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欢迎光临图书迷!
错缺断章、加书:站内短信
后台有人,会尽快回复!
  • 主题模式:

  • 字体大小:

    -

    18

    +
  • 恢复默认

西凉,金城郡外,三王子董璋大营。

赵四扮作行商,几经周折,终于在一处隐秘的军帐中见到了这位以隐忍着称的三王子。帐内烛火摇曳,映照着董璋清秀却难掩精明的面容。

“三殿下,”赵四开门见山,毫不拖泥带水,“如今二王子倾巢而出,围攻黑风隘。风狼将军仅五千孤军,虽据险而守,但兵力悬殊,恐难持久。一旦黑风隘失守,二殿下携大胜之威回师金城,届时,无论是被软禁的世子,还是殿下您,恐怕都……”

董璋把玩着手中的一枚玉珏,眼皮都未抬一下,语气平淡:“赵先生是代表李布政使前来?想让本王出兵,攻击二哥后方,为风狼将军解围?”

“正是。”赵四点头,“此乃围魏救赵之策,亦是殿下拨乱反正,彰显拥护世子正统决心之良机!”

董璋轻笑一声,放下玉珏,目光终于落在赵四身上:“赵先生,你说得轻巧。本王如今能直接掌控的兵马,不过一万余人。加上那些名义上支持大哥、实则摇摆不定的墙头草,满打满算,能凑出两万五千人已是极限。而二哥呢?他掌控的西凉边军主力,加上这些年笼络的部族私兵,实际可战之兵不下五万!以两万五对五万,赵先生觉得,胜算几何?”

赵四神色不变,从容道:“殿下何必妄自菲薄?二王子性情暴戾,不得人心,其麾下各部未必真心效死。殿下若以拥护世子大义之名出兵,必能争取部分观望势力。此消彼长,胜负犹未可知。”

“就算能在西凉内部与二哥周旋,”董璋话锋一转,眼中闪过一丝锐利,“京都那位摄政王呢?宇文卓拥兵十万,虎视眈眈。若本王与二哥拼得两败俱伤,他挥师西进,坐收渔利,本王岂不是为他人作嫁衣裳?届时,西凉还能姓董吗?”

赵四早已料到董璋有此一问,微微一笑,语气笃定:“三殿下所虑,我家主公与郭先生亦有所料。请殿下放心,宇文卓……此番绝无法出兵西凉!”

“哦?”董璋眉梢一挑,露出感兴趣的神色,“宇文卓权倾朝野,兵权在握,他若想出兵,谁能阻止?”

“明面上自然无人能阻。”赵四压低了声音,“但若后方不稳,粮草不济,军心浮动呢?巧妇难为无米之炊,纵有十万雄兵,无粮何以远征?我家主公已另有安排,必让宇文卓无力他顾!殿下只需抓住时机,果断出兵即可!”

董璋盯着赵四,似乎想从对方脸上看出这话的真伪。

赵四坦然与之对视,目光清澈而自信。

与此同时,远在千里之外的京都。

郭孝再次踏入了柳府书房。与上次不同,柳承宗的神色凝重了许多。

“郭先生,你上次所言之事……太过凶险。”柳承宗屏退左右,低声道,“宇文卓对兵权抓得极紧,调动兵马皆需其虎符印信,想要阻止他出兵,谈何容易?”

郭孝抚须一笑,气定神闲:“柳侍郎,谁说一定要动他的兵权,才能阻止他出兵?”

柳承宗一愣:“不动兵权?那如何阻止?”

“兵者,国之大事,死生之地,存亡之道。”郭孝悠悠道,“大军未动,粮草先行。十万大军远征,每日人吃马嚼,消耗几何?若粮草筹措不力,运输途中再出些‘意外’,拖延个一月两月……柳侍郎觉得,宇文卓这兵,还出得成吗?”

柳承宗眼中精光一闪,瞬间明白了郭孝的意图!“先生是说……从粮草辎重上做文章?”

“正是!”郭孝点头,“柳侍郎执掌礼部,虽不直接管钱粮,但与户部、工部同朝为官,人脉总有一些。粮草调度,运输安排,其中可操作之处甚多。不需要明目张胆地反对,只需在账目上‘仔细’一些,在流程上‘严谨’一些,在运输路线上‘规划’得‘周全’一些……让事情慢下来,就足够了。”

柳承宗深吸一口气,心中快速权衡。

此举风险极大,一旦被宇文卓察觉,柳家必将面临灭顶之灾。但想到妹妹柳轻眉的决断,想到郭孝和苏文都看好李晨的未来,想到那可能带来的从龙之功……

“此事……需万分谨慎。”柳承宗最终沉声道,算是默认了郭孝的计划,“本官会尽力周旋,但能拖延多久,不敢保证。”

郭孝拱手:“有劳柳侍郎。只要能拖住宇文卓主力一个月,西凉大局可定!届时,柳家之功,主公必不敢忘!”

就在郭孝与柳承宗定下拖延之策时,赵四也在西凉展开了另一条线的游说。

再次见到了楚怀城。

依旧是那处偏僻的营帐,楚怀城看着妹妹楚怀玉(大玉儿)的亲笔信,信中字字恳切,既有对兄长的思念与担忧,也有对李晨潜龙之势的分析,更点明韩国公府的血海深仇,或许能借李晨之手得报。

最后,楚怀玉恳求兄长,于公于私,都应尽力说服三王子董璋,趁此良机出兵,既可解潜龙军之围,亦可为自己和董璋博一个未来。

楚怀城握着信纸,指节因用力而发白。

营帐外,是董璋大营的点点灯火和隐约传来的操练声;营帐内,是妹妹沉甸甸的期盼和家族未雪的冤屈。

他楚怀城空有一身武艺,却屈居人下,难道真要在这西凉内斗中耗尽一生?

良久,楚怀城将信纸凑到烛火前,看着火焰将其吞没,化为灰烬。

眼中最后一丝犹豫散去,取而代之的是一种决绝。

“告诉三殿下,”楚怀城对帐外亲兵沉声道,“末将愿为先锋,出兵讨逆!”

楚怀城的态度,以及赵四带来的关于宇文卓无法出兵的“保证”,终于让这位隐忍多时的三王子下定了决心。

董璋站起身,走到帐外,望着黑风隘的方向,眼中寒光乍现。

靠暖室里算计得来的东西,哪里有靠自己的刀枪打下来的东西实在。

“传令!集结兵马,打出拥护世子、讨伐逆臣董琥的旗号!三日后,兵发金城!”