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欢迎光临图书迷!
错缺断章、加书:站内短信
后台有人,会尽快回复!
图书迷 > 都市言情 > 官场影帝:我靠演技平步青云 > 第282章 去代转正,全票当选星海市市长!
  • 主题模式:

  • 字体大小:

    -

    18

    +
  • 恢复默认

第282章 去代转正,全票当选星海市市长!

回到星海市的专车上,陆远没有闭目养神。

车窗外,熟悉的街景飞速掠过。这座城市的天际线,依旧被巨大的工厂和高耸的烟囱所切割,但空气中那股熟悉的硫磺味,似乎淡了许多。

京城的那场风暴,像是发生在另一个时空的故事。当车轮重新碾过星海市的柏油路,一切喧嚣与权谋都沉淀下来,只剩下扑面而来的现实。

秘书小王坐在副驾,好几次从后视镜里偷偷观察陆远。他发现,从京城回来的市长,好像什么都没变,又好像什么都变了。他还是那样安静地坐着,目光平静地看着窗外,但身上那股气场,却沉凝得如同深海。以前,小王觉得自家市长是一柄藏在鞘里的剑,锋利,但总有出鞘见血的一天。现在,他感觉市长更像是一片海,表面风平浪静,底下却蕴藏着足以吞噬一切的力量。

“市长,市人大的会期已经定了,就在后天。”小王轻声汇报,“关于您去代转正的选举,是会议的第一项议程。”

陆远“嗯”了一声,目光从窗外收回,落在小王映在后视镜里的那张年轻脸庞上。

“紧张吗?”他忽然问。

小王一愣,随即脸有点红:“我……我有什么好紧张的。”

“你是我的秘书,我的选举,就是你的大考。要是票数不好看,第一个脸上无光的就是你。”陆远半开玩笑地说。

小王的心一下子提到了嗓子眼。他当然紧张。京城的事情传回来后,市里各种版本的流言都有。有人说陆市长圣眷正浓,前途无量;也有人说他得罪了整个省的领导,这代市长能不能转正都是未知数。市人大的代表里,成分复杂,有的是本地企业家,有的是各区县的干部,还有不少是孙德海和王振邦时代留下的“老关系”,谁也摸不准这些人的真实想法。

“市长,您放心,我觉得……肯定没问题!”小王给自己,也给陆远打气。

陆远笑了笑,没再说话,重新将目光投向窗外。

他知道,这一票,是对他过去所有行为的一次全民公决。是他用一场政治豪赌,换来的民意天平。

……

两天后,星海市人民代表大会堂。

巨大的红色五角星下,气氛庄重而肃穆。几百名人大代表正襟危坐,胸前的代表证在灯光下熠熠生辉。会场里没有交头接耳,只有翻动文件的细微沙沙声。

主席台上,市人大常委会主任正在宣读本次会议的议程。当他念到“选举星海市人民政府市长”时,全场的空气仿佛凝固了一瞬,所有人的目光,都不约而同地投向了台下第一排正中那个年轻的身影。

陆远穿着一身深色的西装,没有系领带,白衬衫的领口解开了一颗扣子,既符合场合的庄重,又带着一种从容不迫的气度。他平静地坐在那里,腰背挺直,仿佛没有感受到那数百道或审视、或好奇、或敬畏的目光。

坐在后排的吴兴国,作为东林区的人大代表,激动得手心都在冒汗。他看着陆远的背影,心里感慨万千。从青阳镇那个一穷二白的小小代镇长,到如今这座千万人口大市的市长候选人,这条路,这小子走得太快,也太险了。他旁边的几个代表,正在用极低的声音议论。

“就是他啊,看着真年轻。”

“何止年轻,手段才叫厉害。我听说,省里好几个厅长,就是被他一封议案给拉下马的。”

“嘘,小声点!我倒觉得,这才是咱们星海市需要的市长。以前那些市长,哪个不是跟星钢穿一条裤子?就他敢动真格的!”

“是啊,我家就在星江边上,那水臭了几十年了,就这几个月,味道真的淡了。不管他用了什么手段,能让老百姓呼吸口新鲜空气,我就投他一票!”

这些窃窃私语,像一阵阵微风,汇入会场的洪流。

按照程序,候选人需要上台发表简短的施政演说。

当陆远的名字被念到时,他站起身,整理了一下西装下摆,迈着沉稳的步伐,走向了主席台中央的发言席。

在他走上台阶的那一刻,会场里所有的大屏幕上,同步切换出了他的头像和简历。

“陆远,男,汉族,现年29岁……”

29岁!

当这个数字清晰地出现在屏幕上时,会场里响起了一阵轻微的、压抑不住的骚动。许多第一次见到陆远本人的代表,都忍不住瞪大了眼睛。他们知道陆远年轻,但没想到会这么年轻。一个不到三十岁的市长,这在冀东省,乃至全国,都堪称凤毛麟角。

陆远站定在发言席后,没有急着开口。他的目光缓缓扫过全场,从主席台上的领导,到会场里每一位代表的脸。他的眼神平静而温和,却又带着一种能穿透人心的力量。

会场,在他的注视下,迅速安静下来。

【叮!】

【检测到关键场景:市长选举演说。】

【系统剧本:《城市的掌舵人》已激活。】

【角色扮演提示:您此刻的身份,不只是一个候选人,更是这座城市在经历巨大阵痛后,所共同选择的希望与未来。您的演说,不需要华丽的辞藻,不需要激昂的口号,只需要用最真诚、最质朴的语言,回应人民的期待。】

陆远将双手轻轻放在发言席上,身体微微前倾。

“各位代表,同志们,大家上午好。”

他的声音通过麦克风,清晰地传遍了会场的每一个角落。不疾不徐,沉稳有力。

“站在这里,我的心情很复杂。既感到荣幸,更感到沉重。”

“星海市是一座英雄的城市,是一座创造了无数辉煌的工业之城。但曾几何时,我们引以为傲的烟囱,在贡献Gdp的同时,也遮蔽了我们的蓝天;我们赖以生存的母亲河,在承载发展的同时,也背负了不堪重负的污染。”

“有人说,发展,总要付出代价。但我想问,这个代价,为什么一定要是人民的健康?为什么一定要是子孙后代的未来?”

他的声音不大,但每一个字,都像一记重锤,敲在所有人的心坎上。那些曾经对星钢污染敢怒不敢言的代表们,眼眶微微发红。

“我向各位代表承诺,我若当选,未来的星海市政府,将不再信奉带血的Gdp,不再追求以牺牲环境为代价的虚假繁荣。我们要的,是绿色的Gdp,是高质量的发展,是能让每一个星海市民都能在蓝天白云下自由呼吸的明天!”

“我向各位代表承诺,我若当选,未来的星海市政府,将是一个‘服务型’的政府。我们将用最快的‘星海速度’,服务好每一个来投资的企业;我们将用最暖的‘星海温度’,解决好每一个市民的急难愁盼。政府的大门,将永远向人民敞开。”

“我向各位代表承诺,我若当选,我将和大家一起,把权力关进制度的笼子里,让每一项重大决策都公开透明,让每一分财政资金都花在明处。我将带头接受所有代表和全市人民的监督。”

没有长篇大论,没有引经据典。三段承诺,句句都切中了星海市多年来的痛点,句句都回应了人民最朴素的期盼。

演说结束,陆远对着台下,深深鞠了一躬。

会场静默了三秒。

下一刻,雷鸣般的掌声,从会场的四面八方,轰然响起。经久不息。

许多代表,都站了起来,用力地鼓着掌。他们的脸上,是激动,是认同,是发自内心的信服。

接下来的投票环节,几乎成了一种仪式。

代表们排着队,依次走到红色的投票箱前,投下自己神圣的一票。没有犹豫,没有迟疑。

计票过程在所有人的注视下进行。当工作人员将最后一张选票统计完毕,将结果递交给大会主席时,所有人都屏住了呼吸。

市人大主任站起身,拿起那张薄薄的纸,他的手都有些微微颤抖。他清了清嗓子,用一种难掩激动地声音宣布:

“现在,我宣布,星海市人民政府市长选举结果!”

“本次大会,应到代表545人,实到542人。”

“收回选票542张,有效票542张。”

他顿了顿,目光看向陆远,提高了音量。

“候选人陆远同志,得赞成票……542票!反对票,0票!弃权票,0票!”

全票!

当“542票”这个数字从主席口中念出时,整个会场瞬间沸腾了!

比刚才更加热烈、更加持久的掌声,如潮水般席卷了整个大厅。闪光灯疯狂地闪烁,将主席台上那个年轻的身影,定格成了永恒。

吴兴国在台下,激动得眼泪都快下来了,他把手掌拍得通红,嘴里不停地念叨着:“牛!太牛了!”

这一刻,所有的流言蜚语,所有的质疑和观望,都在这个无可辩驳的全票结果面前,被击得粉碎。

陆远用他的行动,不仅赢得了京城高层的认可,更赢得了他所主政的这座城市,最广泛、最坚实的民心。

在山呼海啸般的掌声中,陆远再次站起身,向着台下的所有代表,向着这座城市的人民,再一次深深鞠躬。

他知道,从这一刻起,“代市长”的“代”字,被彻底抹去。

他,陆远,成为了星海市名正言顺的掌舵人。

会议结束,代表们潮水般地涌向陆远,一张张热情的笑脸,一双双用力紧握的手,一句句发自肺腑的“陆市长,以后就看你的了!”。

陆远耐心地和每一个人握手,微笑着回应着所有人的祝贺。

就在他被人群包围的时候,市委书记周元良的秘书挤了过来,在他耳边低声说了一句:“陆市长,周书记请您会后去他办公室一趟。”

陆远心中一动,点了点头。

一个小时后,他终于从人群中脱身,来到了市委书记办公室。

年近六旬的周元良亲自给他泡了一杯茶,脸上是欣慰的笑容:“小陆啊,祝贺你!全票当选,这在我们星海市的历史上,还是头一回。你给咱们市委,也给省委,挣了大光了!”

“谢谢书记的信任和支持。”陆远谦逊地说道。

周元良摆了摆手,示意他坐下,自己也坐到了沙发上。他看着陆远,眼神里除了欣赏,还多了一丝过来人的感慨和托付。

“小陆,你比我当年,有魄力,有冲劲。”周元良沉默片刻,忽然开口,“我呢,也快到站了。”

陆远端着茶杯的手,停在了半空中。

周元良笑了笑,语气很坦然:“组织上已经找我谈过话了,就这几个月,我就要退居二线了。”

他放下茶杯,身体微微前倾,看着陆远,一字一句地说道:“今天请你来,是想跟你交个底。星海市的未来,需要一个强有力的领路人。我走之前,会向省委,全力举荐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