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欢迎光临图书迷!
错缺断章、加书:站内短信
后台有人,会尽快回复!
图书迷 > 都市言情 > 我有九层宝塔 > 第8章 强制抽取
  • 主题模式:

  • 字体大小:

    -

    18

    +
  • 恢复默认

“我需要一间独立分析室,还要所有挑战的完整录像和所有相关数据。”

凌砚转身对马库斯说,语气坚定,“我要在 7 小时内拼凑出完整的规则体系,主动挑战书店禁区,不能让强制抽取发生。”

马库斯愣了一下,随即用力点头,伸手按下旁边的呼叫器:“立刻准备核心分析室,调取书店禁区所有资料,优先供应权限!”

他带着凌砚快步走向走廊深处,脚步比来时快了许多 —— 在无数次失败与绝望后,这个第二位成功的挑战者,似乎成了人类挑战的诡异的新的希望。

走廊两侧的应急灯在地面投下快速移动的影子,像在为这场与时间赛跑的战斗,敲响了序幕的钟声。

协会核心分析室藏在总部地下三层,厚重的合金门推开时,一股带着凉意的科技风扑面而来。

整个空间呈环形布局,中央矗立着一台高两米的 “帧级解析仪”—— 银灰色的机身布满细密的线路,顶端的全息投影镜头泛着淡蓝色的光,能将直播录像拆解到每 0.1 秒,连画面中灰尘的轨迹都能清晰捕捉。

凌砚坐在环形控制台的主位,面前的弧形巨幕宽十米,正定格在书店禁区挑战录像的关键帧:

资深研究员的手悬在一本烫金封面的禁书上方,指尖距离书页不足一厘米,背景中禁书区的蓝色灯光正以每秒三次的频率闪烁。

“从 01:00:00 开始,0.1 秒 \/ 帧推进,重点标注书籍摆放坐标、灯光亮度变化、研究员的生理微反应。”

凌砚对身旁操作仪器的助手说。助手按下启动键,巨幕上的画面以极慢的速度流动:01:00:00.0,研究员拿起一本深蓝色封面的《物理定律》,书脊上印着白色的刻度 “2”。

01:00:05.3,他读完最后一页,转身走向相邻的书架,手指无意识地摩挲书脊;01:00:07.8。

书籍被放回错误的书架,画面右下角突然闪过一缕淡灰色雾气,像薄纱般缠绕住研究员的手腕,雾气持续 0.5 秒后消散,他的手腕微微颤抖了一下 ——

显然是感受到了轻微的灼痛感。

“规则 2 补充:错位摆放书籍触发‘警告级惩罚’,雾气浓度约 5%,无致命风险,但累计 3 次警告后,雾气会直接包裹躯干,触发湮灭。”

凌砚拿起电子笔,在虚拟笔记本上快速记录,起源 001 的全息面板同步生成规则图谱,【已知规则】一栏新增一行细节,旁边配着雾气浓度的动态曲线。

画面继续推进到 01:30:00.0,研究员在同一处蓝色灯光区域已停留满 30 分钟。

头顶的灯光突然从稳定的亮蓝色,变成忽明忽暗的浅蓝色,闪烁频率逐渐加快。研究员似乎早有准备,立刻合上手中的书,快步走向十米外另一处蓝色灯光区 ——

他刚离开,原区域的灯光就彻底熄灭,地面残留的淡灰色雾气像藤蔓般蜷缩,几秒后消失。

“规则 4 推测:蓝色灯光区域单次停留不可超过 30 分钟,超时后灯光熄灭,区域内会生成‘滞留惩罚雾’,接触后会触发二次警告。”

马库斯端着两杯热咖啡走过来,杯壁上印着的协会徽章在冷光中泛着微光。

他将其中一杯递给凌砚,手指点了点巨幕上即将出现书灵的帧画面:“我们还发现一个关键规律 ——

禁书区的蓝色灯光每暗一次,书灵出现的概率就提升 30%。

你看这里,02:15:30.2,灯光第三次变暗时,书灵从《时空简史》的书架后探出头,它的指尖泛着白色微光,刚好落在书脊的银色纹路上。

让纹路亮度提升了一倍,像在‘标记’这本书,引诱研究员去拿。”

凌砚接过咖啡,指尖传来温热的触感,却丝毫没有分散注意力。

他让助手将画面定格在书灵出现的瞬间,放大书灵的轮廓:“书灵的攻击方式是什么?

物理攻击有效吗?

之前的挑战者有没有尝试过对抗?”

“书灵是纯粹的能量体,子弹、刀具都能穿透它,没有任何效果。”

马库斯调出一段尘封的录像,画面中一名穿着黑色作战服的挑战者,举着军用匕首刺向书灵,匕首直接穿过虚影,没有造成任何伤害。

反倒是书灵突然加速,绕到挑战者身后,引导他撞向一本刻度 “5” 的禁书 ——

淡灰色雾气瞬间爆发,挑战者连惨叫都没发出,就彻底湮灭。

“唯一有效的方法是强光,之前有个挑战者用战术手电筒照射书灵,它会瞬间后退,消失在黑暗中。

但强光不能持续用超过 5 分钟,否则会触发‘光源惩罚’,所有应急灯光都会熄灭,只能在黑暗中摸索,风险更高。”

分析室的挂钟时针悄然指向凌晨 1 点,墙面的电子屏上,书店禁区的红色倒计时跳动着【5 小时 30 分 12 秒】。

突然,尖锐的警报声划破寂静,助手的手指在控制台上来回敲击,脸色瞬间发白:

“部长!禁区监测系统报警!书店禁区,已有 5 人被淡灰色雾气标记,是强制抽取的候选者!”

凌砚立刻起身,走到监测屏前。屏幕上分成五个小窗口,每个窗口对应一名候选者的实时画面:

第一个窗口里,19 岁的莉娜穿着蓝白相间的校服,抱着一摞《规则学基础》在图书馆的书架间奔跑。

她的身后,淡灰色雾气像有生命的潮水,紧紧追着她的脚步,所过之处,书架上的书籍纷纷掉落,发出 “哗啦” 的声响。

莉娜的书包带断了一根,书本散落在地,她却不敢回头捡,眼泪混着汗水从脸颊滑落,嘴里喃喃着 “妈妈,救我”。

第二个窗口,35 岁的罗伊正坐在家中的沙发上,冷静地收拾战术背包。

他穿着洗得发白的旧军装,手指熟练地将多功能军刀别在腰间,又塞进两包压缩饼干和一瓶纯净水。

窗外的雾气已漫到阳台,他却没有丝毫慌乱,甚至还检查了一遍手机电量,将家人的照片放进内兜。

第三个窗口,28 岁的艾米坐在咖啡馆的角落,面前的拿铁早已凉透。

她看着窗外漫进来的雾气,眼神麻木得像结了层冰。左手腕上还留着上次面包店挑战时被雾气灼伤的疤痕,她无意识地摩挲着疤痕,对逼近的雾气毫无反应 ——

显然,多次失败已让她失去了反抗的勇气。

第四个窗口,42 岁的杰克在工厂的维修车间里,快速拆卸着一台旧机床的零件。

他戴着厚厚的老花镜,手指有些粗糙,却异常灵活,将螺丝刀、扳手、万用表一一塞进工具箱,最后还不忘放进去一个自制的应急电源 ——

那是他为应对突发断电准备的。

第五个窗口,30 岁的索菲亚正在医院的急诊室里整理急救包。

她穿着白色大褂,动作专业而迅速,将抗雾药剂、无菌绷带、止血凝胶、强心针剂分类摆放,甚至还特意多带了一支麻醉针 ——“万一有人被雾气灼伤,能缓解疼痛”,她轻声对自己说。

“被标记的候选者,雾气会 24 小时追踪,直到强制抽取时间到,将他们拖进禁区。”

马库斯的声音低沉得像压着石头,他调出三年前面包店强制抽取的记录,画面中 10 个普通人在雾气中挣扎,最后全部湮灭,

“上次有 3 个孩子,最小的才 8 岁……”

凌砚关掉监测屏,转身对马库斯说:“立刻派‘紧急传送车’去接他们,每辆车配备两名抗雾队员,务必在 30 分钟内将人带回总部。

告诉他们,我会作为主动挑战者带他们进入禁区,只要全程听指挥,存活率至少 50%,比强制抽取高 10 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