定式主节点:计划建立在各大宗门同意合作的灵脉要害、地脉节点之上。它们体积相对较大,结构复杂,内置了超大型的灵能感应阵列、高精度频谱分析仪、时空坐标锚定器以及远程通讯法阵。其核心功能是持续监测宏观层面的灵子潮汐动向、能量流向、以及空间稳定性的细微变化,并能承受一定程度的恶劣环境和外力攻击。它们将是监测网的骨架。

移动式辅节点:通常由经过特殊改造的浮空舟或潜航法器搭载,负责对固定节点之间的广袤区域进行流动性扫描,填补数据空白,并对异常信号进行追踪和细化探测。

隐匿式微型节点:这是技术上的最大突破。它们只有拳头大小,外壳采用仿生或环境拟态材料,能量源是高效聚灵阵结合微型灵能电池,能够自主运行数十年。它们将被秘密投放在那些未经许可的、危险的或敏感的区域,如其他宗门的禁地、妖兽盘踞的险境、乃至魔道势力的边缘地带。它们负责收集最基础、最广泛的背景灵子密度和波动数据,是监测网的神经末梢。

所有节点采集的数据,都将通过加密的、多频段的灵波通讯链路,实时传回龙吟阁砺锋谷的“灵潮监测中心”。那里,一台耗资巨大、日夜不停运转的巨型“灵脑”正在进行最后的调试,它将负责处理海量数据,构建并实时更新全球灵子潮汐的动态模型。

苏青竹也参与到了监测网的建设中,她负责根据上古骨片的记载,结合地理堪舆古籍,推算出那些在“灵潮”周期中可能反应最敏感、变化最剧烈的“关键监测区”,为节点的布设提供理论指导。

楚风、赵明、孙焱等一批最优秀的年轻弟子被选拔出来,组成了一支支特殊的“布设小队”。他们经历了严格的培训,不仅要掌握监测节点的安装、调试和基础维护,更要学习野外生存、伪装、情报收集以及危急情况下的处置预案。他们将是这张无形巨网的实际编织者。

第一批固定式主节点,在与龙吟阁关系最密切的几个盟友宗门境内顺利建立。当第一个来自万里之外的、清晰稳定的灵子潮汐数据流汇入监测中心时,所有人都感到一阵激动。光幕上,代表龙吟阁及其周边区域的那一小块地图被点亮,上面开始浮现出细微的、实时变化的灵子流动图谱。

随后,搭载移动式辅节点的浮空舟悄然升空,驶向更遥远的未知之地。而如同种子般的大量微型节点,则由布设小队们,以各种隐蔽的方式,带向四面八方。

这个过程并非一帆风顺。

有布设小队在蛮荒雨林中遭遇了恐怖的上古异种,几乎全军覆没,仅有重伤的队长带回了宝贵的、记录了异种能量场特征的数据。

有移动节点在跨越无尽海时,遭遇了极端灵力气象,失去联系。

有秘密投放的微型节点,被某个敏感宗门的巡逻队发现,引发了外交纠纷,龙吟阁不得不付出一定代价将其赎回,并矢口否认其监测功能,只说是“失控的勘探法器”。

但困难和牺牲没有阻止网络的扩张。随着时间的推移,光幕上被点亮的区域越来越多,如同在黑暗的宇宙中,一颗颗星辰被逐渐点燃。从东海的惊涛到西域的黄沙,从北境的冰川到南疆的密林,无数细微的数据跨越千山万水,汇聚到砺锋谷,汇入那台日益强大的“灵脑”之中。

全球灵子潮汐监测网,这张承载着预警文明危机使命的无形巨网,正在悄无声息地,以一种前所未有的方式,笼罩整个星球。它不仅是龙吟阁理论自信和技术实力的体现,更是这个修真文明,第一次试图以集体的、科学的方式,去主动探测和理解那主宰着它们命运的、宏大的宇宙节律。

而随着数据的不断积累,那隐藏在平静表象下的、关乎“灵潮”与“大劫”的真相,也正一步步被揭开面纱。风暴来临前的预警,或许就藏在这日益密集的数据洪流之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