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欢迎光临图书迷!
错缺断章、加书:站内短信
后台有人,会尽快回复!
图书迷 > 历史军事 > 从少爷到皇帝 > 第76章 长江水师
  • 主题模式:

  • 字体大小:

    -

    18

    +
  • 恢复默认

刘道的命令被迅速执行,下属们心知此刻已无退路,毕竟此刻不用来稳定军心,城池被破这些粮食反而成了充敌之资。

在生死存亡之际,那些往日里被士绅们视若性命的存粮,在刘道的强势下,如今也不得不拿出来稳定军心。

一袋袋粮食从深宅大院里运出,故意在百姓面前展示,打破了城中关于粮草不足的传言。

而汉江之上,大夏工兵们正在与时间和江水搏斗。

大夏工兵都是经过严格选拔的精锐,不仅要身体强健、没有隐疾,心理素质也要过关,还需掌握游泳、潜水等多种特殊技能。

所有训练科目全部合格者才能成为正式工兵,而且其待遇与战兵相同,在大夏军中绝非辅助兵种。

大夏各兵种间建制相同,各兵种间的基本配置也大多相同,水师和骑兵同样拥有工兵,但人数却大不相同,步卒一个镇编制两万五千人,骑兵编制两万一千人,水师则是一万五千人。

不过因为战马问题,目前骑兵镇尚未满员,而水师因当初规划前就已募兵,人数也超过了后来的规划编制。

尽管春寒料峭,江水刺骨,但没有一个士卒退缩,毕竟大夏对军队的待遇极好,对士卒的家属同样极为优待。

下水后的工兵们训练有素,优先清除较小的障碍物,而对于超重的沉船,则利用船上的吊索接上绳索,运用杠杆原理将其缓缓拖拽上船,再一步步分解。

至于那些横亘江心的铁索、打下的木桩,工兵们分成数组,用水下钢锯轮流作业。

“快!把姜汤递过去!”水师参将车开站在船头,看着刚从水里上来的士兵们冻得嘴唇发紫,急忙吩咐后勤兵。

由于提前演练,加上四个协的工兵人数众多,即使有轮换的过程,进度依然很快。

城头上的刘道看着江中的作业进度,心中骇然,他记得当初布置这些江防工事时,这些暗桩、沉船、浮木,府城的官兵和征发的民夫可是忙碌了很久才布置完成。

而眼下大夏的清理速度远超他的想象,大夏工兵仅用半天就已经清除了小半障碍,这样下去,别说一个月了,能不能撑三天都是问题。

不过令他稍感安心的是,眼见天色已晚,大夏取消了当日的清理行动。

刘道擦了擦额头的冷汗,暂时松了一口气,却又完全放不下担忧,此刻的他也顾不得许多了,连忙催促传令兵冒着风险去寻求援兵!

与此同时,他对大夏这股势力的看法也彻底改变,要知道他不是没有参与过剿灭流寇的行动,但那些流寇都是触之即溃,哪里会像大夏这般行动迅速、军容严肃、实力强劲。

以往的流寇面对官军,只有逃跑的份,可大夏却反过来,直接堵在他们的城池前。

除去对伪夏战力的担忧,此刻的他对还未赶来的明军水师,心里也是一肚子怒火。

虽然大夏进攻湖广的具体时间他们不得而知,但此前方孔炤早有安排,如今大夏都兵临府城了,水师却还未赶到。

湖广水系众多,按理来说,有军令、有船运,应该在此之前就到了才对,刘道不知道那帮水师官兵到底在干什么!此刻的他只想骂人!

明廷在崇祯年间共有关辽登津四镇水师、东江镇水师、东南水师、长江水师等多支水师力量。

其中关辽登津四镇水师是北方海防核心力量,四镇分别扼守渤海不同海域,共同构成北方海防体系,负责环渤海防御以牵制后金。

而东江镇水师因为毛文龙之死以及东江镇势力的覆灭,此后逐步瓦解消散。

东南水师的核心则是郑芝龙掌控的闽粤水师,坐拥数千艘战舰与大量兵力,虽名义上归属明廷,实则独立性极强,完全要看郑芝龙的脸色,朝廷难以完全调动。

至于最后的长江水师,作为守护长江沿线的水上力量,负责湖广境内的长江干流及洞庭湖水系,是南方内陆与沿海防线的衔接部分。

但其规模和战力在几处水师中最弱,同时长江水师多为临时调度合编,常与地方卫所水师协同。

这也是为什么此前孙世忠作为湖广总兵,却可以调动水师的原因。

近来由于战事升级,加上前任湖广总兵孙世忠被崇祯以战事失利为由处死后,为了整合境内水师,黄蜚(?-1645,字文麓,江西南昌人,本姓涂,明末至南明时期核心水师将领,以刚烈抗清、宁死不屈的气节留名史册)被任命为长江水师总兵,配合对伪夏的作战。

但此刻的长江水师同样陷入调度的混乱之中,黄蜚虽是一员悍将,但面对错综复杂的派系关系和混乱不堪的调令,也是举步维艰。

如果知道刘道口中的抱怨,那黄蜚也有话说,本来他们按计划早就应该赶到湖广前线了,但因为崇祯决定联清抗夏的战略布局,长江水师需要从各地转运兵员,同时还要转运粮草,最终时间推迟,导致到了预定时间,长江水师都还迟迟未到。

不理会长江水师的混乱,与此同时,远在陕西西安王府的张行也收到了明清议和结盟的消息。

因为身处大明腹地的原因,再加上不能建立大夏的官方驿站,因此,听风司从北京城送出的情报比大明晚了十多天!

张行看到情报后站在巨大的舆图前前,目光不断扫过。

侍立在旁的陆梦龙忧心忡忡地道,“大王,若明清联手,我军在湖广的压力将会大增,甚至我大夏腹地四川也会受到明军的进攻!”

张行笑道,“陆尚书所虑极是,你想想,崇祯为什么会同意与清廷结盟?”

“自然是畏惧我大夏兵锋,以大明之国力,难以抵挡!”

“正是。”张行站起身,走到窗前,这说明明廷已经意识到,单凭一己之力无法与我们抗衡,同时想要将清廷鞑虏拉下水,这看似是明智之举,实则暴露了他们的虚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