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欢迎光临图书迷!
错缺断章、加书:站内短信
后台有人,会尽快回复!
图书迷 > 历史军事 > 楚国一统华夏 > 第323章 使于四方,威德并施
  • 主题模式:

  • 字体大小:

    -

    18

    +
  • 恢复默认

第323章 使于四方,威德并施

楚都郢城的秋意渐浓,街道上残留的硝烟气息已被满城桂香冲淡。宫城之内,刚经历过一场内乱的楚国朝堂,正从动荡中逐渐恢复秩序。熊旅身着玄色王袍,端坐于章华台的书房内,指尖摩挲着案上的青铜剑鞘,剑鞘上的夔龙纹在烛火下流转着冷冽的光。他深知,平定斗越椒之乱不过是楚国中兴的第一步,如今诸侯环伺,晋、齐、秦等大国虎视眈眈,南方诸国又多依附晋国,若不能尽快树立楚国威信,争取盟友,新生的稳定局面随时可能崩塌。

“传伍举入见。”熊旅的声音低沉而坚定,带着不容置疑的威严。

片刻后,一身朝服的伍举步入书房,他身形挺拔,面容清癯,双目炯炯有神,透着几分辩士特有的锐利。作为楚国闻名的大夫,伍举不仅学识渊博,更有着出色的外交才能,早年便曾多次出使诸侯,为楚国立下不少功劳。

“臣伍举,参见王上。”他躬身行礼,动作一丝不苟。

“伍卿免礼。”熊旅抬手示意,目光落在他身上,“斗越椒叛乱已平,郢城内外渐趋安定,但此事若不能让诸侯知晓,难免有人会误以为楚国元气大伤,再生觊觎之心。本王有意派你出使郑、陈、蔡、许等国,你可愿往?”

伍举抬起头,眼中闪过一丝精光,拱手道:“臣愿往!只是不知王上有何吩咐?”

“你此行有三事。”熊旅站起身,走到窗前,望着窗外沉沉的夜色,“其一,向诸国通报平叛战况,让他们知晓楚国根基未动,实力依旧;其二,展示我楚国军威,震慑那些摇摆不定之辈;其三,争取他们的支持,即便不能使其归附,至少也要让他们保持中立,莫要依附晋国与我为敌。”

伍举沉吟片刻,道:“王上放心,臣定不辱使命。只是诸国之中,郑、陈素来与晋交好,蔡国更是与斗氏有姻亲之谊,许国则首鼠两端,要想让他们转变态度,绝非易事。臣需带些‘诚意’,方能打动他们,或震慑他们。”

熊旅转过身,脸上露出赞许之色:“本王正有此意。准你从禁军之中挑选一百名锐士随行,再带上十辆新式战车的模型——那是工部刚打造的,攻防皆胜旧制一筹。另外,将此次平叛缴获的斗氏私藏青铜礼器、宝玉挑选一部分带上,让诸国看看我楚国的富庶与战力。”

“臣谢王上!”伍举躬身领命,眼中闪烁着自信的光芒,“有此‘诚意’,臣定能让诸国看清时势,不敢轻视楚国。”

三日后,郢城的东门之外,一支精干的使团已然整装待发。百余名禁军锐士身着黑色甲胄,腰悬利剑,背负长弓,神色肃然,队列整齐如铁铸一般,透着一股久经沙场的凛冽杀气。随行的五辆马车中,两辆装载着青铜礼器与宝玉,鼎、簋、爵、璧等器物在阳光下泛着幽光,皆是斗氏数代积累的珍宝;另外三辆则放着十辆缩小的战车模型,这些模型由能工巧匠精心打造,木纹清晰,铜饰逼真,弧形的车甲、可灵活转动的戈矛卡槽,完美还原了新式战车的精妙结构。

伍举身着出使的礼服,手持代表楚王权威的节杖,站在队伍最前方,目光扫过随行的众人,沉声道:“此行关乎楚国安危,诸位当谨言慎行,展现我大楚的威仪。出发!”

随着一声令下,使团的车马缓缓启动,沿着官道向郑国而去。车轮滚滚,马蹄声声,在秋日的旷野上留下一串坚定的印记。

使团抵达郑都新郑时,郑文公早已得到消息,正召集大臣在朝堂上商议对策。郑国地处中原腹地,夹在晋、楚两大强国之间,向来是“朝晋暮楚”,摇摆不定。如今楚国刚平内乱,晋国又势力强盛,郑文公实在难以抉择,生怕得罪任何一方,引火烧身。

“楚使伍举已至城外,诸位以为,我等该如何应对?”郑文公端坐于王座之上,神色忧虑。

大夫叔詹出列道:“楚王熊旅刚平叛乱,便派使前来,显然是想展示实力,争取我国中立。晋国势大,楚国亦非弱者,若贸然依附一方,恐招祸患。不如先召见伍举,探探他的来意,再做打算。”

郑文公点头道:“此言有理。宣楚使入殿。”

伍举手持节杖,缓步走入郑国王宫的朝堂,面对郑国君臣的审视,他不卑不亢,神色从容。行礼之后,便开门见山,详述了斗越椒叛乱的起因、经过,以及熊旅如何雷霆出击,仅用三个月便荡平叛军的全过程。

“斗越椒身为楚臣,受先王厚恩,却不思报效,反而弑君谋反,祸乱国家,实乃天下公敌!”伍举的声音陡然凌厉,响彻朝堂,“我王此举,不仅是平定楚国之乱,更是维护天下纲常,惩治不忠不义之徒!任何与叛党勾结者,便是与天下为敌!”

郑国君臣闻言,皆面露凝重之色。伍举见状,示意随从抬上一辆战车模型,指着模型讲解道:“诸位请看,此乃我楚国新制战车。车身加固,可防箭矢;车轮包铜,耐磨轻快;戈矛卡槽可灵活调整角度,冲锋陷阵之时,无坚不摧。皋浒之战中,我军正是凭借此等利器,配合王上训练的锐士,一举击溃斗越椒的三万叛军,斩杀叛首于阵前。”

郑国君臣凑近细看,只见那模型上的弧形甲片细密坚固,戈矛寒光闪闪,即便只是缩小的模型,也透着一股令人心惊的威慑力。不少大夫暗暗心惊,没想到楚国在经历内乱之后,竟还能造出如此精良的战车。

伍举又命人呈上斗氏的战利品,青铜鼎上的饕餮纹威严依旧,宝玉的光泽璀璨夺目,瞬间照亮了半个朝堂。这些珍宝无声地诉说着楚国的富庶,也印证了伍举所言非虚——能缴获如此多的财富,足以说明楚国的战力并未受损。

“郑侯,”伍举话锋一转,语气柔和了几分,“我王素来敬重郑侯,若郑国愿与楚交好,我王愿许以贸易之利,开通楚郑商道,让郑国的丝绸、漆器得以销往南方,楚国的粮食、矿产也能输入郑国,互通有无,互利共赢。”

他顿了顿,目光扫过郑文公,眼中寒光一闪:“若郑侯不愿结盟,我王亦不勉强,只望郑国能保持中立,莫要助纣为虐,与晋国勾结,干涉楚国事务。否则——”伍举的声音陡然变冷,“楚国的战车,不介意多踏平几座城池,让那些敌视我楚者,付出血的代价!”

软硬兼施之下,郑文公脸色变幻不定,心中反复权衡。他深知,楚国如今展示的实力已不容小觑,若贸然依附晋国,一旦楚国腾出手来,郑国必然首当其冲;而若与楚国结盟,又恐得罪晋国。思索良久,他终于开口道:“楚使远道而来,一番诚意,寡人已然知晓。郑国愿保持中立,不再依附晋国,也绝不干涉楚国事务。”

伍举闻言,脸上露出笑容,拱手道:“郑侯深明大义,实乃郑国之福。我王定会感念郑侯的明智之举,日后楚郑两国,定能和睦相处,共图发展。”

离开郑国,伍举率领使团马不停蹄地赶往陈国。陈国情势与郑国相似,国力较弱,长期依附晋国,但对楚国也心存畏惧。伍举故技重施,先是在朝堂上详述楚国平叛的战绩,展示战车模型与战利品,震慑陈国君臣,随后又提出通商之请,并承诺承认陈国对周边小邑的管辖权——那几处小邑向来是陈、蔡两国争夺之地,楚国的承认无疑给了陈国极大的好处。

陈灵公本就对晋国的颐指气使颇为不满,如今见楚国实力强盛,又能给予实实在在的利益,当即决定与楚国结盟,派遣质子随伍举返回楚国,以示诚意。

接下来是许国。许国国力最弱,向来对强国俯首帖耳。伍举抵达许都后,仅展示了战车模型与部分战利品,许灵公便吓得连忙表示愿意归附楚国,年年纳贡,绝无二心。伍举见其态度诚恳,也未过多逼迫,只是与他签订了中立盟约,允许许国保持相对独立,只需在晋、楚冲突时偏向楚国即可。

最后一站是蔡国。蔡国与斗氏有姻亲关系,斗越椒的妻子便是蔡国宗室之女,因此蔡国对楚国平叛之事颇为不满,态度也最为暧昧。伍举抵达蔡都时,蔡穆侯虽按礼节召见了他,却言语冷淡,处处设防。

朝堂之上,伍举详述平叛战况后,蔡穆侯冷哼道:“斗越椒乃我蔡国姻亲,楚王平叛,未免太过绝情。如今楚国派使前来,莫非是想逼迫我蔡国与晋国断交?”

“蔡侯此言差矣。”伍举神色平静,“斗越椒谋反弑君,罪该万死,即便与蔡国有关,也绝非蔡国之福。我王念及蔡楚两国往日情谊,并未追究蔡国之责,已是仁至义尽。”他顿了顿,语气转厉,“如今我王派臣前来,是想给蔡国一个机会。若蔡侯愿与楚交好,断绝与晋国的联系,我王可既往不咎,依旧许以通商之利;若蔡侯执迷不悟,执意与叛党余孽为伍,与晋国勾结,那楚国便只能将蔡国视为敌国,关闭边境贸易,清算叛党余孽,到时候,蔡国恐难保全。”

蔡穆侯脸色一变,怒声道:“楚使休要恐吓!我蔡国虽弱,却也有晋国作为后盾,岂会怕你楚国?”

“晋国?”伍举嗤笑一声,“晋国远在北方,如今正与秦国对峙,自顾不暇,如何能顾及蔡国?而楚国就在南方,战车旦夕可至,蔡侯以为,晋国能救得了蔡国吗?”他当即下令,让随从收拾行礼,“既然蔡侯无意与楚交好,那臣便告辞了。三日之内,楚国将关闭楚蔡边境所有商道,同时出兵清剿边境的斗氏余孽,蔡侯好自为之。”

说罢,伍举转身便走,丝毫没有留恋。蔡穆侯见状,心中顿时慌了神。蔡国的经济依赖与楚国的贸易,若边境商道关闭,蔡国的粮食、丝绸将无处可销,百姓生计必然受到影响。而且楚国的实力他也有目共睹,新式战车的威力更是让他心惊胆战。若楚国真的出兵,晋国恐怕真的来不及救援。

当晚,蔡穆侯连夜召集大臣商议,最终决定向楚国谢罪。他派使者快马追赶伍举,表达了愿意断绝与晋国的关系,与楚国结盟的意愿,并承诺派遣宗室子弟作为质子,前往楚都。伍举见蔡国服软,便折返蔡都,与蔡穆侯签订了盟约,彻底稳住了蔡国。

三个月后,伍举率领使团返回楚都郢城。此时的郢城,已是一片欣欣向荣之景,百姓安居乐业,市场繁荣,军队也经过了整顿,士气高昂。伍举径直前往章华台,向熊旅复命。

“王上,此次出使,臣幸不辱命!”伍举躬身行礼,递上各国送来的质子名单与盟约竹简,“郑、陈、许三国已承诺中立,其中陈国更是派遣质子,与我楚结盟;蔡国已谢罪归附,断绝了与晋国的联系;唯有少数小国仍在观望,但已不敢公然依附晋国,对我楚国亦多有敬畏。”

熊旅接过盟约竹简,逐一翻看,脸上露出欣慰的笑容。他要的不是表面上的臣服,而是实实在在的战略空间。如今周边诸侯或归附,或中立,楚国便彻底摆脱了腹背受敌的困境,得以集中精力整顿内政,积蓄力量,应对晋国这个最大的对手。

“伍卿此行,功劳卓着!”熊旅赞道,“你以军威慑之,以利益诱之,恩威并施,不仅稳住了南方诸国,更向天下诸侯宣告了楚国的稳定与强盛,为我楚国争取了宝贵的发展时间。”

“此乃王上雄才大略,臣只是奉命行事而已。”伍举谦逊道。

熊旅站起身,走到地图前,手指划过中原的土地,眼中闪烁着雄心壮志:“下一步,便是整顿内政,发展生产,训练军队。待时机成熟,本王便挥师北上,与晋一争高下,重振我大楚的雄风!”

“王上英明!楚国中兴,指日可待!”伍举躬身道。

夕阳透过窗棂,照在那些来自各国的盟约竹简上,泛着金色的光芒。伍举的出使,不仅稳定了楚国的周边局势,更以威德并施的手段,为楚国编织了一张初步的外交网络。楚国的影响力,正从内乱的阴影中走出,重新辐射向中原大地。而这,只是熊旅布局天下的第一步,一个属于楚国的新时代,正在缓缓拉开帷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