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载光阴,不仅让已成家者的人生步入新境,更让年轻一代的俊杰,开始崭露头角,谱写属于自己的篇章。
云府唯一的嫡子云怀瑾,如今已是弱冠之年的英挺青年。他自幼聪慧,虽生长在巨富之家,经商奇才的父亲云默、姐姐云慕卿,但他却并未选择继承家业,反而对科举仕途展现出了浓厚的兴趣与天赋。
云默虽是一代皇商,富甲天下,内心深处却始终存着一丝“万般皆下品,惟有读书高”的士大夫情结。见儿子有志于此,自是倾力支持,为他延请名师,创造最好的学习环境。苏婉如更是悉心照料儿子的生活起居。
云怀瑾也不负众望,勤奋刻苦,学识扎实。去年秋闱,他一路过关斩将,高中举人。今岁春闱,更是再接再厉,金榜题名,高中一甲第二名——榜眼!
琼林宴上,二十岁的云怀瑾身着进士服,英姿勃发,气质清雅,在一众新科进士中尤为引人注目。景和帝夜宸宇对皇后的这个嫡出外甥的表现十分满意,在御前奏对时,见他不仅经义文章出色,对实务亦有其独到见解,并非死读书之辈,龙心大悦。
“云爱卿教子有方啊!”景和帝对陪同赴宴的云默笑道,“怀瑾年少英才,沉稳干练,颇有乃父之风,更兼有经纬之才,实乃国之栋梁。”
不久,皇帝下旨,授云怀瑾翰林院编修之职,准其入翰林院深造。这不仅是对他才学的肯定,更是对其未来的期许。清贵无比的翰林院,乃是储相之地,云怀瑾由此起步,前途不可限量。
云默接到圣旨时,激动得热泪盈眶。儿子走的,是他未曾走过的“正途”,却以如此耀眼的方式,实现了他内心深处对“光宗耀祖”的期盼。云家,终于不仅仅是以富闻名,更是在仕林之中,扎下了坚实的根基。
更让云默夫妇欣喜的是,皇帝在褒奖云怀瑾的同时,竟亲自做媒,将安远侯府的嫡次女,年方十六、素有才名的谢芷兰小姐,赐婚于云怀瑾!
安远侯府是世袭罔替的勋贵,门第高华,与清流云家联姻,正是相得益彰。谢小姐性情温婉,知书达理,与云怀瑾堪称良配。云默与苏婉如对这门婚事满意至极,立刻开始筹备儿子的婚事,云府即将再迎喜事。
此时韩府云碧初与韩震的两个儿子,这五年间也已成长起来,各自选择了不同的道路。
长子韩清瑜,年已二十。他继承了父亲韩震的沉稳与书卷气,走的是科举之路。两年前已考中秀才,如今正在京中最好的书院刻苦攻读,准备接下来的乡试。他学业扎实,性情温和,是韩家的希望所在。
次子韩清珏,年十九。则完全继承了母亲的坚韧与姐夫苏安邦的勇武,对科举毫无兴趣,一心向往沙场。他自小跟着父亲习武,弓马娴熟,拳脚功夫扎实。去年已通过武举初试,如今在京畿大营担任一名低级军官,从最基层做起,磨练自身。他性格跳脱却不失勇毅,在军中颇得上下喜爱,苏安邦对这个小舅子也多有照拂指点。
看着两个儿子一文一武,各有前程,云碧初与韩震倍感欣慰。韩家虽非顶级勋贵,但家风清正,子女争气,又与云家、苏家、瑞王府,乃至皇室关系密切,未来可期。
瑞王府的夜明轩已能背诵《论语》,苏安邦家的苏澈开始扎稳马步,云慕卿的林景行咿呀学语,东宫的夜明臻蹒跚走路,公主府的沈知书拿起画笔……
新一代的生命在茁壮成长,他们延续着父辈的荣光,也必将开创属于自己的未来。
而联结着这一切的,是那张以苏婉清为核心,不断延伸、加固的家族网络。血脉、姻亲、共同的记忆与利益,将瑞王府、将军府、云府、韩府、林府、东宫、公主府紧密地联系在一起。
他们或在朝堂之上挥斥方遒,或在商界之中运筹帷幄,或在军营之内砥砺锋芒,或在翰林院中潜心学问,或在府邸之内教养儿女……
这棵家族大树,历经风雨,根基深植,枝叶繁茂,郁郁葱葱。它承载着过去的荣耀与伤痛,沐浴着当下的安宁与繁华,更孕育着未来的希望与无限可能。岁月流转,烟火人间,故事,还远未结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