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欢迎光临图书迷!
错缺断章、加书:站内短信
后台有人,会尽快回复!
图书迷 > 历史军事 > 浅浅刷下短视频,老祖宗们全麻了 > 第352章 东汉“幼儿园”?宦官和外戚:怎么敢让他超过10岁的?!
  • 主题模式:

  • 字体大小:

    -

    18

    +
  • 恢复默认

第352章 东汉“幼儿园”?宦官和外戚:怎么敢让他超过10岁的?!

【大家都在调侃“东汉幼儿园”,但只有东汉的宦官和外戚才知道,】

【皇帝一旦超过10岁有多可怕。】

“10岁?那不就是小孩子吗?”

“对啊,10岁能知道什么,咱10岁的时候,就知道下雨天要往家跑。”

不了解东汉的百姓是这样说的,可身边读过些史书的人摇摇头,

“平常人家,10多岁的小孩子却是年少不知事,可神迹也说了,

这前提的条件是东汉,但凡了解一点的都知道,东汉这含金量啧啧。”

“很高吗?他们的皇帝很厉害吗?”

“可是还是小孩子诶?不应该是长大点才会比较厉害吗?”

【汉和帝刘肇】

【9岁上位,14岁联手宦官铲平灭掉了勒石燕然的外戚窦氏一族,

北伐匈奴,收西域,捶贵霜。】

【汉顺帝】

【10岁登基,直接发动\/政\/变\/,干\/\/翻外戚阎氏,并从阎太后手中夺回天子玺绶,亲政后继续强势打压外戚。】

【东汉的宦官和外戚势力,在顺帝一朝极大地被削弱。】

【汉质帝】

【8岁继位,因为看不惯外戚梁冀专权,骂他“跋扈将均”。】

【梁冀认为,小皇帝这么聪早熟,大了自己哪还驾驭得了,

于是下读鲨害汉质帝,质帝中读之后还说,如果有水喝还能活下来。】

【但是被梁冀制止,亖的时候年仅9岁。】

【汉桓帝】

【他更绝,在策所里密谋,一举屠鲨权倾朝野的外戚梁冀,还打击豪强,讨伐鲜卑,收复西域。】

【这成就放在哪个朝代都是中兴之主。】

天幕之下,百姓们的眼睛都瞪大了,

“乖乖,我都快要不认识这几个数字了,”

一人反复搓了搓眼睛,又揉了揉耳朵,确认自己看到的听到的真是准确无误之后,才不情不愿地接受了这个事实,

“天哪,还真是应了那句话,‘人和人的差别,真是不一般的大’!”

“我家的,在10岁的时候,能知道赚钱不容易知道节省,我都谢天谢地,

这些小……这些皇帝怎么能这么厉害?!”

他10的时候在做什么?

记不得了,反正都没有这些人厉害,

“才这么小,就知道事了,不光知道事了,还分得清敌人和自己人,还能取得这么大的成就!”

【怎么看也不是诸葛亮笔下的昏\/君,

如果不是何进和袁绍作亖,东汉还能维持个几十年。】

【就连汉献帝刘协在曹操眼皮底下,还能搞出“衣带诏”,禅位后居然能得以善终。】

【诸葛亮的出师表里,对桓灵二帝叹息痛恨,其实这俩放东汉已经算差的了。】

【谁也没想到后世的皇帝会这么抽象。】

【因为东汉的小皇帝都是傀儡,但其实这所巨大的“东汉幼儿园”,人人都是\/政\/\/治\/怪\/物。】

【老刘家的血脉指定有点说法,真是强得可怕。】

汉高祖时期,

吕雉第无数次庆幸,人这个生物身后没有尾巴。

“若是真的有尾巴……”

吕雉的视线毫无波澜地转移到身边,快得意到天上去的男人,

“那刘邦此人的尾巴,一定还在天上飘着不肯下来。”

刘邦是骄傲自豪坏了,双手叉腰,就算现在项羽在面前也不怕了。

“哈哈哈哈哈,乃公就是真正的天命之子!”

项羽那家伙算什么?

就算是祖龙始皇帝政哥,在他面前,

刘邦现在也是一点也不虚。

刘邦:你们都没我能生!你们都没我的基那啥来着因好!!!

【这些“幼儿园”雄主,放在哪个朝代都是中兴之主。】

【所以大臣们发现,刘家人就不得等他们成年。】

【一旦成年就自动解锁“帝王心术”。】

【这样的现象,堪称华夏历史上的“bug”设定。】

【等刘家人成年=给自己签发“亖亡通知书”。】

[汉桓帝的牛笔之处在于,从宫外招了几个小投,专门让他们学习投东西,

别人都以为他颠了,结果他从梁冀家里面投出了谋反的证据。]

“这么厉害?”

观众们被汉桓帝的操作看得一愣一愣的,

“果然是‘人不行就别怪路不平’,都这样的情况了,还能反败为胜?!”

还有人将自己代入到这种情况里,发现完全不行,

和权倾朝野的外戚大权臣斗,还得把他斗倒,这想想都发怵,更别说具体实施了。

[都说桓灵二帝差劲到极点,史书也是记录其无比荒唐,

我却总觉得他们是在用各种手段挣扎,不是为了荒唐而荒唐。]

[被抓到的时候,说的话也很抽象。]

[主要是能号令得动均队,明朝的皇帝就是没了均权,才开始易\/溶于水的。]

[汉代的均队是直接听令于皇帝的,且均政不分家,

上一秒还是文官在那拿着论语给你讲大道理,下一秒文官变武将提着大刀架\/你脖子上,让你跪着听我的大道理,]

[皇帝只要能走出宫去,就能找到自己的均队,然后反攻回去,

明代不一样,皇帝的诏令连内阁都出不去,更接触不到什么均队了。]

[桓灵二帝放汉是昏君,放其他任何一个朝代都算得上明君了。]

[说东汉“幼儿园”是因为人不敢让皇帝长大啊,老刘家的种一到成年自动觉醒。]

[汉灵帝想赌下一个刘秀,但是没想到后辈人太差劲了。]

[主要因为汉代未出现“皇帝轮流做,明年到我家”的观念,人心思汉的威力太大了。]

[刘协一点操作空间都没有,纯靠手法还搞出了个衣带诏。]

“我算是能理解东汉的那些外戚和宦官了,这样的人物,谁敢让他们安稳长大?”

“谁说不是呢?太可怕了!”

外戚和宦官们:呜呜呜呜呜,终于有人能理解我们了!

“可能还有一种情况,就是咳咳,”

人群里有心思比较活络的人,眼珠子转了转,设想了一种情况,

“就是,外戚和宦官们一开始的目的,一般都是奔着培养一个听话的,没意见没主见的去的,

没想到每一个都是有\/种的,每一个小皇帝都是有野心有能力的,”

另外的人茅塞顿开,自发地接话,

“然后,就想着把这个鲨了,换下一个听话的,结果……”

众人顺利地听懂了,就是没一个听话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