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欢迎光临图书迷!
错缺断章、加书:站内短信
后台有人,会尽快回复!
图书迷 > 其他类型 > 智囊里的管理学 > 第871章 兵智之四《武案》02 李纲
  • 主题模式:

  • 字体大小:

    -

    18

    +
  • 恢复默认

第871章 兵智之四《武案》02 李纲

李纲:宋代“治兵体系大师”!凭“层级建制+严赏明罚”,打造铁血强军

李纲认为:古代军队从最小的五人、两人、百人、五百人的单位,逐步扩充到二千五百人组成“师”,再到一万二千五百人组成“军”。军队里的将、帅、正、长等各级军官,都是平时就选定好的。所以平时相处时,军官的恩威能让士兵信服;作战时的调度指挥,士兵能听从使唤,就像身体带动手臂、手臂驱使手指一样灵活,这样才能抵御敌人、获得胜利。

现在应该效仿古人:五个人编为一伍,从里面选一人当伍长;五个伍编为一甲,另外选一人当甲正;四个甲编为一队,设正副队将各一人;五个队编为一部,设正副部将各一人;五个部编为一军,设正副统制官;统制官由都统节制,都统由大帅节制——所有官职都要在平时就选定。和平时期就组织训练,遇到战事就出征。这样一来,不仅士兵和将领彼此熟悉,将领的恩威也能让士兵信服。

同时要设立赏功司:士兵只要有功,就立刻给予奖赏;如果后续发现战功不实,就追究保举该士兵的将帅的责任。战败逃跑的将领和士兵,必须严惩;作战时为抗击敌人而死的,要减轻主帅的责罚,让主帅如实上报阵亡情况,并给予死者家属优厚抚恤。

另外,“按斩敌首级计功”的方法有值得商榷的地方。比如精锐先锋骑兵,冲锋陷阵击退敌人;神臂弓、强弩等武器能在几百步外射杀敌人,这些情况怎么能要求他们必须带回敌人首级才算功呢?这类战功,应该让将帅担保证明,然后给全军集体奖赏。

冯梦龙点评:这套方法源于《管子》,但《管子》是把军令融入地方治理,还带有古代“井田制”的残留意味。而李纲这套专门用于训练长期征战军队的体系,正是当下治理军队最关键的要务。

【管理智慧】

一、核心逻辑:破解“兵将不熟+指挥失灵+赏罚不公”困局,关键在“体系化治兵”

李纲的治兵思路核心是“搭建层级清晰、平时备齐、赏罚分明的体系,让军队战力可控、协作顺畅”:

- 层级建制提前定:从伍到军,各级编制和军官平时就选定,避免战时临时拼凑、指挥混乱;

- 兵将相知常训练:和平时期加强训练,让兵将熟悉彼此,形成默契,作战时才能令行禁止;

- 赏罚分明强约束:有功即时赏、不实追责保举者,败逃必诛、战死优恤,用明确规则凝聚军心;

- 计功灵活不僵化:针对特殊兵种的战功特点,放弃“唯首级论”,改用将帅担保、全军推赏,避免埋没真实战功。

二、核心启示:遇“团队涣散+执行无力”,别乱抓,用“体系化建设”破局

这种“建制先行、规则兜底、灵活适配”的思路,对现代团队管理、组织建设、项目推进等场景超有借鉴意义:

- 团队\/组织建设:别等任务来了才临时分工,提前搭建清晰的层级架构和岗位职责,让每个人知道“归谁管、做什么”;平时多组织协作训练或团建,让成员彼此熟悉,提升配合效率;

- 制度规则制定:建立明确的奖惩机制,有功及时兑现奖励,有过明确追究责任,避免“干好干坏一个样”;规则要灵活适配不同岗位特点,比如技术岗不能只看“业绩量”,还要看“创新价值”,避免僵化标准埋没人才;

- 项目推进管理:项目启动前先划分小组和负责人,明确层级汇报和协作流程;建立阶段性激励机制,对关键贡献及时奖励;针对不同模块的工作特点,制定差异化的考核标准,确保公平公正。

简单说就是:“不管是治兵还是管团队,体系化建设才是根本。提前搭好架构、定好规则,平时多磨合、赏罚分明,才能让团队像强军一样,召之即来、来之能战、战之能胜。”

【原文】李纲

李纲云:古者自五、两、卒、旅,积而至于二千五百人为师,又积而万二千五百人为军。其将、帅、正、长皆素具,故平居恩威,足以相服,行阵节制,足以相使,若身运臂,臂使指,无不可者,所以能御敌而成功。今宜法古,五人为伍,中择一人为伍长;五伍为甲,别选一人为甲正;四甲为队,有队将正副二人;五队为一部,有部将正副二人;五部为军,有正副统制官;节制统制官有都统,节制都统有大帅,皆平时选定。闲居则阅习,有故则出战,非特兵将有以相识,而恩威亦有以相服。又置赏功司,凡士卒有功,即时推赏,后有不实,坐所保将帅。其败将逃卒必诛,临阵死敌者,宽主帅之罚,使必以实告而优恤之。又纳级计功之法,有可议者,如选锋精骑,陷阵却敌,神臂弓、强弩劲弓射贼于数百步外,岂可责以斩首级哉!若此类,宜令将帅保明,全军推赏。

其法本于《管子》,但彼寄军令于内政,犹是“井田”遗意。此则训练长征,尤今日治兵第一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