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欢迎光临图书迷!
错缺断章、加书:站内短信
后台有人,会尽快回复!
图书迷 > 历史军事 > 天幕:保成二废三立,胤禛麻了 > 第164章 嘉靖:给崇祯换个脑子
  • 主题模式:

  • 字体大小:

    -

    18

    +
  • 恢复默认

第164章 嘉靖:给崇祯换个脑子

况且,秦朝灭亡的主要原因也不是暴政,而是革命性的改革。

商鞅变法通过军功爵制,把秦国打造成了战争机器。

老秦人除了种地和打仗,其他的都是违法行为。

所以想要往上走,只有一条路,那就是战争。

只要在战场上砍人头,就能得到封赏。

结果,六国统一后呢?

没人头砍了,商鞅的严刑酷法弊端显现。

修长城、建阿房宫、戍守边疆……这些苦活累活,全压在了老百姓身上,除了造反,没别的路了。

要不是汉武帝的推恩令,大汉的诸侯王权力过大问题还不能解决呢。

看看,大汉花了上百年才能解决的问题,秦始皇直接从分封制过渡到郡县制,必然会遭到六国势力的反扑。

最要命的,扶苏死了,秦二世上位,还把李斯杀了……

这些自杀操作,天下不反,更待何时?

秦始皇太阳穴抽了抽,转头看向已经跪地颤抖的李斯,目光淡然得像是一具尸体。

“李斯,你怎么说?”

赵高一个宦官,没有权倾朝野的李斯相助,怎敢如此对待他的尸体?

“陛下,臣实在不知啊。”

李斯自己也不敢相信,他怎么敢这么对始皇陛下。

他从来没有哪一刻这么恨赵高。

矫诏还可以说是贪权。

现在为了掩盖尸臭,让始皇陛下的尸体跟臭鱼烂虾放一起……

这个画面,他想都不敢想。

晚年白起看向秦昭襄王嬴稷,他抱着小小的嬴政,略显尴尬。

白起多次违抗军令,拒绝出征,邯郸之战前坚决反对他攻赵的战略,并公开提出质疑。

且白起为秦国攻取七十余城,?长平之战坑杀?赵军四十万,军功无人能及。

这样的功臣,秦昭襄王怎么敢放心留给太子。

就说这统一六国的事,他让人去说服白起,还用了差不多两个月……

今日白起才肯赏脸过来一叙。

除了秦昭襄王自己,还有对孙儿嬴政的自信,其他人谁也压不住这个敢挑战君权的刺头。

刚写完《滕王阁序》没多久的王勃:“……不是吧?”

来年就落水而亡了?

那他可得离水远点。

破解这个死局,不难。

诸葛亮刚从五丈原回蜀,刘禅忙不迭的赶来见面。

“丞相,可还好?”

诸葛亮呕了口血,摇了摇头。

这?第六次北伐期间,与?司马懿在五丈原对峙三月有余,他因粮草不继、忧心国事而病情加重。

若不是司马懿被曹叡下令诛杀,他怕是还回不来见刘禅。

诸葛亮叹了口气,曹叡已经递过和谈的橄榄枝,给出的条件就是给刘禅封王。

他若死了,刘禅也难以北伐成功。

这天下一统,不仅是曹叡的野心,更是天下百姓的希望。

诸葛亮如今时日无多,也无能为力……

诸葛亮嘱咐了刘禅许多事,他有太多的放不下。

刘禅在最后,还是问出了心中的疑问,“丞相百年后,您的子孙当何以自处?”

诸葛亮的未尽之言尽数被咽回腹中,一脸欣慰道:“若吾子孙有才,陛下可赐官封爵,但勿令掌实权。”

蜀汉、东吴、曹魏打了几十年的仗,自己熬得鞠躬尽瘁,熬干了心血,也算是对得起主公。

后世王朝英雄辈出,没有谁家的江山是永固长存的。

日后这天下如何,只看曹家能不能守好这江山……

荆州失守后退守麦城的关羽,看着身后仅剩300余兵力,面色肃然。

麦城,就是自己的埋骨之地了吗?

“将军,我们突围吧?”

他们可以死在这,但关羽不行。

关羽沉吟许久,最终还是选择突围,寻求那一线生机。

“周仓、王甫你们率百余人在此守城,我带剩余的人突围求援。”

“将军,从大路出城吧?”王甫建议道。

“虽有埋伏,吾何惧哉”

关羽坚持与长子关平、赵累率200余人从临沮山僻小路突围。

东吴的目标是抓住他,只要他离去,其他的士兵和将领也就更安全。

再说,现在天幕出现,东吴在还未下定决心归降曹操前,应该不会违背盟约6

刘备赶紧传令刘封去接应关羽。

关羽是刘备唯一能独立指挥野战骑兵的将领,没了关羽,北伐胜算更低。

“主公,关羽该如何处置?”

孙权淡淡道:“杀,让关羽死在战场上。”

荆州已落入他手,与刘备的决裂无法挽回。

关羽曾多次羞辱他,今日若将其放走,就是给自己埋雷。

所以,关羽必死无疑。

赵构叹息道:“非卿不忠,非朕不明。”

岳家军只听岳飞的话,若有一天,岳飞也被手下人推上太祖黄袍加身的路……

再者,岳飞一直坚持迎还?二圣,这事真被他办成了,他岂不是要让位?

“岳将军,冤枉啊!”

十万岳家军和无数百姓,为岳飞大喊不公。

为何没有一个人能救岳将军?

十万岳家军,这支曾经的荣耀之师,手里有刀,却砍不到敌人;他们心里有忠,却救不了主帅。

大宋别的不行,却对武将的防守到了极致。

重文抑武,将不专兵。

岳将军被抓,他的儿子岳云、心腹张宪也被抓。

另一位重要将领王贵,直接被秦桧策反了,甚至还参与了诬告。

岳家军核心骨干没了,剩余的士兵也被打散、重编,塞进了别的部队里。

他们的忠诚,此刻是多么的讽刺。

永乐朱棣无奈扶额,他多次带着朱瞻基出征,就是希望孙儿日后能做个好皇帝,守护大明疆土。

如今太子早逝、皇太孙也早逝……这是为什么呀?

想不通。

朱瞻基看了一眼身强体壮的二叔,再想到他还要生下朱祁镇,更憋屈了。

各个时期的崇祯欲哭无泪的看向老迈,日子所剩无几的祖宗。

“老祖宗,咱们歇会儿吧。”

他不累,但是他怕把老祖宗给折腾坏了,后面就剩他一人收拾这烂摊子……

“别废话,还有一堆事呢。”

晚年朱见深、嘉靖等人已经病重了,在拿到万界轮回卡后迅速让内阁把明末的解决方案拟出来。

他们是撑着最后的日子,给崇祯送物资过来,顺带帮他整顿一下朝堂……

什么东林党,这些在嘉靖眼里不算事,但崇祯不同啊。

他恨不得把脑子塞崇祯头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