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欢迎光临图书迷!
错缺断章、加书:站内短信
后台有人,会尽快回复!
  • 主题模式:

  • 字体大小:

    -

    18

    +
  • 恢复默认

萧何:“……有句妈卖批要讲。”

这是他大汉贤相的特殊礼遇,在后世却变成了篡位必备套餐,这合适吗?

合适吗?

曹操:“……已经位极人臣,还不能享受享受了?”

他累死累活自己打天下,明明可以自立称帝,但他没有。

就停留在魏公的位置上,凭毛梁冀和董卓能如萧何故事,他不能?

鳌拜:“……兄弟,当初咱也是这么想的,小皇帝哪里会懂权臣的苦。”

踏马的,康熙给他定了三十条大罪,欺君擅权、结党营私、阻碍皇权、轻慢皇太后……就没有一条是谋反的。

不愧是父子俩,顺治给多尔衮定了十四条罪状,不仅追夺一切封典、抄家,甚至毁墓掘尸。

当然,多尔衮被谋反了。

多尔衮:“……大玉儿,是个狠人。”

爱新觉罗家的皇帝,在对忠臣这一块,简直是有口皆碑。

【发动政变,要点是快准狠。

而发动的前提是顺势而为,或人为造势——有条件要上,没有条件创造条件也要上。

人家怀疑你要篡位的时候,你最好是真的在准备篡位。

天策上将警告。

从秦朝开始,神权就只是个篡位道具了,周朝还有点讲究。

曹丕推辞了十九次,刘协都烦死了。

百官劝进17次、献帝下诏4次、曹丕推辞19次,大臣们都累了,就差直接说“赶紧的。”

司马昭辞了三次晋公加九锡,曹髦就不能忍了。】

李世民:“……我真的会谢。”

谁还记得他七世纪最强碳基生物,玄武门之变只是一个平平无奇的一小段经历而已。

在大唐,这种事根本不值一提。

大唐群臣:“……是的呢,谁也不敢说。”

被多次劝进的曹丕:“……这都是必要的流程。”

赵匡胤都要搞一出黄袍加身,李世民难道不搞这套?

就算是非常想上位,也得耐着性子等一等吧?

刘协:“……你特么,要不是刀架朕脖子上,你试试?”

十九次,真没谁篡位到最后关头演上瘾的。

麻蛋,最烦装货。

曹髦:“……士可忍孰不可忍,朕已经忍了五年了。”

他决定,要召集忠于自己的人讨伐司马昭。

秦始皇微微挑眉,受命于天是为了强化皇权,以法家思想为主导,用暴力和集权巩固统治。

自他开始,神权成为维护统治的符号,但后世王朝将神权当做篡位工具,失去道德约束,这可不是他能控制的。

刘邦:“……醉酒斩白蛇乃是天命所归。”

这都是为了反秦。

刘彻:“……“天人感应”也不是这么用的吧?”

他采纳董仲舒的“天人感应”,将皇权与天意绑定,既是为了巩固皇权的神圣性,又通过灾异机制对皇权形成潜在约束。

这是从哪开始变的?

王莽:“……是从“铜匮祥瑞”开始?”

他通过伪造符命(如铜匮祥瑞)、编造天人感应现象,制造“天命归己”的舆论,谁知道最后会落到“天人共弃”的地步呢……

刘秀:“……“刘秀发兵,天下安宁”的确不是虚言。”

他用谶纬学说和河图洛书也是为了强化皇权,并非是制约君主……后面变成篡权工具也不难理解。

“原来篡位有这么多工作要做。”

“曹操都这么厉害了,还是没篡位,可见权臣篡位也很难。”

“那我们理解大清为什么能压汉人两百多年了。”

“俺不理解,要是俺活不下去了,一定会反的。”

“那个太平天国不就从广西开始的吗,人家也有反清的。”

……

越是了解,他们越明白,当一个王朝腐烂到根部时,无论怎么拖,该换人还是得换人。

大汉是很强,但当曹操等人出现的时候,百姓已经顾不上大汉的死活,他们只想快点结束这个乱世。

真踏马别再折腾了。

{在篡位完成后,你就来到了巩固阶段。

一将国号改为自己国公时期的名号,比如随国公的杨坚、唐国公李渊,表明了自己是匡扶天下而不是篡位。

二你深知自己的篡位路线,所以要全力堵死这条路。

牢记一点,中央禁军的指挥权,必须掌握在自己人手里,时时刻刻都要有人京师监国。

三对于所有亲信党羽要全部连升一级。

对于观望的中立派,不仅要继续任用,还要把好处给到位来稳定人心。

四你需要通过科举等方式,扶植一批寒门出身的底层。

他们能感受到你的恩泽之后,自然会在文学作品里夸赞你的统治。

五关于皇室的处理要分类讨论,如果是汉献帝这样衰弱的,就不能像朱温那样给杀了。

既然是禅让,那就要对皇上和后人以王公礼相待。

但如果宗室中有掌管实权的人,必须杀光,只留一个皇帝就行。

前秦苻坚,保留了一大堆依然有很大力量的皇室,这些反动分子,在淝水之战后,就到处搞事。

你可以创造有利于他们意外死亡的环境,但不一定要派人杀。

比如王世充,他是在流放属地的路上被仇人刺杀的。

六三恪之礼,要将前三代王朝的后裔,当做本朝宾客来看待。

不行臣子礼,表明了你是为了匡扶社稷,才坐在这个位置。

七提高儒学的地位,强调忠孝礼义。

总之就是给臣子洗脑,我这个王八蛋篡位是为了天下苍生,你们要是敢篡位,那就是猪狗不如。}

各朝代皇帝:“……够啦,把皇帝那些事都抖搂出来了。”

皇帝上位无非就那些手段,对待臣子自然要恩威并施,既安抚臣民又震慑反抗。

这种事双方彼此清楚,说清了反而尴尬。

朱温嗤笑,斩草必除根,不杀绝李唐宗室,他心不安。

苻坚:“……谁能知道打一场败仗,王朝就崩了。”

苻坚一直觉得,善待前朝宗室能显示自己的宽容,也能让其他政权放下戒备。

没想到,淝水之战后,竟被这帮割据政权的宗室们背刺。

王猛当年说得对,是他太过仁慈了。

王世充:“……我的死法这么潦草?”

他好歹也是个皇帝,被流放刺死,很难不怀疑这是李渊做的手脚。

李渊:“……用不着这样。”

窦建德他都杀了,还怕多杀一个王世充吗?

二郎说的“许君不死”,他这个父亲自然要允诺。

在外面被仇人寻仇,实属意外,不存在人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