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0
若不革新,纵助曹操一统天下,门阀士族仍会崛起。
但李牧比王莽更为睿智,手段也更胜一筹。
驯养吕布这头猎鹰,非兖州临时起意,其命运早被李牧规划妥当。
故曹操相邀时,李牧爽快应允赴下邳相助吕布。
蔡文姬见李牧从容自若,万事皆在掌握的模样,心中忧虑顿消。
“李郎,今晚想听妾身抚琴还是 ?”蔡文姬双颊微红,声音轻柔。
李牧朗声一笑,将佳人揽入怀中:“那为夫就静候仙音了。”
次日清晨。
李牧随曹操入宫觐见刘协。
少年天子面露诧异:李卿要出任扬州刺史?那工部事务由谁接掌?
李牧从容答道:臣请秘领扬州印绶。明面上仍以工部尚书身份坐镇许都。
曹操补充道:此计关乎陛下重掌扬州大计,需绝对保密。
刘协正色颔首:朕必守口如瓶。
曹操继续奏请:另需制备吴郡太守印信。此人姓赵名牧,字景略,乃司徒赵温族侄,蜀郡人士。此身份除赵司徒外无人能辨真伪。
刘协忽然想起一事:日前伏国丈提及,有个叫祢衡的狂生终日纠缠,求见朕躬。司空可知此人?
曹操挑眉:微臣孤陋,未曾听闻。
李牧解释道:此人与孔文举交好,曾放言当世英才唯孔融、杨修二人而已。
刘协闻言不悦:传朕口谕,命杨太尉严加管教子弟。
退出宫门后,曹操终于忍俊不禁:这等狂徒也妄想面圣,果然物以类聚。
李牧轻摇折扇:祢衡虽狂傲不羁,却颇有才名。明公不妨当众折辱,再将其遣往襄阳。
曹操抚须沉吟:孔融赴襄阳,使我得宛城与文和;此番祢衡前去,不知刘表又会献上何等厚礼。
李牧含笑:此等狂士,刘表必难相容,多半会转送江夏黄祖处借刀 。若时机恰当,或可为我等出兵之由。
曹操抚掌大笑:纵使祢衡再狂,终究是朝廷使者。诛杀天使,形同谋逆!
稍作停顿,曹操又道:江东不比中原,舟车劳顿易染疾恙,显谋务必当心。
李牧颔首:华佗神医现居下邳,我自有计较。
此外,刘备确为人杰。昔日欲除之,是恐其割据一方与明公抗衡。
今在许都,可用不可重,望明公慎之。
曹操点头:我亦知刘备才干,然以天子诏令相召,量他不敢违逆。
近日司徒府呈递考绩名册,中有常山赵云备受推崇。若非籍贯有别,我都要疑为赵司徒族亲了。
李牧略作思索:正好令其出任吴郡太守赵牧家将,那个夏侯兰也可随行。
曹操笑道:显谋早知赵云之能,为何不举荐?任其在司徒府考核,屈居北都尉麾下数月,就不怕良将流失?
李牧轻摇折扇:若非真心归附,强留何益?
曹操朗笑:此言有理!且按常规升迁,待尔等江东归来,我再施恩笼络。
城外,赵云率五十铁骑静候。
夏侯兰抱臂倚鞍:子龙,此去吴郡恐难复返。赵司徒竟让侄儿赴任险地,着实狠心。
赵云闭目凝神:赵司徒大公无私,肯令亲侄涉险,足见高义。无论如何,我等当护其周全。
吴郡虽险,建功更易。
丈夫立世,何惧艰危?
夏侯兰展颜:戏言耳,子龙何必认真。嗯——来了。
当即敛容正色。平日虽疏狂,遇正事却从不含糊。这位执掌军纪的笑面虎,此刻已恢复肃穆之态。
赵云骤然睁目。
城门处,华盖马车缓缓驶出,双驹并驾,锦缎垂帘,气派非凡。
四名持枪佩箭的骑兵拱卫两侧,四名负剑挎弓的侍女贴身随行。后方更有十余仆从押运粮草辎重。
赵司徒这位侄儿当真讲究,赴任还带着侍女。夏侯兰咂舌道。
赵云却蹙眉:子文,那些侍女似曾相识。
侍女不都......夏侯兰话音戛止,确是清泉小筑的人!连护卫也是!莫非这赵牧公子与李......他突然瞪圆双眼,赵牧?李牧?
须臾间,一名剑侍前来传话:公子请两位都尉叙话。
二人近前揭帘,顿时色变。
记住,吾乃吴郡太守赵牧,字景略,蜀郡成都人,司徒赵温族侄。车中人未等询问便沉声道,举孝廉入仕,近日方从蜀郡抵许。
末将明白!二人抱拳应命。
随行者乃吾枪卫剑侍,以天地风云龙虎凤玄为号。有事寻龙剑侍通传。言毕挥退二人。
回归军阵,夏侯兰压低声音:竟是他赴任吴郡......难怪此时敢往。
赵云握紧缰绳:此行恐非寻常护卫。子文,建功立业之机就在眼前。
二人心照不宣。如今他们早非初来乍到的新丁,深知这位身负多重光环的曹营谋士化名出仕,必有大图谋。
但见寒芒映日,铁骑如龙。功名但向马上取,何惧征途血染袍。
......
下邳城中,吕布挥退左右,独召陈群扬信大笑:
军师且看!曹操当真将显谋送来助我!
哈哈,吾之佳婿至矣!
陈群认真审视密信,谨慎进言:“温侯,李牧此次是借赵司徒族侄之名前来,行事需谨慎,不可大意。”
吕布不以为意地摆手:“本侯心中有数,特意只请军师一人商议。先前提及让小女假扮侍女一事,军师以为如何?”
陈群额头青筋微跳。
这念头竟还未打消!
“温侯,此事...还是见机行事吧。”陈群转移话题:“李牧隐匿身份前来下邳,必有针对江东的谋划。即便温侯有意联姻,也当先击退孙策再议,眼下人多眼杂恐生变故。”
费尽口舌,陈群总算劝住了吕布。
吕布不再坚持,依照李牧密信指示,一面调遣小沛的张辽接应,一面向广陵郡增派兵力。
......
会稽郡。
孙策怒摔手中情报。
“曹操竟驳回我举荐的吴郡太守,改派赵温族侄赵牧赴任!这赵牧不去吴郡,反倒直奔下邳!”
孙策愤懑难平。
江东六郡早已是他囊中之物,岂容曹操染指?
堂下周瑜、陈宫、张纮、张昭、韩当、黄盖、太史慈、程普等人肃立。
听闻新任太守人选,陈宫立即进谏:“吕布觊觎江东已久,吴郡太守前往下邳,定是想借吕布之势威慑吴侯!”
孙策冷笑:“吕布又如何?敢犯我江东,我让他连徐州都保不住!”
张昭劝道:“话虽如此,但新任太守持有朝廷诏令。若吕布率军护送,我等师出无名啊。”
孙策转向沉思的周瑜:“公瑾可有良策?”
陈宫嘴唇微动,终未出声。
望向周瑜的目光中,暗藏戒备。
自上次计谋被周瑜识破,陈宫常觉束手束脚。
孙策对周瑜的倚重,实在太过!
周瑜轻摇羽扇,从容道:“伯符,这位吴郡太守的身份,颇值得玩味。”
孙策疑惑:“此话怎讲?”
周瑜浅笑:“蜀郡人士,司徒赵温族侄,举孝廉入仕。然我叔父在许都多年,从未听闻赵温有此族侄。此人突然现身要任吴郡太守,伯符不觉得蹊跷吗?”
孙策迟疑:“或许是赵温见许贡身亡,想为侄儿谋个前程...”
周瑜摇头:“赵温自任司徒以来,历经朝堂更迭而不倒。当年关中东归公卿死伤逾两百,年迈的赵温却能安然无恙。”
“不仅活了下来,在许都的司徒之位始终稳如磐石。”
“赵温乃官场老手,明哲保身、趋利避害的本事,连我叔父都自愧不如。”
“他怎会让自家族侄远赴吴郡谋前程?兖州、豫州,乃至关中、淮南,何处不能施展抱负?”
孙策了然:“公瑾是说,这赵牧身份有假?”
陈宫插言道:“曹操麾下李牧最善虚实之策,这赵牧恐是李牧布下的棋子,故布疑阵以乱我军心。”
“依我之见,当务之急仍是防备吕布!只要挡住吕布,任李牧诡计多端,吴侯皆可从容应对!”
周瑜瞥了陈宫一眼,未加辩驳:“伯符,陈公台所言在理。防住吕布,余者不足为虑。可在吴郡各关增派重兵,另往广陵多遣探马,务必摸清吕布动向。”
孙策颔首:“便依公瑾与公台之策!”
众人散去后,周瑜独留帐中。
“公瑾还有未尽之言?”孙策早察觉周瑜欲言又止。
周瑜沉声道:“陈公台主张防范吕布,本无不妥。”
“但曹操帐下谋士如云,断不会派庸才出任吴郡太守,更不会让我等轻易识破其谋划。”
“我反觉这吴郡太守方是心腹大患。”
孙策眼中寒光一闪:“不如遣将半路截杀!除掉这太守,再防吕布南下,任他千般算计也是徒劳!”
周瑜思忖片刻:“截杀可行。但赵牧既赴下邳,吕布必遣猛将护送。若要动手,需派精锐之师。”
又正色道:“伯符且住!你今为吴侯,不可再事事冲锋陷阵。”
孙策讪笑:“公瑾多虑了,我岂会亲往?子义骁勇善射,派他截杀便是。”
周瑜点头:“子义堪当此任。伯符可另率一军假作巡防,若截杀未果,再行接应。”
孙策击掌而笑:“此计甚妙!公瑾放心,我定依计行事。”
周瑜轻叹:“许贡虽无大才,却养了不少死士门客。你出行时务必多带护卫。”
孙策不以为意地摆手:“公瑾过虑了!区区门客能奈我何?我可是江东小霸王孙伯符!”
......
司空府内灯火通明。
曹操设宴款待群臣。荀彧、荀攸、郭嘉、戏志才、贾诩、典韦、许褚、于禁等文武齐聚,刘备携关张二人及伏完亦在席间。
酒过三巡,曹操命人唤来狂士祢衡赴宴。
祢衡见席间众人皆已微醺,胸中顿时腾起怒火。酒宴过半才来相召,分明是有意折辱。
不知司空召见祢衡所为何事?祢衡强压怒意,直视曹操。
曹操朗声笑道:听闻平原祢正平精通鼓乐,可否为众人助兴?
正在饮酒的刘备闻言一怔。让名士当众击鼓助兴?这般轻慢之举,不似曹司空平日作风。再看荀彧、荀攸等谋士,皆是一副饶有兴味的模样。
刘备搁下酒樽,佯装醉态伏案而卧。
张飞低声嘟囔:大哥明明没饮多少,怎就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