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羽开始有意识地、
在李兆安面前流露出更多“真实”的情绪。
不再是全然的顺从或沉默,
而是偶尔会对着窗外茂密的雨林发呆,
指尖无意识地在《囚徒的独白》那幅画的留白处摩挲。
他让那份“内心的挣扎”,
如同水底的暗流,
隐隐浮现在平静的表面。
李兆安显然注意到了这种变化。
他没有催促那份协议,
反而表现得更加“体贴”。
带他去庄园里收藏珍稀动植物的温室散步,
和他讨论一些无关紧要的文学话题,
甚至默许他在不被监视的情况下(实则仍有隐藏探头),
独自在图书室待上更长时间。
这是一种更高明的驯化——
用“自由”的幻觉来消磨反抗的意志。
白羽利用了这份“自由”。
他在图书室的那台内部终端前花费了更多时间。
不再只是假装查询书籍,
而是开始尝试浏览一些权限极低的内部公告、
物资申领清单等无关紧要的信息。
他的操作依旧缓慢而“笨拙”,
像是在摸索。
但每一次敲击,
衣领下的纽扣都在默默记录着操作界面的电磁特征和可能的漏洞。
他需要找到一个突破口,
一个能让他将鞋底那把“钥匙”插入的系统接口。
机会出现在一次小型的内部晚宴上。
李兆安似乎与那位曾对白羽表现出兴趣的女董事——
姓陈,
在某个合作项目上产生了分歧。
两人交谈时虽然维持着表面的客气,
但气氛明显有些僵硬。
白羽安静地坐在李兆安身侧。
在陈董事目光扫过来时,
他不再是全然回避。
而是抬起眼,
与她短暂对视了一秒。
冰蓝眼眸中没有任何情绪,
像两潭深不见底的寒泉。
然后,
他迅速垂下眼帘,
端起水杯抿了一口。
动作自然,
却留下了一丝难以捉摸的余韵。
陈董事的目光在他脸上停顿了片刻,
才缓缓移开。
晚宴中途,
白羽起身去洗手间。
在走廊拐角,
他“恰好”遇到了同样离席的陈董事。
他停下脚步,
微微侧身让路。
低着头,
没有说话。
陈董事却在他身边停了下来。
“他待你如何?”
她的声音依旧带着金属般的冷感,
但似乎多了一丝别的意味。
白羽身体几不可察地绷紧。
他没有抬头,
只是轻轻摇了摇头。
声音很低,
带着一丝不易察觉的疲惫:
“……不重要。”
三个字,
欲说还休。
他说完,
便不再停留,
快步离开了。
留下一个单薄而沉默的背影。
他没有刻意挑拨,
只是留下了一个充满想象空间的、
关于“不幸福”的模糊信号。
在这种利益交织的环境里,
一丝裂痕,
足以滋生许多东西。
画作的涟漪:
白玉的《归途》在艺术展上引起了不小的争议。
其强烈的反抗性与“诺亚艺术基金会”一贯倡导的“生命和谐之美”主旨格格不入。
但正因为这种格格不入,
反而吸引了更多关注和讨论。
有评论称其“展现了生命在绝境中迸发的野蛮力量”。
那位私下联系过白玉的评委再次发来邮件。
这次不再是询问灵感,
而是提出了一个邀请:
“基金会高层对您的才华很感兴趣,
不知是否有意向参与我们一个关于‘未来生命形态美学’的特别创作项目?
报酬丰厚,
但需要签署严格的保密协议。”
邮件附件里是一份意向书的范本。
凌雨仔细分析了条款和项目描述。
“项目描述很模糊,
但提到了‘突破生理与精神界限’,
这与‘方舟’计划可能追求的方向有潜在关联。
风险很高,
但或许是切入其外围的好机会。”
白玉看着邮件,
冰蓝眼眸中闪烁着坚定的光芒。
“我去。”
他没有犹豫。
“哥哥在那么危险的地方,
我不能只躲在后面画画。”
凌风拍了拍他的肩膀:
“好小子!
不过一切行动听指挥,
不能擅自冒险!”
局外的落子:
安全屋这边,
通过对白羽传回的电磁信号分析,
技术组成功模拟出了那个低级权限的部分特征。
他们开始尝试向庄园的外部网络节点发送经过伪装的、
低优先级的探测数据包。
虽然无法获取核心数据,
但他们成功绘制出了庄园内部网络的大致拓扑结构,
并定位了几个可能的数据交换枢纽。
同时,
通过对卫星图像的持续监测,
他们确认了那个隐蔽直升机起降坪的使用规律——
每周三凌晨,
会有一架小型直升机运送少量高优先级物资。
“这是一个机会。”
融野指着地图。
“我们可以尝试在运送途中制造一点‘意外’,
比如信号干扰或者非破坏性的机械故障,
迫使飞机临时迫降或寻求外部支援。
这能吸引庄园内部的注意力,
为白羽创造短暂的行动窗口。”
计划代号:
“蜂鸟扰频”。
笼中的等待:
晚宴之后,
白羽能感觉到李兆安对他看管似乎更紧了一些。
但陈董事那边,
偶尔投来的目光变得更加意味深长。
他知道,
种子已经播下。
现在需要的是耐心,
和一个恰当的时机。
他继续在图书室的终端前“消磨”时间。
某天,
在浏览一份过期的内部通讯录时(低级权限可见),
他“无意”中发现了一个被标记为“已停用”的、
通往地下一层某个区域的访问日志记录。
那个区域的代号是——“种子库”。
“种子库”……
白羽的心跳漏了一拍。
这会不会与“方舟”计划的核心数据有关?
他记住了那个访问入口的虚拟地址和(可能已经失效的)身份验证代码格式。
当晚,
他再次取出那枚微型芯片。
“钥匙”在月光下泛着冷硬的光泽。
他需要一个能接触到更高级别终端、
或者网络端口的机会。
李兆安的书房?
还是……那个陈董事的临时办公室?
他回忆着晚宴上陈董事看他的眼神。
那里面除了审视,
似乎还有一丝……对李兆安的不满,
以及某种隐秘的、想要争夺什么的欲望。
也许,
他可以利用这复杂的三角关系,
制造一场足够混乱的“意外”。
他铺开新的画纸。
这次,
他用灰暗的色调画了两只争夺一颗宝石的手。
构图充满张力与冲突。
他将这幅画命名为《博弈》。
他知道,
李兆安会看到。
而有些人,
或许也能读懂画外之音。
风暴的眼,
正在缓缓移动。
各方势力如同棋盘上的棋子,
悄然落位。
只待那决定性的
一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