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欢迎光临图书迷!
错缺断章、加书:站内短信
后台有人,会尽快回复!
图书迷 > 历史军事 > 林冲君 > 第404章 太虚浮生论幽明 寒城送别定乾坤
  • 主题模式:

  • 字体大小:

    -

    18

    +
  • 恢复默认

第404章 太虚浮生论幽明 寒城送别定乾坤

莫斯科的冬日,铅灰色的云层低垂,仿佛凝固的巨毯覆盖着苍茫大地。云气深沉厚重,却又在看不见的高处酝酿着难以揣度的流动与变化,一如这片土地上正在激烈碰撞的理念。

金帐新立的议事厅内,炭火驱不散理念交锋的寒意。围绕着“繁衍中心”具体的优生政策,拔都及其麾下的蒙古将领、归附的欧洲勋贵幕僚,与林灵素展开了又一轮争论。

一位来自基辅罗斯的归附贵族,操着生硬的蒙古语建言:“殿下,既为优生,当效仿良马配种。当由智者(即他们这些贵族与将领)甄选健硕的战士与丰腴的女子,强制配对,如此方能产下最强壮的后代,如同筛选最优良的种子!” 此议得到了大多数蒙古将领的赞同,简单,高效,符合他们弱肉强食的认知。

拔都虽未明确表态,但眼神中流露出对此效率的认可。

林灵素拂尘轻摆,摇首反对:“人之为人,非牛马牲畜。强制配对,无视其意愿,如同将活生生的人视为无情的器物,此非‘优生’,实为‘造孽’。” 他目光扫过在场众人,声音清越却带着不容置疑的力量,“万物化生,自有其理。强扭之瓜不甜,强配之缘不睦。若无情感之纽带,家庭之温情,所育子嗣,纵然体魄强健,其心何依?其情何归?一个充斥无根之人的国度,如同沙上筑塔,倾覆只在旦夕之间。”

他重申自己的主张:“当重连接,重那基于两情相悦的爱情,基于血脉亲情的自然纽带。唯有在自愿、互敬、充满期待中孕育的生命,方能承接父母的祝福与天地的和气,身心俱健。此方是长久之计,亦是天道人伦所在!”

争论未休,但窝阔台巡视的期限已至。大汗将启程返回都城和林,主持帝国全局。

莫斯科城外,寒风凛冽,卷起地上的雪沫,扑打在送行众人的脸上。铅灰色的天幕下,广袤的原野更显苍凉。窝阔台已翻身上马,拔都与众将躬身相送。

林灵素上前一步,对着马上的窝阔台,亦是说给身旁的拔都与所有送行者听,他仰头望向那变幻无端的厚重云层,声音穿透寒风,朗朗诵道:

“气坱然太虚,升降飞扬,未尝止息,易所谓「絪缊」,庄生所谓「生物以息相吹」、「野马」者与!此虚实、动静之机,阴阳、刚柔之始。”

他借张载之言,阐述宇宙本源。这充斥天地、运动不息的气,正是创造万物的根基。其聚散、升降、清浊,化生了风雨雪霜、山川万物,乃至一切有形无形之象。

“浮而上者阳之清,降而下者阴之浊,其感遇聚散,为风雨,为雪霜,万品之流形,山川之融结,糟粕煨烬,无非教也。” 他指向天空、大地、寒风,意指这自然万象本身,就是天道运行的示现,蕴含着无穷的智慧。

随即,他话锋一转,切入核心:

“气聚则离明得施而有形,气不聚则离明不得施而无形。方其聚也,安得不谓之客?方其散也,安得遽谓之无?”

气凝聚则成为有形之物(如人),散开则归于无形。有形之物如同过客,终会消散,但能因此就说那无形的状态是“无”吗?显然不能。

“故圣人仰观俯察,但云「知幽明之故」,不云「知有无之故」。” 圣人所探究的,是幽隐(无形)与显明(有形)之间转化的缘由,而非固执于“有”和“无”的绝对概念。

“盈天地之间者,法象而已;文理之察,非离不相覩也。方其形也,有以知幽之因;方其不形也,有以知明之故。”

天地间充满的是各种现象与形象,要观察其纹理规律,不能脱离事物(“离”指丽,附着)去空谈。当它有形时,我们可以借此推究它幽隐未形时的原因;当它未成形时,我们也应能预知它未来显明的轨迹。

诵毕,林灵素对窝阔台深深一揖:“大汗,人之结合,子嗣之育,亦是这天地之气感遇聚散,自有其幽明之故,非可全然以人力强求、规划。望大汗明察。”

寒风卷过,窝阔台端坐马上,目光深邃,望着林灵素,又扫了一眼若有所思的拔都,最终看向那铅灰色、仿佛蕴藏着无限生机的天空。他没有直接评论双方的争执,只是沉声道:“国师之言,朕记下了。拔都,莫斯科之事,你与国师,当如这天地之气,虽有清浊升降,终须感遇聚散,寻其中道。”

言罢,一夹马腹,在亲卫簇拥下,绝尘而去。

送别的人群渐渐散去。拔都站在原地,望着父汗远去的方向,又回头看了看身边神色平静的林灵素,最后将目光投向脚下这片正在孕育着未知的土地。林灵素引用的那段关于“气”与“幽明”的宏论,依旧在他脑海中回荡,冲击着他固有的认知。

天穹下,云层似乎裂开了一道细微的缝隙,一缕微弱的天光,勉强穿透下来,照亮了雪原上几株顽强挺立的枯草。

理念的种子已然播下,能否在这片寒冷的土地上生根发芽,尚需时间的酝酿,与更多“气”的感遇聚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