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欢迎光临图书迷!
错缺断章、加书:站内短信
后台有人,会尽快回复!
  • 主题模式:

  • 字体大小:

    -

    18

    +
  • 恢复默认

公元2146年2月14日,第一次合成实验正式开始。

远行太空城,相铸厂内,白牧辰的一个身体站在巨大的控制台前,神情专注。

通过脑机接口,白牧辰将指令直接传输给工厂的主控计算机。

在她思维的指令下,一小部分珍贵的正电子物质被从磁约束瓶中小心翼翼地引出,注入到反应室的核心。

耀眼的光芒一闪而逝,恐怖的能量在一瞬间被释放又被束缚,用于创造合成第一种相隧道催化剂所需的极端条件。

然而,当最终的产物从反应室中被提取出来时,分析结果却显示——失败。

产物的结构与理论模型出现了微小的偏差,导致其无法起到应有的催化作用。

“参数调校问题。”负责分析的白牧辰在日志中记录道:“对初始能量输入的控制不够精确,需要重新计算。”

接下来的几个月,白牧辰进行了数十次尝试。

每一次都基于上一次的失败数据进行了精密的参数调整,但结果依旧是失败。

失败的原因千奇百怪。

有时是真空室的真空度出现了百万分之一的波动,导致了杂质污染。

有时是磁约束场的强度出现了微乎其微的衰减,使得反应过程不够稳定。

还有一次,仅仅是因为一条超导电缆的某个焊点,因为长期的低温运行产生了纳米级别的微小裂纹,导致了能量传输的瞬间延迟。

这些问题在常规的工程项目中根本不值一提,但在合成相锁材料这种需要极致精度的领域,任何一点微小的瑕疵都会被无限放大,最终导致整个实验的失败。

白牧辰不断地升级着工厂的自律维护系统,更换着更精密的传感器,编写着更复杂的纠错算法,甚至自己亲自上阵。

但失败依旧如影随形。

六年的时间,就这样在一次次的失败与修正中悄然流逝。

白牧辰没有一次成功。

公元2152年3月5日。

科学技术理事会,应用工程部,一场专门针对“仿μ子催化粒子”项目异常失败问题的研讨会正在进行。

会议室内,数个白牧辰的身体围坐在一起,但她们并没有开口说话,也没有操作任何物理设备。

每个人的后颈处,都连接着一根发出微光的柔性数据线,直接接入了中央计算机。

一道道复杂的信息流在她们的大脑与机器之间无声地传递。

这是白牧辰在复杂科学领域取得的阶段性成果,也是逆向解析奈玛拉人神经索技术后的产物。

如今的白牧辰,已经不止可以通过脑机接口接收简单的信息与传递指令。

还可以将一段复杂的信息流,例如一部电影、一篇论文、甚至是一段虚拟的感官体验,直接“写入”大脑,实现真正意义上的全息潜入效果,让人在精神层面完完全全沉浸在一个极为真实的虚拟世界中。

“经过对过去六年来所有失败案例的综合分析……”白牧辰在半虚拟世界声音响起,发言的是项目总负责人:“结论是,不是我的问题。”

“我的操作流程和理论计算都经过了多次的模拟验证,绝对严谨,不像在工厂那边,经常因为各种意外死来死去。”

并没有另一个思维附和她的吐槽。

反物质还是挺稀缺的,所以白牧辰在实验中都非常谨慎,当然不会浪费。

“所以问题到底出在哪?”另一道思维紧接着提问:“是我的自律维护系统该升级换代了吗?嗯呢,最近几年各种细微的错误和异常确实不正常的多。”

“不会是我们的理论基础有问题吧?”又一道思维从另一个角度切入:“我反复核对过,自己的计算没有错误,实验数据也都能和理论对得上,但结果就是差那么一点点。”

听到这里,一个一直沉默着的白牧辰,她的思维突然泛起了一阵涟漪。

她回想起了双子莉娅文明圈的文献中,看到的那些关于他们在合成相锁材料路径上同样遭遇巨量失败的记录。

虽说在技术研发的道路上,失败是家常便饭,连续六年的失败也同样很正常。

但这一次,白牧辰感觉……正常不起来。

难道说……

白牧辰的思维中,忽然闪过了一种可能性。

这个可能性非常符合逻辑,在白牧辰的思考中是意料之外情理之中的事情。

但要验证它,就需要一点小小的非常规实验。

白牧辰重新制造出了当初为了研究茵维德脑蠕虫而特意设计的实验器具——那一个项圈。

在白牧辰恶趣味的影响下,或许这点程度谈不上恶趣味?

总之它的款式被设计成了一个带点情趣意味的宠物项圈,黑色的皮质项圈上点缀着银色的金属铆钉,前方还有一个小巧的铃铛。

当然,最特殊的地方在于,这个项圈的本质是一颗高能炸弹。

原本的用处是在寄生了茵维德脑蠕虫的身体失控时,可以直接炸飞脑袋,避免异常扩散。

而现在白牧辰需要的正是这种简单粗暴的“自杀”功能。

……

一间灯光明亮的个人实验室内,一位戴着宠物项圈的白牧辰正慵懒地倚靠在人体工学椅上。

她身上穿着一件宽大的白大褂,但扣子并未扣上,而是随意地敞开着,露出了里面那套清凉的三点式蓝白条纹泳装。

一双裹着细腻白丝的小腿交叠着,搭在控制台的边缘,随着她的动作轻轻晃动。

为什么要在白大褂下面穿泳装?

星海也是海!所以在太空城里穿泳装是非常正常的事情。

不过最大的原因还是白牧辰懒得换,她刚刚从自己的狗窝里爬起来不久。

简言之,少女的青春活力与学者知性,在这种奇妙的混搭下完美地融合在了一起,构成了一幅极具生活气息,又无比诱人的画面。

白牧辰身边环绕着无数道淡蓝色的数据流,并非全息投影,而是只有白牧辰自己才能看见的幻象。

这是通过脑机接口直接输入她大脑皮层的视觉信号,一种基于脑机接口的现实增强技术,也就是所谓的AR。

但白牧辰已经不需要通过视觉获得信息,此类影像效果只是为了照顾碳基大脑的习惯,用于作为锚定的画面而已。

白牧辰活动了一下有些僵硬的身体,舒展手臂,打了个可爱的哈欠,换了个更加毫无防备的姿势瘫在椅子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