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欢迎光临图书迷!
错缺断章、加书:站内短信
后台有人,会尽快回复!
图书迷 > 其他类型 > 重生之世子妃有毒 > 第274章 新帝登基,摄政辅国
  • 主题模式:

  • 字体大小:

    -

    18

    +
  • 恢复默认

第274章 新帝登基,摄政辅国

时光如水,静默流淌,三年光阴倏忽而过。

腊月刚过,京城仍笼罩在一片肃杀的寒意中,但皇宫内却弥漫着一种不同寻常的紧张与肃穆。年届四十八岁的皇帝夜宸宇,在执政二十三载后,于一个雪后初霁的清晨,在太极殿召集群臣,颁布了一道震惊朝野的诏书。

诏书言简意赅,却字字千钧。皇帝以“近年颇感精力不济,恐负社稷重托”为由,宣布禅位于东宫太子夜弘璟,自居太上皇,移居西内颐养天年。皇后苏婉星晋为皇太后,随太上皇一同迁居。

此诏一出,虽早有风声,但满朝文武仍感震动。陛下春秋正盛,虽非壮年,却也远未至老迈,何以突然禅位?然而,细想之下,又觉在情理之中。太子夜弘璟已过而立之年,监国多年,处事沉稳,才干卓越,在朝中威望日隆。太上皇此举,既是出于对太子的信任与锤炼,亦是为帝国平稳过渡、避免未来可能的动荡所做的深谋远虑。

更让众人瞩目的是诏书中的另一项重要任命:新帝登基后,册封瑞王夜承瑞为摄政王,总领朝政,辅佐新君。

瑞王夜承瑞,时年三十三岁,乃皇太后嫡亲外甥,新帝嫡亲的表兄。其父夜无殇是皇太后苏婉星的亲姐夫,其母苏婉清更是皇太后的亲姐姐。这层紧密的血缘关系,加之夜承瑞自身在朝堂十余年展现出的非凡政治手腕与卓着功绩,使其成为摄政王的不二人选。此任命既是对其能力的绝对认可,亦是巩固皇权、维系朝局稳定的关键一环。

登基大典定于半月后的黄道吉日。

是日,天朗气清,惠风和畅。古老的皇城被装点一新,旌旗招展,仪仗森严。文武百官身着崭新的朝服,按品级肃立于汉白玉铺就的御道两侧,静候新君的来临。

吉时已到,庄严肃穆的礼乐响彻云霄。

已正式卸下皇帝身份的夜宸宇,身着太上皇常服,与凤冠霞帔的皇太后苏婉星,并肩坐于太极殿一侧的帘幕之后,目光平静地注视着殿外。苏婉星轻轻握了握夫君的手,眼中是全然的理解与支持。她知道,他们的儿子已经准备好了,而他们,也该去过一过属于自己的人生,将这片锦绣江山,交给下一代去描绘。

太子夜弘璟,身着十二章纹衮服,头戴十二旒冕冠,面容沉静,步履稳健,在引礼官的导引下,一步步踏上那象征着至高权力的御阶。他的身影挺拔,目光坚定,虽年仅二十九岁,却已具备了一代帝王应有的气度与威仪。

终于,他立于御座之前,转身,面向群臣。

山呼海啸般的“万岁”声浪,自殿内传至殿外广场,层层叠叠,响彻寰宇。夜弘璟缓缓落座,接受百官朝拜。这一刻,他正式成为这个庞大帝国的新主人,年号定为“景和”,寓意河清海晏,时和岁丰。

登基仪式后,便是隆重的册封典礼。

新帝夜弘璟亲自宣读了册封瑞王夜承瑞为摄政王的诏书,授以金印紫绶,赋予其“赞襄政务,总摄机枢”之权。诏书中盛赞夜承瑞“器识宏远,文武兼资,公忠体国,堪为柱石”。

夜承瑞出列,跪接诏书印信。他今日亦穿着亲王礼服,气度雍容,面对这至高荣誉与千钧重担,神色依旧沉稳,不见丝毫骄矜。他深深叩首,声音清越而坚定:“臣,夜承瑞,领旨谢恩!必当竭尽股肱之力,效忠陛下,匡扶社稷,死而后已!”

这一刻,表哥与表弟,君王与臣子,帝国最有权势的两位年轻人,目光在空中交汇,是信任,是托付,亦是共同开创未来的决心。

册封礼成,新帝夜弘璟,即景和帝,颁下登基后的首道恩旨,大赦天下,减免赋税,与民更始。

退朝后,新帝在养心殿单独召见了摄政王夜承瑞。

褪去繁复的礼服,换上常服的景和帝显得轻松了些许,他亲自执壶,为夜承瑞斟了一杯茶。

“表哥,今后这千斤重担,就要你我兄弟一同扛着了。”景和帝语气诚恳,带着显而易见的依赖。

夜承瑞双手接过茶盏,神色郑重:“陛下信重,臣必不负所托。朝中诸事,臣会尽心梳理,遇有疑难,再请陛下圣裁。”

“有表哥在,朕心安矣。”景和帝微微一笑,“只是,如此一来,表哥怕是更要辛劳,难有闲暇陪伴姑母与表嫂了。”

“为国尽忠,份所应当。家母与静姝皆深明大义,定能理解。”夜承瑞答道。他深知,从这一刻起,他的身份已截然不同,他不仅是瑞王府的支柱,更是整个帝国运转的核心之一。

与此同时,摄政王府内虽不似皇宫那般典礼隆重,却也充满了喜悦与自豪的气氛。

苏婉清与夜无殇坐在正堂上首,听着下人们带回宫中的消息,脸上露出了欣慰的笑容。儿子被委以摄政王的重任,这是对他能力的最大肯定,亦是夜氏皇族与苏氏家族荣耀的延续。

“孩子们都长大了,能担事了。”夜无殇感慨道,拍了拍老妻的手。

苏婉清微笑着点头,眼中却有晶莹闪烁。她想起了许多年前,那个在世子府中战战兢兢、如履薄冰的庶女,何曾想过能有今日?她的儿子,成为了权倾朝野的摄政王,她的家族,与皇权紧密相连。这其中的酸甜苦辣,唯有自知。

林静姝带着孩子们在一旁,十三岁的夜明轩小脸绷得严肃,似乎也在思考着父亲的新身份意味着什么;十二岁的夜明远则挥舞着小拳头,嚷着将来也要像父亲一样厉害;十一岁的夜瑾萱依偎在母亲身边,眨着大眼睛,虽不全懂,却也感受到家中不同往日的氛围。

消息传到骁骑尉府,苏安邦与韩清瑶亦是欢喜。苏安邦为两位外甥感到骄傲,同时也深知责任重大,他如今在京畿大营任职,更是下定决心要练好兵,为摄政王外甥、为新帝外甥稳定京畿,保驾护航。

云慕卿在玲珑阁内得知此事,亦是心潮微澜。她与夜承瑞、夜弘璟自幼一起长大,见证了他们从青涩到成熟的历程。如今一个为帝,一个摄政,这帝国的未来,将在这对表兄弟手中谱写新的篇章。而她,亦会在自己的领域内,继续发光发热。

皇宫西内,已卸下重担的太上皇夜宸宇,正与皇太后苏婉星对弈。

听着远处隐约传来的钟鼓礼乐声渐渐平息,夜宸宇落下一子,淡然道:“总算是……交出去了。”

苏婉星看着他眉宇间那抹卸下重负后的轻松,温婉一笑:“璟儿和瑞儿都是好孩子,他们会做得比我们更好。往后,我们便看看花,听听曲,含饴弄孙,可好?”

“甚好。”夜宸宇握住老妻的手,眼中满是历经沧桑后的平和与满足。

新旧交替,权力平稳过渡。景和时代的帷幕,由一位年轻有为的皇帝和一位沉稳干练的摄政王共同拉开。前方或许仍有风雨,但此刻,所有人都对这片江山的未来,充满了崭新的期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