穿越者穿越到古代,最大的成功不在于娶了多少个美女——虽然他也有。不在于掌控天下权柄——虽然他也掌握了翼州权柄。
而是在于让百姓过上好日子,用自己前世的知识,让一个地方实现超越古代落后的文明。
现在翼州的文明——科技、民生的富足,已经超越了这个时代,五百年以上。
真正改变了亿万普通人的命运,打破了古代王朝周期性崩溃和百姓惨死的宿命。
苏文不但做到了以上几点,甚至还让全世界,对东方人发自内心的尊敬!让翼州人不但活的富足,还活的无比自豪。
这才是穿越者的终极成功!
……
翌日清晨,苏文让林易等人将赵莽,以及其归降的禁军前往军营,或是打散编入军队之中,或是遣散为普通百姓。
而自己则是带着冯良才、郑进等文官,带着皇帝和李承恩返回翼州府衙。
宽阔的官道上。
皇帝和他的忠仆李承恩,再次被眼前的景象钉在了原地。
那里停着几辆黑色的“怪物”,它们没有马匹牵引,造型方正流畅,黑色的漆面在晨光下反射着耀眼的光泽——正是苏文口中名为“汽车”的座驾。
“此…此乃何物?无需畜力,如何行走?”皇帝忍不住发问,声音带着一丝他自己都未察觉的颤抖。
他和老太监李承恩就像是没见过世面的乡巴佬一样,感到无比神奇。
苏文并未多作解释,只是拉开车门,示意众人上车。“代步工具而已,陛下请。”
皇帝见状抬步就要入内。
看到代步的方式居然是钻进‘铁盒子里’,李承恩急忙阻拦:“陛下,小心有诈!”
“大伴多虑了,朕相信苏爱卿。”皇帝不疾不徐的说道。苏文想要害他的话直接动手就行,根本不需要玩这些花样。
同时他也很清楚自己的处境,到了‘权臣’的地盘,就只有顺从。
那样还能保留皇帝的体面。
当汽车引擎启动,发出低沉轰鸣并平稳驶出时,车厢内的皇帝和老太监李承恩几乎同时绷紧了身体,死死抓住车内所能抓住的一切。
这是这位曾经上吊的末代皇帝,以及对皇帝忠贞不二,想要殉主的忠仆老太监,此生都未曾有过的全新体验。
看着窗外飞速倒退的景物,感受着远超马车所能提供的平稳与速度,他们脸上的震惊无以复加。
前一日还在体验自尽的绝望,现在马上体验平稳飞驰,风的速度!
风透过微微降下的车窗吹入,带来的不是马蹄扬尘的土腥,而是纯粹的速度感。
皇帝内心骇然:“不食草料,不眠不休,力大无穷且迅如奔雷……翼州之术,竟已通神至此?”
“这就是大量朝堂上,那些大臣们所瞧不上的奇技淫巧。”冯良才感慨万千,他是一位大儒,之前他也曾经和别的儒者一样觉得这些东西是奇技淫巧,也曾不屑一顾。但他跟在苏文身边日久,经过长时间的观察之后,观念已经转变,已经认识到了科技的力量。
他现在可以说是‘新大儒’,而非之前的古董大儒。
汽车驶入翼州主城。
当城市的全貌逐渐展现在车窗之外时,皇帝感觉自己仿佛闯入了一个光怪陆离的梦境,或者说,一个他无法理解的未来世界。
宽阔平整的马路,足以容纳数辆汽车并排行驶,车流、人流在一种无形的规则下井然有序。
道路两旁,不再是传统的木质或砖瓦平房,而是拔地而起的高楼大厦!这些建筑多以灰白石材和某种巨大的玻璃幕墙构成,线条硬朗,动辄五六层,甚至十余层高,巍峨耸立,遮蔽了天空。阳光照射在玻璃上反射出刺眼的光芒。
街上行人如织,男女老少衣着整洁,面色红润,步履匆匆却不见彩色与惶恐。临街的店铺橱窗明亮,商品琳琅满目,许多东西他甚至叫不出名字。更远处,一些工厂高大的烟囱正冒着白色的蒸汽,与几座建筑工地上的塔吊共同勾勒出一幅繁忙而充满生机的图景。
这与他在大梁京城看到的狭窄街道、低矮房屋、面黄肌瘦的百姓形成了天堂与地狱般的对比。他那颗心脏被工业文明的宏伟成就冲击得心神摇曳,一种巨大的、难以言喻的落后感和渺小感,几乎将他吞噬。他喃喃道:“这……这里还是人间吗?”
汽车最终在城中心最为宏伟的一片建筑群前停下。这里便是翼州的核心——府衙街。
街道肃穆整洁,守卫森严但纪律严明。然而,更让皇帝等人瞳孔收缩的是,在府衙大门外,竟然聚集着许多形貌各异、服饰奇特的外国人!
有金发碧眼、身着笔挺西洋礼服的白人;有裹着华丽头巾、身穿长袍的阿拉伯商人;有皮肤白皙、戴着硕大宝石耳环的南洋人……
他们看到翼州的繁华和先进之后,也是神态恭敬、露出羡慕之色。
而翼州百姓一个个对外国人彬彬有礼,神态里却透露出,一股发自内心的自豪与骄傲,他们的礼貌和笑容仿佛在说:看啦,全世界的人,都羡慕和尊敬我们。
我们翼州是全世界的标杆!
“我东方人,何时活的如此顶天立地了!?”皇帝心中颤抖。要知道大梁王朝的百姓们,此刻还在易子而食在地上爬着求生。
而李承恩心中却是五味杂陈,他身为皇帝身边的内侍,早就习惯了弓着身子走路。而翼州百姓却是一个个挺直腰杆,面有笑容。
算了,我没有蛋,能够苟全性命已经是陛下最大的恩典,他心中想道。
宏伟的知府衙门就坐落在前方。
门口已经有一大群外国人在等候,等候苏文这位‘翼州之主’的回归。
苏文之前是去救皇帝了,耽误了不少事情。
这群玩国人无一例外,都规规矩矩地排着队,或安静等待,或低声交谈,脸上带着恭敬甚至谄媚的笑容手中捧着各式各样的国书与礼单。
看到苏文回了府衙,一名官立刻迎了上来,“大人,各国使臣已经等候了十日,有的甚至已经等了月余就等大人回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