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把这几个集团放在一起火拼谁能赢?】
“那几个集团?”
观众们的眼睛都亮了,他们最喜欢看这种各方势力对上的戏码了。
【分别是刘邦的大汉集团,朱元璋的大明集团,李渊的大唐集团,以及铁木真的大元集团。】
被点到名字的人们,立马高高抬起头,
汉朝,刘邦看着这四个集团的名字,摸着下巴,
“这四个……不对,应该是三个?”
至于那个大元,刘邦不用脑子思考都知道,他们三家是不会带他玩的。
很不巧,另外两家也是这样的想法。
朱元璋:很不错,能有资格和咱对上的,就得是这样无比强悍的对手,
诶?这谁?哦!开局前的Npc!
李世民:开玩笑,我们三个自家人之间的游戏,还能带上你这个外人了?
【有一种说法是大元集团,因为他的版图应该是最大的。】
大元,见手底下的人纷纷摩拳擦掌,铁木真无奈扶额,
“喂喂喂,你们在激动什么?”
麻烦睁大眼睛看看,这三个是会让咱们上桌的人吗?
还想开局,开局直接结局好吧!
【可更常见的是,支持另一种走向的人更多。】
【抛开元朝不谈,我们先分析三大汉人集团的综合实力。】
“为什么抛开不谈?”
“因为第一个就会出局。”
这三位可不是什么好性子,在对外方面,三位恐怕连商量都不用,直接就开捶了。
刘、李、朱:没错没错,不用介绍元了,完全没必要嘛~
铁木真撇了撇嘴,
他就知道!
两汉两异还好,二对二还能努力一下,这一对三……
【不出意外,大元集团就是第一个出局的。】
【将从人员组成、领导才能、综合实力、建\/国难度等四个方面来具体分析。】
【大汉集团的cEo刘邦,手底下的人有统帅韩信、首席智囊张良、后勤主管萧何,还有主要战将曹参、樊哙、英布、彭越等人。】
【大唐集团的cEo是李渊,手底下有统帅李世民和李靖,首要战将李积、秦琼、尉迟恭、薛仁贵、侯君集等人,
首要谋士刘文静、魏征、杜如晦、房玄龄等,当然还有后勤主管李建成。】
【最后来到了大明集团,cEo朱元璋的手下有统帅徐达和常遇春,首要战将蓝玉、沐英、汤和以及李文忠,
首要谋士为刘伯温,后勤主管李善长。】
“人才济济。”
一位年轻人很是感慨地看着屏幕,没有转头轻轻开口,对着身旁的好友说道,
“你知道我现在的想法是什么嘛。”
“什么?”
“天下英雄如过江之鲫。”
每个朝代光是青史留名的英雄就有无数,能在上面留下一个为后人熟知的名字,得用多少的努力,耗费多少的天赋。
【除了清楚各个集团的人员组成之外,再来剖析一次啊各集团的领导才能。】
【在这三个集团中,领\/袖分别是刘邦、李渊和朱元璋。】
【一部分人的观点来看,就领导能力而言,刘邦的领导才能应该是排在榜首,其次是朱元璋,然后就是李渊。】
【先说刘邦,虽然他在军事上的才能,以及计策谋略的能力一般,
但是刘邦最大的特点,就是识人和用人的能力特别强,也就是说他的领导才能特别突出。】
【可以说刘邦是一个天生的组织管理型人才,所以大多人把刘邦排在第一位。】
【朱元璋虽然在军\/事方面的才能比较突出,但是他在领导用人方面,以及建\/国后对大臣的处理方式上,和刘邦比还是有一定差距的。】
“这个咱不认……只能认一半!”这是朱元璋。
他本人的逻辑是“他强任他强,你说我弱那就不行!”
“嘿嘿嘿,继续夸,不要停!”这是刘邦。
刘邦:乃公在领导方面的实力那是毋庸置疑,千万别想模仿乃公呦,
毕竟这是天赋,一般人学不来的~~~
【所以朱元璋只能排在第二。】
【至于李渊他在办事能力以及用人方面,都存在一定的问题。】
【如李世民和李建成权力的平衡上,李建成只是后勤主管,没有战\/功,没有d羽势力,
而李世民南征北战,立下赫赫战功,而且身旁拉拢了很多能臣猛将。】
【在两者这样悬殊的实际状况之下,可李渊偏偏立李建成为太子,这也为玄武门之变埋下了祸根。】
【不说别的,军\/事实力在武庙十哲李,光初唐名将就占了许多位。】
【不管是李世民、李靖、李积或者秦琼、尉迟恭,随便拉出来一个都是战\/神级别的人物。】
初唐,
李渊沉默地角落emo,“……”
想要辩解,却说不出理由,想要控诉却找不到对象。
他的初心一是“立嫡立长”,二则是想要维持天平的平衡。
可不曾想,却落到被两个儿子怨怪,里外不讨好的尴尬局面。
李建成想着:既然立了他为太子,那为什么还要给李世民那样大的权\/力和能人,一个没权没人的太子,那还是太子吗?!
李世民则想着:我手下都是能人和猛将,为父亲和大唐闯下了万里江山,为什么父亲还是要立李建成为太子?!
站在各自的角度,好像谁也没做错。
只能说李渊还是能力没到位,
在臣子之间维持平衡可以,在皇子之间……
只能说太小看人对那个位子的决心了。
还有最最重要的一点就是,孩子们太强了,他压不住啊。
但凡是他最强,好歹能强势调停一下两人的矛盾。
怎么个强势法,就看他的能力了。
同样一个问题,换成祖龙来,那完全不是问题。
就算是汉武帝,也到不了最后的那一步。
【但是朱元璋和刘邦集团能和这些人混为一谈的,也只有朱元璋和韩信了。】
【所以单从军\/事实力排名来说,第一是大唐集团,第二是大汉集团,第三是大明集团。】
【古话说“知己知彼,百战百胜”,还得从对手角度,来剖析一下他们三个集团的综合实力。】
【在这三个集团中,要数敌人最强的,当属大汉刘邦集团遇到的项羽了。】
【楚汉之争前期都是以刘邦战\/败居多,韩信转投之后才扭转了局面,
最终在兵仙的加持下,刘邦才战胜了霸王项羽。】
韩信嘴巴扁扁,直接一个歪头,潇洒躲开了刘邦投射而来的视线。
“亲爱的信……”
“闭!”
韩信简直要被气笑了,先不说他未来的结局如何,也不提“鸟尽弓藏”,就现实而言,
“陛下您在开玩笑吗?那我能行!”
“真的?”
还没等刘邦的笑容扩大,韩信抢先出声,
“毕竟是陛下先和臣开玩笑的~”
后者一顿,歪歪扭扭地摸到了生胖气的韩信身边,手肘还拱了拱人的衣袖,
“哎呀韩信,那是是乃……是我的不对,你放心,我以后肯定……”
誓言那是张口就来,那个诚心和忠贞的模样,换作哪个不知底细的人来,
还以为这人有多么多么的真心。
可把刘邦了解得透透的韩信,现在却和看负心人一般和刘邦对视。
“你在开玩笑吗?他们那边几个人?我这几个人?”
就算是机器人也没这么消耗的吧?
刘邦看了看上面的一连串名单,再看看自己这边。
“呃……”
好像?确实?
不说名将云集的初唐了,就连那朱元璋的团队也不是好惹的。
刘邦默默看了下朝堂上站着的名将,合计了一下,
发现好像只有把汉武帝的班底,就是卫青和霍去病为首的一众加上,好像还有希望。
“这好差不多,不然怎么打?”
韩信说话,刘邦这才发现自己好像无意识把话说出来了。
只能嘿嘿一笑,暂且揭过。
【而大明集团,朱元璋则面临的是陈友谅、张士诚以及北元。
过程中打的败仗比较少,基本上都是以完胜来结束。】
【他的战略主张的是从易到难,单线作\/战,逐个击破的原则。】
【过程中没有遇到像项羽那样强悍的对手。】
【而大唐李渊集团在扫平各方势力统一的路上,可以说根本就没有遇到过强劲的对手。】
【不管是王世充、窦建德又或是刘黑闼,李渊集团都是以实力碾压他们。】
【从各个集团的建\/国难度来看,这难度第一的,当属朱元璋建立的明朝了。】
【草根出生,由南向北统一,抗元及各方势力,无政\/治资\/源,无家族背景,长达20年的拉锯战,以及经济崩溃后的重建。】
【总结一下,就是开局一个碗,终局一片天。】
明朝,洪武时期,
“嘿嘿嘿咱就是这么厉害!”
你可以说咱老朱的人品不行,但你绝对不能说他的实力不行,
“咱还是有那么一战之力的,还能和唐太宗角逐一下二强。”
在这方面,朱元璋还是很有自信的。
【刘邦虽也是布衣出身,但也是官居泗水亭长,秦末乱世击败了项羽及六国复\/辟的势力。】
【楚汉之争,以弱胜强,重建了中\/央集\/权,整合了异姓诸侯。】
【第三则是李渊,建立了唐朝,消灭了以窦建德、王世充、刘黑闼为首的割\/据政\/权,迅速统一,
但依赖贵族支持,麾下能臣猛将众多,把握战\/时机遇的能力特别强,建国难度远远低于汉和明。】
【分析到现在,大家心中也是各有定数了。】
汉朝,武帝时期,
汉武帝紧紧皱着眉头,
“光看班底,太祖爷爷有点悬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